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际粮价的上涨,其实并不是直接由全球通胀影响的结果,而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组成的:一个是去年到今年的全球的极端气候增加,例如美国、巴西、阿根廷等这些粮食出口大国,大干旱、大寒潮、雨水增多,粮食减产。国际粮食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家农业生产受阻,粮食出现紧缺。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各国加强了粮食储备,加快粮食进口。同时投机资本也加快了对粮食的炒作,最终形成了国际粮价反弹。

小麦、玉米、稻谷、大豆这四种主要的我国进口粮食品种,他们的国际市场价格均上涨至8年来的高位。其实也带动了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上升,特别是玉米价格,本年5月份玉米收购价与疫情前相比上涨45.65%。但是我国对于这四大粮食是有一定的调控管理措施的,尤其是针对小麦和稻谷两种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所以它们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少的。

在那些粮食没有管控的国家,其实粮价是随着市场进行自由浮动的,造成了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波动。在每年小麦大丰收的时候,小麦销售价最低。投机商就冒出来了,他们大量囤积小麦,再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再高价卖出。但是我国的粮食管理机制可不是这样的。

因为我国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有时候比不上美国,加拿大等等粮食生产大国。如果允许粮食价格自由浮动,其实进口粮食就会冲垮我国的本土粮食生产。所以我国政府对于粮食进口是采取着严格的管控措施,而且基本上全部是由国家控制的进出口公司进行粮食进出口。同时针对本国粮食生产和销售,我国是采用储备粮库的方式进行吸收和出售。也就是说在粮食上市的时候,由国家进行集中收购,在粮食短缺或者减产的时候,由国家储备库放储粮食,稳定粮价。这一切都是通过粮食收购和粮食补贴的形式得以实现。

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粮食价格呈现出“市场波动+计划管理”的双重调节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如果国际粮价大跌,那么我国粮食的价格会跌,但是跌幅也远远低于国际市场;如果国际粮价大涨,那么我国粮食的价格会上调,但是涨幅也远远低于国际市场。在这其中,小麦和稻谷作为民众的主要主食产品,价格更加变动较小,保持更加稳定;而玉米和大豆主要是饲料用,相对价格变动会稍微大一点,但是也远比国际市场波动要小。

这就是我国为了保证民生生活的特殊管理模式,所以此次国际粮价即使大涨,那我国的粮食也会小涨,其中玉米和大豆可能会涨得多一点,稻谷和小麦会努力保持稳定,价格更坚挺。

大家明白了吧,觉得好请给予点赞评论和转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