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4 点 06 分。

卧室不见光亮,几乎寂无声息。外面的街上空无一人。屋里是妻子和三只小猫极为宁静的呼吸声,他们酣睡沉沉。空气中没有一丝扰动,只余近乎全然的黑暗和寂静,紧挨市中心的房子也笼罩在一片死寂中。

但我的脑海却传出噪音,那是烦躁不安的思虑所发出的种种声响。和这宁静的环境截然相反,这噪音搅动着, 重复着,捶击着。

此刻我很清醒,是那种在午夜时分才会有的清醒,一切都有些失真,我心头所想的显得越发真实,令人困扰, 迫在眉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我没有生病,也没有产生任何幻觉。我的精神状态难以让医生产生丝毫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很好。众多给我的生命带来安全感的事物就在周遭。我最为关切的人正躺在身畔,安然无恙。我所爱的人们,无论远近, 都很好。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脑中的噪音究竟是何物?答案既不刺激,看上去也不大有趣,但至少是真实的。

我心怀忧虑。

我正为今早要与一个格外麻烦的人碰面而烦恼。19 世纪英国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曾于《奥利农庄》中写道:“世上可能没有比确实的怨恼更令人倍感慰藉的了。这种创伤感更能孕育思想。”这说法很有意思,但我现在无法体会。

我在心里预演着那令我怨恼之事,在愤怒与恐惧间切换,揣想碰面后的结果。我要保持镇静。我不能够认输。我和他一样好,或比他更好。嗯!我比他更好。不能让他占据上风。不能让他的狂妄得逞。我要让他明白他的行为令人难以接受,不过要客气而慎重地传达。

我已经为此忧虑了好些时候。事实上,我刚刚从威尼斯度了个短假回来。威尼斯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但这次在最宁谧之城的旅行被我的忧虑所笼罩,令我几乎无法专注于它的魅力。透过宫殿府邸和广场,我只能看见我困扰的源头。忧虑吞噬了我的时光。它在普洛赛科里下了毒,令洋葱沙丁鱼发酸。会面的结果令人焦躁,它如同圣马可钟楼一样,投下长长的阴影。因为无法预料会面之后的事态发展,各种不太可能发生的后果折磨着我。我对他的指责是对的吗?他会不会巧舌如簧,变戏法般证明我是错的, 即便是他错了?为什么他不知道自己那么不招人喜欢?

我预想了会面中令人不快的冲突、轻蔑和鄙夷。争吵一定是不可避免的了。但争吵的结果会怎样,我不知道。

不过,我可以想象。在凌晨,忧虑地想象让人失去理智。不论是在旅途中还是现在,我都无法把那场会面和那个人从我的脑海里赶走,哪怕我已竭力说服自己这些不值得费那么大的心神。

是的!他并不值得。

凌晨 4 点 32 分……我还在忧虑着……

《忧虑》讲述的就是这种体验,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种生活情境中。尽管我将其统称为“忧虑”,但正如接下来将要说明的,真正重要的并不在于如何命名,而在于其本质上的多样性和当代性。至少可以说,忧虑是变幻无常的,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占据了许多人的头脑。就其本性来说,它们就如同绞杀植物:就算割掉,也无法根除。它们生生不息,叫人透不过气,也尤其煞风景。然而,它们又是当下的一部分。

这是一本有关忧虑的书,也是一本有关忧虑之人的书, 虽然人们常常认为忧虑只属于女性。当然,本书中用以界定忧虑的并非性别,无论生物学还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如果这种为未知的未来一再担忧的体验对你来说不算什么, 请合上此书。倘若“万一……?”式设问对你来说很陌生, 那么你也不必再读下去。你是安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有福的,你是我们羡慕嫉妒的对象,当然,你也不属于我们中的一员。本书献给那些本能地、切身地知道我在说什么的人。我们与忧虑共处。如果你懂,那么请继续往下读。

