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个“天才”都是有迹可循的,“兴趣”帮他们发掘热爱,“努力”帮他们成就热爱。

作者 | 可乐妈

最近,有两个数学天才相继火了。

一个是因为一张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成绩单:

在这张成绩单上,一共包含17门课的成绩,其中12门课都是100分,其余的不是98分,就是99分。

这张成绩单被称为“造假都不敢写这个分数,太牛了!”

成绩单的主人,名叫宋震。

他是北京科技大学201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现在已经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数学大神宋震的身上,很多网友说,自己看见了世界的参差。

而另一个,则是因为一则采访视频。

视频中,他头发凌乱,笑容腼腆,手里还拿着一瓶矿泉水和三个馒头。

面对镜头,他只简单地介绍说自己是北京大学数学系10级本科生、14级研究生,高中数学联赛山东省冠军。

因为拿过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被保送北大。

可视频发出后,网友才知道,看似平平无奇的他,实际上是被称为“陈景润接班人”、几十年难得一遇的数学天才“韦神”——

韦东奕。

同是数学领域中的大神,同样出身于中国最优秀的大学。

然而,透过宋震和韦东奕的人生,才发现,他们看到的其实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被称为“数学天才”的宋震,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怎么“天才”。

虽然他以高考成绩635分的高分进入了北京科技大学,但那时候,他并不是很喜欢自己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以至于第一次数学分析模考,他只考了25分。

看着手里的试卷,宋震沉默了,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未来的方向。

这一刻,他才意识到:

“不喜欢”,并不能成为自己成绩差的理由。

于是,他开始认真听课、记笔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学习的过程中,宋震从不依靠题海战术,而是更注重思维的培养。

对他而言,教材就是最好的“辅导书”:

为了梳理清楚一门课的脉络,宋震会经常把自己当作是编者,反复地翻看教材的目录。

直至弄清楚所有的定理,理解了所有的定义。

遇见难题的时候,宋震也不急于找到答案,而是通过不断地思考,努力寻找解题的思路和方向。

就这样,宋震不仅学会了举一反三,还获得了宝贵的成就感。

也正是这份成就感,点燃了宋震对数学的兴趣。

升入大二后,宋震对数学的态度,从不喜欢变成了感兴趣。

业余时间,他主动参加了不少竞赛。

这满满一地的证书,带给宋震的,是荣誉,更是开阔的眼界,是对数学专业更加深刻的认识。

愈是了解,愈是热爱。

大学四年,宋震还积极参与校内的各项活动,想把对数学的热爱传递给更多人。

他曾先后担任过数理学院学业辅导中心高等代数讲师、数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和数理学院学业辅导中心主任等。

宋震说:

“我喜欢给别人讲题,或者说,我想把自己的经验尽可能多地教给别人。”

就这样,从第一次模考成绩25分的“吊车尾”,到三年综合加权成绩98.5分,专业排名第一,再到保送清华的学霸。

很多人只看到了宋震如今的天赋和光芒,却鲜有人能透过他金光闪闪的成绩,去看见:

漫漫求学路上,他是如何发掘对数学的兴趣。

又是如何将这份兴趣变为可以为之而奋斗终生的热爱。

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触底反弹,一个孩子逆袭的关键,永远来自于内心的那团火焰。

而那团火焰,就是兴趣,是努力。

更是两者交织在一起后,迸发的热爱。

北大“韦神”韦东奕的故事,也是一个努力和兴趣互相成就的故事。

不同的是,韦东奕对数学的兴趣萌生的要更早一些。

1991年,韦东奕出生在山东,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里。

他的父亲、母亲都是大学的教授。

特别是他的父亲,曾先后担任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和山东省数学会理事。

正因如此,韦东奕的家里摆满了数学相关的书籍。

在他7岁那年,父亲带回了一本名叫《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一下子让韦东奕窥见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以后,别的孩子看动画片,他在解题。

别的孩子玩溜溜球,他在解题。

别的孩子学会了上网,他还在解题。

对韦东奕而言,解题获得的成就感,远远高于一切。

14岁那年,正在上初二的韦东奕,因为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数学天分,被招入山师附中奥数训练队,和一群高中生在一起集训。

训练队的教练张永华老师曾说:

“与其他参加奥数学习的学生相比,韦东奕对数学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正因如此,心怀热爱的韦东奕才能在集训期间,一次次“封神”。

为期24天的集训,要经历8次大考,每次考4小时,解3道题。

只有最后的总分排名前六,才能代表国家队出战。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获得者张一甲,在时长为4小时的考试中,往往也只能答出一到两道。

但韦东奕却创下了让教练都叹为观止的记录——

24道题,完成了23道半!

