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意思是说,教育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只要教育者能让孩子具备一个健康的人格基底,那么孩子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山东济南19岁的小台就是典型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济南19岁的小台因为从小父母离异,所以由爷爷抚养长大。他的奶奶常年卧病在床,爷爷也因为曾患有心梗、脑梗,所以手术后一直腿脚不便。

小台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中专后就出来打杂工。收入不多,可至少能贴补家用。今年4月,他在网上被人骗了1400块。这笔钱不多,可对他的家庭来说,很重要。他心有不甘,于是便用同样的方法去骗别人。

然而,在骗了一位浙江的网友4738元后,他却陷入了自责和不安。他决定向爷爷坦白并去自首。爷爷知道后,自责自己没把孙子教好,也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去往浙江投案,于是就亲自带着他去浙江自首。

说实话,在看到这个案例时,内心很复杂。一方面为孩子一时糊涂做了错事而痛惜,另一方面又为他迷途知返而欣慰。

不过,从小台的整个心路历程来看,他始终是以良知为底线,这点让我相信,在拘留出来后,他一定还是个好孩子,他也会因为这件事而成长得更加成熟和稳重。

在这个案例中,有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为什么小台会在骗人后出现自责和愧疚心态,最终选择自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爷爷从小到大对他采取的人格教育。虽然家贫,爷爷无法给予他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但是他一直很注重教育孩子成“人”。他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要善良、真诚、正义、遵纪守法。

孩子从小到大耳濡目染,骨子里是具备这些品质的。因此,在一时糊涂误入歧途后,内心才会激发起愧疚机制,充满了自责和不安。

而这件事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在注重培养孩子成才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教育孩子成“人”。也就是说,要注重孩子的人格教育培养。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使孩子成“人”呢?

一、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观念和行为影响孩子。

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格渗透。教育者是什么人,教出来的孩子往往就是什么人。因此,父母想要让孩子真正成为“人”,懂得明辨是非、三观正、善良,那么父母自身就要先做这样的人,潜移默化去影响孩子,感染孩子。

二、在孩子做错事时,及时指出,并让他承担代价。

有些父母疼爱孩子,会在孩子做错事时进行包庇。殊不知,这对孩子不是爱,而是害。这会让孩子忽略,在这个社会中,有很多事情有所为,也有很多事情不可为。孩子要明辨是非,要有担当,内心保有良知,是需要在他犯错时,有人出来告诉他“你这是错的,犯错了,你要承担代价”。

三、别怕承担代价,知错能改,家门永远为你而开。

很多孩子害怕承担代价,会掩盖错误。父母需要明白孩子这种心理,在每次孩子犯错对他惩罚后,要告诉他:“知错能改,是有担当的表现,爸爸妈妈为你自豪。改正后,依然是爸爸妈妈心中最好的孩子,家门永远为你而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让孩子知道他允许犯错,可是要有勇气去承担,承担后会被原谅和接纳。那么他在不小心犯错后,他才不会想方设法去掩盖,甚至用更大的代价去隐瞒错误。

总之,教育孩子成“人”,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课题。小台目前已被浙江警方刑拘,希望他的经历能让我们所有教育者都意识到教育孩子成“人”的重大意义。在此,也希望小台在刑拘结束后,开始新生活,一切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发展与心理,专注做教育知识分享,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成长路上,欢迎大家跟我一起,从教育角度看世界、过生活、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