这本书是为你而写的。

当我试图严肃地界定《忧虑》这本书时,我感到了忧虑。由此可见,对于“我们是谁”这个问题,忧虑意味着什么:在追问意义时,忧虑出现了。本书的写作既无明确的参照, 亦无业已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既不是一本医学书,也并非一本自助书。它也不属于自传,虽然其中有很多我的个人经历。尽管本书的副标题提到了“史”和“文学”,这两方面在书中也都有所涉及,但它既不是一部历史,也不是关于文学表现的作品。倒不如说,这一研究是对忧虑的含义、来源,以及它如何与我们始终相伴等问题所做的文学和哲学上的沉思。尽管本书探索忧虑的历史,但它称不上史学;尽管它在哲学层面上思考忧虑,但它也称不上哲学。这是一本取法于其主题的书。《忧虑》忧虑着忧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章首先对忧虑下了基本的定义——不得不如此—— 忧虑是对未知未来的一系列焦虑,通常基于“万一……?” 式问句。我思考了词语和忧虑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为何忧虑是,或至少曾经是难以讨论的话题,并直面了忧虑的尴尬和作为忧虑者的尴尬。本章也回顾了忧虑的“简史”, 探讨了我们现今所熟知的“忧虑”这一概念如何在 19 世纪出现,又如何在 20 世纪初变成常见却又尴尬的经验类别。本章将一战前后自助书的兴起,以及文学作品中对忧虑的批判意识的出现,都看作某种人类经验的标记。其中也涉及一些作家,他们把忧虑看作一种重要的精神状态,或鼓励读者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忧虑式阅读”。本章还讨论了忧虑的隐蔽性及其与特定群体、与现代个体性的特殊定义之关联所在。

第二章深入思考了自20 世纪初以来既有的“应对”忧虑的策略。我考察了这些自助书的讨论范畴,思考了它们所用的方法,以及其中所含的一种强烈的观念,即忧虑的根源在于自我信念。这促使我去反思,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我们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回应与吸收新的概念和观点,而倘若我们始终无法从心底认同一种新的自我信念, 我们要费多大的劲才能坚持它。

在这一章中,信念作为忧虑的核心问题出现。它是一种心智实践,告诉我们表面上理性的生活有多少是建立在先验的信念之上的,在这种信念的基础上我们构建起论点和论据——还有忧虑。本章还探讨了一下忧虑者在应对忧虑时所使用的非理性或超理性方法,他们打开了充满魔力和仪式的神秘世界的盖子,即使受过良好教育的理智的人,也会偷偷用其来克制某种程度上存在于忧虑者心中的复仇之力。本章的这部分将忧虑呈现为复仇悲剧的古怪形式。

第二章将信念看作忧虑的根源,而第三章则探讨了忧虑如何从理性中产生。宏观的忧虑史,涉及对忧虑起初类似于理性的某种表现形式的认识,它试图借助逻辑分析, 列举和评估未来的不同可能,以便将一切因素都考虑在内。忧虑似乎属于一项理性活动,即使它一般难以预判最可能发生的结果,反而倾向于关注那些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或只是简单地罗列各种可能性。但忧虑和理性间的关系不止于此,因为忧虑只可能存在于一个充满选择的世界中。

本章探究了关于“理性的诞生”的整个文化神话,它认为从信仰到思考的奇妙转变是人类生活的指导力量。随着人类对选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的肯定,以及把理性推理看作决策的最佳方式,从信仰到理性的神秘转变便使令人辗转反侧、精疲力竭的忧虑得其门而入。本章还研究了一些文学和视觉艺术对“思考”的表达,反思了想象一个信仰的世界是多么困难,以及在视觉艺术中,将现代的思考行为和焦躁的体验区分开来是多么困难。

第三章剩下的部分讨论了从这种宏观的忧虑史中产生的那些当代问题。我联想到了一系列哲学和政治思想,在我看来,它们似乎都透露着忧虑,或者说,忧虑为它们提供了批判基础。本书所关注的问题多带有一点哲学色彩,涉及的许多术语在哲学辩论中有悠久的历史:未来、可行性、因果关系、合理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等。在思考理性会将我们带向何方的时候,我明确地转向了哲学家。首先,我想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学者约翰·穆勒的自由主义雄心,他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由和理性的思考来达成定论,从而增进人类福祉。但本章采用了忧虑者的观点,认为通过理性难以得出可靠的结论,因此对穆勒的假设作了批判性评论。并且,我认为忧虑者还意识到了理性并不一定能增进人类福祉,这也是穆勒的乐观主义没能考虑到的一点。

相反,忧虑者认为忧虑之苦是有价值的,除了本章的这一部分,最后一章还将重拾这个观点。其次,我考察了一些在现代世界中有影响力的政治理念的运作原理。其中,我特别探讨了自由市场中的选择观念、“自由”的人的概念,以及这样的信念:社会和谐与生活的最理想条件是通过“解放”所有人, 让他们自由追求自己的欲望与“命运”而实现的。我承认我所运用的方法确实有点不切实际,但我仍坚持认为, 因各种选择而忧虑的体验,以及忧虑者对人的“自由”的理解,都多少隐含着一种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相对立的政治哲学意味。

