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走在新乡县七里营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乡基地里,5000余亩小麦在阳光下翻滚着麦浪,空气中满是麦香。清晨7点,中国农科院副研究员李甜就和其他8位研究工作者一起下麦田,采集麦穗种子数据。“样本较多,人员有限,麦穗给我们的时间也就半个月左右。所以我们每天都是从早晨7点采集到下午6点。”李甜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乡的田野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自1957年以来,中国农科院6个院属研究所先后在这里建立试验基地,70多位各领域农业顶级专家带领60个课题组,在此开展科研工作,80后小麦种子研究员李甜就是其中一位。

谈到与小麦结识,李甜说也算机缘巧合。他的家乡湖南郴州主要种植水稻,来北方上学前,没见过小麦。大学期间,读生物学专业的他,就以袁隆平为偶像,期待投身农业研究,提高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产量。

农科院七里营小麦基地 小编拍摄

2011年,李甜从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当年5月,他跟随课题组长、全国知名小麦专家张学勇老师来到了位于河南新乡的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新乡小麦基地。一到基地,李甜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大片麦田,一眼看不到边。走近看,饱满的麦穗在风中摇曳,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等着他去发现、去探索。(@猛犸新闻 记者 冯晓玉 河南广电全媒体记者 刘素云 --如涉版权请告知,侵删!)

讲实话:这个高材生家乡我恰好有一定的亲身了解。湖南郴州总人口500来万,跟咱们大新乡差不离。但临近广东,气候湿润,四季如春,绿色常年覆盖,靠近珠三角却无广东那样大量外来人口入住,生活很舒适,属于一个宜居性小城市。湖南郴州虽然算做湖南的一个三四线小城市,但是大部分郴州人因为离广东较近,喜欢去广东地区的更多,能深入北方地区河南省新乡县来做钻研的,确实是凤毛麟角,尤其还是高材生。如果不是新乡县有个农科院,我们新乡县用什么来留住高材生来新乡县创业,创新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话题!毕竟,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当然,也希望咱们新乡县的年前人能多出去走走,看看,天天围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养老是我们老了以后需要思考的事情,现在就考虑在家养老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