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四行书」关注我 每晚十点伴你入眠

竹子以君子的风骨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古往今来,以竹为描写对象的诗词画赋更是不胜枚举,足见竹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与挚爱。

知竹知竹,人生知足,让我们一起品读诗歌,品味知足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不但是丹青大师,而且填词作赋方面颇有造诣。短短的四句诗,同样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帧形象鲜明的画卷:乱崖之下,几枝青竹傲立风中,顽强地生长着、扩争着,其坚韧挺拔之态跃然纸上。诗人通过诗歌,把竹子的那份坚强、韧劲和自信,表现得淋漓尽致,传递出诗人自己内心的坚强、乐观和不轻易屈服。

俗话说:“文如其人”,一个人写的文章、画的画都会反映出他的个人爱好,性格特点。爱画爱写竹子的郑板桥也和竹子一样清高、坚韧。

直到今天,民间仍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人们喜爱他笔下竹子的诗画,更喜爱他坦荡无私,心系百姓的品行和为人。

食笋

唐 白居易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中国人好吃竹笋,早在诗经《诗·大雅·韩奕》便有记载“维笋及蒲。”可见自古以来,竹笋便被视为上好的蔬菜。文人墨客都爱吃笋,白居易苏来了竹乡,看到遍地的笋,乐坏了“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苏东坡初到黄州立刻就吟出“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之句,后来传诵一时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更是明白表示笋是餐餐所不可少的。

直到现在,在很多地方,过年的团圆饭桌上也一定有笋这道菜。因为这种遇到雨水就奋力拔节生长的植物,蕴意着节节高的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潜僧绿筠轩

宋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苏东坡爱竹,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位, 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

他一生以竹为友,看破浮云,隐逸自得,不趋炎附势,也不做无根的浮萍,淡泊名利,多不乱,少不忧,以君子之姿践行澹泊人生,活出了令人羡艳的姿态。

宋代姚勉谓:“竹有君子操。”世间千变万化,社会瞬息万变,唯有竹精神,千百年来一如既往,当社会各种风潮向我们内心袭来,唯愿此生能成为如竹一般的君子。

酬马八效古见赠

唐 高适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竹子能坚耸入云,最重要的是有着气冲云霄的志气,志气是人生命当中最基本的素养,是人生理想的基本前提,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的魂魄。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

贫穷不可怕,处于低谷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志气。有志气的人,如同坚挺入云的竹子一样,往往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不怕各种困难。

南朝 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刘孝先笔下的竹不生庭院,不生宫囿,偏偏生于无人的荒野,高枝向上,耸入云端。即便没有人赏识它的高风亮节,依旧抱着一颗坚贞之心。

是啊,人生只有一世,何必把宝贵的人生都用来取悦别人、为了别人而活呢?活在别人的赏识里,永远只是表面风光。活在自己的内心中,才是真正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唐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竹,不仅外表刚直,更有容纳海川的开阔胸襟。《淮南子》中说:“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君子虚怀若谷,与竹之中空一脉相承。

虚怀若谷是说人的胸怀要像山谷一样宽广,而江海为百谷之王,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有像竹子一般虚怀若谷,才能有所成就。人一旦能够做到虚怀若谷,便能够汇集百河而成为汪洋;人如能做到无欲无争,便能如峭壁一般,屹立云霄。

五月知竹,人生知足。

知足,是内心里的从容和淡定,就像轻轻走过岁月,不染风尘。知足常乐,才能看见内心的丰盈灿烂,寻找到真实的自我。

愿大家在竹子的清幽中做个知足的人,享受平凡又幸福的生活。

作者:诗词君,微信公众号:晨起读诗(ID:bcy-cqds)

摄影:

杨妞,自由摄影师,擅长人像,花卉,静物拍摄。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微信号:y418102790

⊙欢迎诗歌、诗词投稿,投稿邮箱8217897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