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网络中国节·端午】沙画 | 小小粽子的红色情缘

端午节到了,剥开绿叶,

我们发现一颗颗香糯粽子的背后,

有很多红色的剪影。

那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身躯,

那是一段段真实感人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陈望道从日本回国,

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一日夜晚,

陈望道在老宅柴房里

翻译《共产党宣言》,

母亲端来一份糯米粽子和一碟红糖,

反复叮嘱他趁热吃。

隔了一会儿,

母亲在外问:“红糖够不够?”

陈望道随口回答:

“够甜的了。”

后来,母亲收拾碗筷时,

竟看到儿子满嘴都是墨汁,

碟中的红糖却一点没动。

原来,陈望道翻译入迷,

竟蘸着墨汁吃完了粽子。

母子俩不禁相对大笑。

1920年8月,

《共产党宣言》第一部中文全译稿

在上海问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来到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在浙江遂安开展抗日活动。

1934年11月23日,

红军第十九师来到遂安白马,

由于车马劳顿,

队员们吃了一些当地百姓剩下的粽子。

在队伍离开前,

大家决定用铜板、银元

包成几个特殊的粽子放在锅里。

红军走后,

群众从山上回到家里,

发现东西一点不少,

只是锅里的粽子少了一些,

村民们也不在乎。

可将剩下的粽子煮来吃时,

大家发现几个又沉又大的粽子里

竟包着铜板和银钱。

自此,

“红军是一支

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好队伍”的

赞誉在当地流传……

1936年春,

为加强对赣粤边游击区的领导,

陈毅来到江西大余池江的彭坑一带。

在当地,陈毅经常找群众谈心,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许多群众也冒着生命危险,

帮助、支援红军游击队。

1936年端午节,天下大雨,

革命群众周三娣

提了满满一竹篮粽子冒雨进山,

来到游击队员居住的茅棚。

同志们都很感动,

问她大名叫什么,

将来革命胜利了好来看望她。

周三娣只知道自己姓周,

乳名三娣,没有大名。

陈毅想了想说道:

“大嫂,你天天给我们送饭、买东西,

手里少不了一只篮子,

就叫你周篮吧”。

就这样,

周篮嫂为红军送粽子的故事,

久久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小小的粽子蕴含着浓浓的革命情缘,

它不仅见证了革命先辈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品格,

也培育了当代青年

踏实勤奋、乐于助人、

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来源:光明网

编辑:石婷 | 审校:冷兵 | 签发: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