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乎上一位网友经常在晚上失眠的时候,回想起白天某件事没有做好,感到非常的难堪,并反复陷入自责当中,和他人发生冲突时,甚至受到的明显的欺辱,也第一时间去找“自身原因”,他似乎总是在和自己过不去,用尽各种手段,去折磨自己,和痛苦为伴。

为什么会这样?

真假字体的相互排斥

当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发展出一个外壳,长期去迎合外界的时候,假性自体就逐渐形成了,在这种情况下,真实的需求往往被压抑,难以获得满足。

在成年之后,个体习惯了用假性自体去应对工作和生活,而外界也在不断的回应这个外壳,而不是真实的自己,形成了一种“虚假”的循环。

在类似的情况下,导致的现象之一,就是在工作或学业上,即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收获到赞美和奖励,仍然无法体验那种内在的满足感,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外界的一切美好,都是围绕着假性自体展开。

个体可能有种虚伪的感受,或是产生深刻的羞耻感,还有对周围没有来由的愤怒,这是真实的自体,没有得到回应后的“应激”反应。但由于真实的自体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还常常需要依赖假性自体,去面对这个世界。

这又会在内心深处产生自卑的情绪,并去贬低、苛责和否定自己。

“真假”自体相互排斥,个体一直处于“厌恶”自己的状态,内心深处变成了相互消耗的战场,而无暇顾及当下的生活和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面内疚

“内疚”,是大部分人都会体验到的情绪,当一个婴儿没有得到母亲的及时哺育,他会在幻想中攻击这个乳房,认为这是个“坏东西”,如果妈妈可以恰到好处的满足需要,乳房又被认为是“好”的。

随着婴儿逐渐认识到这些好和坏的背后,都是同一个人,他们会为自己曾经攻击过母亲,而体验到内疚,这种情绪会促使人做出补偿的行为,形式各种各样,小一点的孩子,可能会用听话来满足妈妈,或者“犯错”后,主动去干些家务活,在成人世界,离婚后的一方,基于内疚的驱动,会让出很多实际的利益,来平衡自己的内心。

从某种角度讲,这种情绪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但如果内疚“过量”,个体就开始和自己过不去,在冲突中总是找“自身原因”,开始挑剔自己,不停的出让自己的利益,来缓解这种情绪,有位女士回忆自己和舍友吵架,因为在她拖地的时候,对方总是故意的来回走动,在地上踩出很多脚印,提醒了很多次也不停,两人因此相互语言攻击,直到互不理睬。

到了晚上的时候,她感到自己对不起舍友,非常难受,便哭着跑过去道歉,还请对方吃了饭进行补偿。

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在童年的时期,总是被父母用类似的情绪控制,双亲可能在道德层面制造压力,或者当自己无法掌控儿女的时候,表现的虚弱和受伤,来诱发内疚,让孩子变的顺从。

另一方面,如果感知到自己对孩子可能有亏欠,或是并没有尽到做父母的义务,也会诱发内疚感,但部分群体的处理方式,通过挑剔自己孩子的“毛病”,来平衡这种情绪,在有些案例中,家长为了防止周围的群体指责自己对待子女的种种行为,会通过“宣传”下一代的缺点,进行贬低和否定,来获取环境的支持,将自己的攻击合理化。

但这一切铸就了某种严苛的互动,类似的模式内化到孩子的人格当中,当长大成人后,这些严苛的部分,在个体遇到阻力、挫折或者“犯错”的时候,成为自我攻击的源头。

早年父母如何攻击自己,成人后往往就会如何自己攻击自己。

拥抱真实

用“假性自体”和外界互动时,常常缺乏某种意义感,个体只是机械在应对人和事,内在的消耗很大,并且非常容易疲惫。

原因之一,是个体压抑了自己的原生感受,用长久以来形成的“外壳”去反应,而这些感受源于真实的自己,常常在独处的时候,表达着自己的存在。

比如:在夜深人静时,想起白天自己想去如何行事,但当时却用相反的行为去互动,而且类似的情况经常出现,并让自己感到痛苦。

在和他人互动时,尝试觉察自己的原生感受,或者心中闪过的某个念头,有时很微弱,难以捕捉,所以会被忽略,但在事后却狰狞着涌上心头,让个体感到羞耻、自责、愤怒或懊悔。当感到愤怒时,可能是他人入侵了自己的边界,或是对方回应的是假自体,真实的自我产生了一种没有被get到的羞耻感,进而引发了怒火。

当体验到这些时,可以结合周围的实际情况,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在刚开始的时候,个体可能会有一些慌张或难以找到适合的方式,这是因为真实的自体压抑的较久,处于一种相对原始的状态。

不断的练习,感悟,最终就可以体验到表达真实后的那种通透和清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婴儿产生内疚的原因,是自己曾经攻击过母亲,并担心这种攻击会伤害到她,甚至导致妈妈被摧毁,以及害怕自己被抛弃,因失去了照顾死去,部分成年人在面对各种关系的时候,内心这些婴儿期的心理碎片,也会让自己的潜意识担心他人受到巨大伤害,或者被抛弃,在关系结束后“死掉”。

所以,在冲突发生的时候,“过量”的内疚感,会导致自己不断的出让边界和利益,去挽回关系,弥补对方,以至于到最后失去自我。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潜意识高估了自己的攻击性带来的伤害,就像婴儿认为自己的攻击性可以摧毁妈妈那样。同样的,内心婴儿依赖的部分,让人难以离开一段看起来非常糟糕的关系。

去体验自己在内疚之后的补偿行为,在觉察在这些行为之后的感受,在大部分情况下,虽然平衡了内疚,却导致自己的边界不断的妥协,这常常会带来愤怒,并会攻击对方,但又激发新的一波内疚,周而复始。

可以有意识的给自己设置恰当的底线,最开始开起来可能有些“固执”,但随着个体在这种保护之下的成长,边界的弹性和灵活度就会越来越高,并有能力在面对各种关系时,作出恰当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会体验到当自己“拒绝”他人时,并没有“死去”,对方也不会被摧毁,或是发生了什么巨大的糟糕事件。

适当的内疚是正常的情绪,但如果这种情绪导致个体受到了明显的伤害,就要考虑如何转变,去将自己解放出来。

当遭遇阻力或者挫折,内在严苛的部分往往会优先自我攻击,不是将注意力关注在解决问题上,而是去否定,贬低或指责自己,导致了回避、无助和破坏性的行为,去觉察整个过程,尝试学会与这种严苛对话,松动这内在的部分,发展出安抚能力,然后体验转变后的自己。

折磨自己是一个信号,这其中有通往成长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