最后一章是以松散的结构呈现的。首先,我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罗列做一名忧虑者的好处,因为我必须抱有一些盼头。延续第三章的论点,即把忧虑看作对主流政治假设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第四章进一步讨论了忧虑的种类,并提出忧虑究竟是不是祸中有福的疑问。在第四章伊始,我描述了本书的写作如何体现了忧虑者的所有症状——忧虑着写作,写作即忧虑。但接下来我振作了些,提出忧虑者头脑的分析能力能奇异地带来助益,无论如何,这种能力会是一种希望——我们至少会试图将一切都纳入考量并据之行动——的古怪依据。

我想知道,忧虑者所熟知的痛苦是否能带来奇特的好处,面对当代文化光鲜矫饰地追求肤浅的、自我中心的欢愉之倾向,它是否能作为一种必要抵抗。因此我认为,忧虑者的存在能增进我们社会的福祉,这并非完全是戏言。最后,除了忧虑作为思维练习所能带来的隐性“好处”,我还探讨了为何自助书未能带来帮助,反而让读者更加沉溺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选择文化之中。这种文化不仅加剧了忧虑,还给了它前所未有的肆虐的机会。我猜想,忧虑者会悄悄从自助书之外的地方获取力量。于是后半部分匆匆一瞥了忧虑者世界中的一些替代物——此处需强调是匆匆一瞥,因为那是一些还并不十分深刻的认识。此外,结尾部分对这些替代物给出了谨慎的,归根结底也是心怀感激的赞美。

在这一部分,我探讨了忧虑者如何从他人的满足感中,从物品或视觉艺术中获得暂时的慰藉。在我看来,摄影作品的魅力在于“无忧”的空间;我还考察了历史古迹的吸引力:在那里,忧虑即便曾经出现,如今也不复存在了。由此,我继续探讨了文学这种文字艺术。然而对于忧虑者来说,它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好,原因很简单:它是由文字组成的。对于忧虑,我觉得视觉艺术和音乐是更好的替代物,因为从最深层次看来,它们具有替代性结构:其结构与忧虑的模式和形态是相对立的。我探讨了一些雕塑作品,以及让人听了安心的 J. S. 巴赫的复调音乐,它们因其形式而可作为忧虑的替代物,有效地转移忧虑者的烦恼或给他们以抚慰。这些艺术形式之所以比文字更为奏效,是因为它们并不告诉我们要去相信什么,而是允许我们去相信它们。

我最后的想法是,试图“治愈”忧虑无疑是徒劳的,即便这种努力不会毫无成效。我们生活在当今的西方社会中,注定是无法摆脱忧虑的,最好的做法就是理解它背后的成因。当然,我并没有说忧虑“只是”文化意义上的, 并没有说它“仅仅”来自外界,旨在折磨我们。我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也在本书中承认,是个人状况与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给个人生活中的忧虑创造了条件。

我们忧虑者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诉说,而且这些私人历史并非无关紧要。有些治愈方式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是值得我们珍惜和赞美的,但我想抛开这样的假定,即认为忧虑者只是自己出了些毛病,忧虑是个体历史中私人或特殊的情况。相应地,我也想摆脱时下出版物中压倒性的假定,即认为忧虑完全是可以被治愈的——不管通过治疗师、牧师、自助书,还是一瓶密斯卡岱。

我还想摆脱一种武断的观点,即对于忧虑,我们忧虑者还是只能怪自己,哪怕我们已经在定期责难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虚荣心——事实上,我经常这么做。很显然,撰写有关忧虑的书籍肯定存在严重的伦理问题, 我也深知不需多时我就会在自己的论述中发现一些显见的矛盾。但本书的主旨仍然是不变的:就算不能“治愈”忧虑, 我们也可以大胆尝试去理解它——不管结果是好是坏。

本文摘选自

《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

[英]弗朗西斯·奥戈尔曼 著

张雪莹 译

忧虑,人类精神的隐痛,日常生活的暗涌。本书融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视域,以全新的方法,剖析了“忧虑”这一内在经验。作者从词源学的角度,通过征引其文学表征,追溯了“忧虑”之观念的历史,并从心理学、文化史等角度探寻其深层成因和特质,揭示了在理性主义和选择理论盛行的现代社会中,为何忧虑注定与我们如影随形,以至成为“时代的疾病”。此外,作者还讨论了忧虑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独特意义,并从作为忧虑者的自身经验出发,尝试提出可能的纾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