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年均阅读量少,什么原因?是孩童时期没培养阅读的习惯吗?

读书,尤其是凭兴趣读书,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中国人年均阅读量少得可怜,这个事实我是相信的。

中国人目前有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多数人都忙于生存,没有时间阅读,也没有心情阅读。年轻人尤其是在私人企业打工的人,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回家恨不能倒头便睡,还哪有心情和精力阅读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退休的人看起来时间多一点,但独生子女家庭,有几个老人不是整天帮着儿女们做家务带孩子的?我可以说现在的中国,经济是发展了,物质生活是富裕了,但多数人的生活更忙碌了,读书的闲心也就更少了。

另外,现在年轻人有一点休假,更喜欢去旅游。城市里的老年人,政府都发有老年优惠卡可以免费乘公交或地铁,鼓励老年人出去活动活动逛逛景点,自然看书的事就成了次要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目前的情况跟家长在孩子童年时期,培不培阅读习惯没关系。我的孩子从上学前班开始,就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读了大量的儿童文学读物、诗词歌赋、中外名著等。可是后来上班了,每天总害怕上班迟到,从来不敢多睡一会儿,还哪来的闲情逸致读书呢。

我虽然闲暇时间多一点,但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每天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信息,现在已经习惯了快餐式的阅读,再也没有闲工夫去阅读厚部头的长篇名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最后的结论是,现在不读书跟小时候爱不爱读书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