往往考试才进行了一个小时,他就已经答完了全部的题目。

不仅如此,他很多的解题方法都是自创的,往往比标准答案更简洁。

因此,被誉为“韦方法”

高二那年,韦东奕参加了IMO,也就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

一直被认为是五大学科竞赛中,含金量最高的比赛。

49届IMO一共有来自全世界的500多名顶级选手参赛,最终,只有三个人拿到了满分,韦东奕便是这三分之一。

一年后,韦东奕再次代表国家队出征第50届IMO,再次夺得金牌。

成了国家集训队测试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满分,也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满分之一。

如今,奥数界还流传着他当年“玩”Jacobi椭圆函数后,得到的“副产品”——

“韦东奕不等式”。

两次夺冠后,韦东奕被成功保送至北大数学学院。

因为兴趣,韦东奕遇见了数学。

因为数学,韦东奕成了今天的“韦神”。

兴趣,筑起了一道道无形且坚固的,名为“热爱”的壁垒,自上而下地将“天才”和“普通人”隔成了两端。

韦东奕的开挂人生,不仅源自于兴趣,还浸透着努力的汗水。

大三那年,韦东奕代表北大,参加了中国水平最高、难度最大,以第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命名的“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设置了分析、代数、几何、概率、应用五项科目。

而韦东奕,以一人之力就斩获了“分析、几何、概率、应用和个人全能”五项金奖,碾压了清华和中科大。

可实际上,丘成桐数学竞赛光考纲就有58本书,内容是清北数学系教材的三倍。

即使是开卷考书上的原题,难度也不小。

但韦东奕却自学完了58本书,还将里面的内容融会贯通。

据了解,备赛期间,韦东奕还借了同学的书。

三天后,当他还给同学时,书本后的所有题目他都做了一遍。

正如恩师张永华老师所说:

“韦东奕固然是一个有着敏锐数学思维、极具天分的学生,但同时,他也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

不仅如此,韦东奕每天都保持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在这样的状态下,用了八年时间就读完了北大本硕博所有课程。

并成功拿到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北大青年博雅学者等多项荣誉。

在不了解韦东奕的人看来,他简直就是“天才”二字的代名词。

可实际上,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有的不过是咬着牙、流眼泪,却依旧选择为心中热爱的东西坚持下去普通人。

有人说,只有当一个人付出了99%的努力,才知道,剩下1%的天赋有多重要。

然而,看了韦东奕的成长历程才知道:

若没有先前的努力、沉淀作为积累,即便拥有了那1%的天赋,也注定无法获得成功。

一位网友说:

“韦东奕的人生,是九分数学,一分生活; 宋震的人生,是七分数学,三分生活。 但加在一起,是同样的十分精彩。”

宋震和韦东奕,一个外向,一个内敛;一个是逆袭的大神,一个是罕见的天才。

但他们看似截然不同的人生背后,却揭露了同一个真相:

所有的学霸,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宋震也好,韦东奕也罢,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

而是因为他们提前播下了那颗名为“兴趣”的种子,并用努力的汗水持之以恒地浇灌着。

左边是兴趣的桨,右边是努力的帆。

只有一边扬起船帆,一边荡起双桨,才能从现实的这边,驶向理想的彼岸。

不禁想起了获得74届雨果奖的作家郝景芳说过的一段话:

“真正的人生成就,属于极致的沉醉者。 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在更长久的人生里,始终对一件事极致的敏感和热情,才能让一个人摸索出攀登的道路。 就好像全世界不存在,只有自己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那种时刻,内心澎湃如大海。 听一个音符,就像音符里包含着全宇宙;推一个公式,愿意数十年如一日;写一行代码,就像全世界都安静下来。”

当我们看到那些出类拔萃的学霸时,不用感叹天才难遇。

毕竟,成败与否,不在今日,而在于往昔的选择,在于每一个人生的岔口。

那些选择了努力的孩子,兴趣会指引着他们找到内心的热爱。

并把热爱当作燃料,活成这人世间不一样的烟火。

点个赞吧,愿每个孩子都能发现心中热爱,用热爱照亮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