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观念之中与世界之中其他文明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就像中国人对于知识分子的看法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高于自已一等的人,在古代社会之中老百姓是最怕见到官老爷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和问题就是中国人在古代社会的一个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十分广泛,不仅仅包括了“民怕官”,还有许多对于知识分子的一种偏见,像许多中国人从古至今都认为只要是知识分子就应该不追逐名利,只要是知识分子就应该坚守清贫。

中国文人对于贫穷和富裕的定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身边有着这样的一个现象,我们身边许多人看待知识分子普遍都还是使用的过去的那种老观念,这种观念是从过去一直保留到现在的,过去的百姓害怕当官的人,是因为过去的百姓被当官的欺压习惯了,一看到当官的和朝廷的人就会认为自己又要大难临头了。所以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这种害怕的心理,那这些古代朝廷之中的官员又到底是怎么产生和被民间百姓所误解的呢?

中国古代之中朝廷就是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代表称呼,这个叫法是得到了所以百姓的认可,机会在秦朝以后都是通行没有阻碍的。朝廷之中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从文化人之中产生,这种文化人在今天被习惯了时代特点的我们叫做知识分子,这些文化读书人他们掌握了整个社会运转的奥秘,能够通过书本之中的知识制定出来解决社会疑难的一些方案。

所以古代皇帝在统治和治理天下的时候经常需要使用到这些文化读书人,这些知识分子说到底才是整个社会的管理者,但皇帝对于人才的选择和录用也是有着自己的原则的。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然后再选出其中能力出众和应试才华超过常人的读书人作为国家的官员,这就是中国古代皇帝和文化读书人的一个关系。那这种正常的皇帝选拔人才任命读书人是怎么导致百姓畏惧官员和习惯知识分子必定贫穷的心理的呢?

读书人心中有着数之不尽的知识,所以他们的身上有着很多的利用价值,而皇帝正是因为看重了这些利用价值才会使用考试的方式去从知识分子之中挑选出来精英,但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古代读书人他们在成为官员管理地方之前到底吃过了什么样子的苦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靠着贩卖知识的读书人他们过着什么样子的生活,就从古代而言,很多读书人为了读书基本上是没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所以要靠着他全家的劳动来养活他一个人,而整个家庭也就是希望他高中以后来回报自己的家庭,很多读书人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

像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在少年时候求学的时候曾经把一份米州放冷之后分成四份作为自己一天的口粮,很多读书人从儿童时候就开始读书,到了五六十多岁还没有考取功名的人大有人在,也正是因为这前面几十年的辛苦使得这些知识分子在拥有了跟阿基容易得到钱财的方式之后会不断的获取,但中国百姓却又对此抱着很大的偏见,很多百姓心中都有一种仇富心理。

他们看见这些读书人的家庭短短数年之间就从一个穷人变成了富人,便认为这个读书人在做一些不法之事,便认为读书人已经丧失了曾经读书时候甘守清贫的气节,再加上中国历朝历代为了统治而宣扬的清官思想更是使得百姓的思想走向了一种极端。

这种极端就是百姓只要看到知识分子过着富裕豪华的生活就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面去指责他们,仿佛读书人就应该一辈子过着贫穷的生活一样,这种观点直到现在都还深入人心,易中天老先生曾经就亲自叙述过自己早年的经历来说明知识分子追求钱财并没有错,问题是看求取钱财的方式。

刺激易中天的两件事情

易中天是现代中国之中一位伟大的文史学家,他个人提出的一些观点在中国文化界之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在他个人的话语之中曾经说过在自己中年的时候有两件事情刺激到了他,自从那两件事情之后他发誓一定要挣很多的钱。

时间还是1998年,那个时候的中国可以说是正在经历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革新与新事物不断涌入,很多新奇的观点也充斥在人们的心头,这种美好的感觉就有点像两千多年之前的百家争鸣,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人一夜暴富光宗耀祖,也有很多人看着中国传统文化一步步的没落,很多祖辈数千年传承不断的东西到了这一代年轻人的手中就消失没有或者变了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中天那个时候已经是厦门大学的一名教师了,他身处于这种社会大大浪潮之下也不能例外。按照那个时候对于教师的优待,学校给易中天分配了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房子,但这个房子并不是免费的,而是需要自己掏钱去买,当时的价格是30000元。很多人现在可能觉得30000元根本不算什么,但如果你这个人看待问题结合历史的背景去分析的话也就不会说出这样无知的话语了。

3000元钱在哪个时代可真的是一个大数字了,哪个时候距离改革开放也才过去十多年而已,很多地方一个县所拥有的万元户都是能够数的过来的,易中天虽然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但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就算是他不吃不喝也要十多年才拿的出来这笔钱啊!

所以易中天根本就拿不出来这笔钱从学校手中接受这栋房子,根据易中天事后的回忆说这套房子的面积是110平方米,易中天当时是真的很想买下这栋房子安度晚年,可他实在是没有钱,最后还是她已经出嫁了的女儿帮助他凑齐了这笔钱,这件事情让易中天十分难堪,一直记在心中。

第二件事情就是易中天做老师的时候自己的一个师兄因为疾病发作晕倒在了讲台上面,得知消息赶过去的的易中天还是没来得及见到自己师兄最后一面,后面在参见哀悼会的时候得知自己的师兄原来早已经身患重病,这个疾病在当时是可以治愈的,但他的师兄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钱了。

但为了家庭之中的一家老小又不能不继续工作,所以最后积劳成疾加重了病情,最后倒在了讲台上面再也没有起来过。当很多易中天认识的大学教授来到他家之后发现他的家也是家徒四壁,甚至于连追悼会都是几个师兄师弟帮忙凑齐的。

这两件事情对易中天的触动很大,后来他还专门为自己的师兄写下了一副对联,其中内容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叹人间从西惜少年,身挤九流,家徒四壁,问天意何时重斯文。”从这幅挽联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易中天心中那种对于命运的一种呐喊,他的心在滴血,学识再高又如何,最后却败在了生活上,知识再丰富又如何,却连一个安家之所都没有。

自从那两次事情之后,易中天开始痛定思痛。他觉得自己以后一定要多赚钱,自己读了一辈子书,从少年时候就是以读书改变命运为自己的理念了,为何要甘心贫穷一辈子呢?难道知识分子就应该吃一辈子的苦吗?带着这样对于命运的不服,易中天开始从事于社会之中的各种商业知识活动,他开始参加百家讲坛。

易中天靠着自己在百家讲坛之中独特的讲解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崭露头角,特别是他的《易中天品三国》开始在社会之中大卖,就是靠着这本书他拿到了180万元的版税钱。对于易中天的这种行为,很多人开始指责他,说他是炒作自己,完全是为了钱而钱,易中天则是反问说自己靠着自己的知识卖了几本书难道就算炒作了,自己靠传播知识赚钱有何不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中天的这种言论在整个社会之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言论基本上是分为了两派,一派是支持易中天的学者群体,他们认为文人,读书人,教师不应该和清贫划上等号,知识分子也应该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力。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知识分子靠着自己所学的知识赚钱没什么可耻的,不应该受到社会的指责,但前期是这个钱财是符合法律规定,不违反社会道德底线的。另外他们还希望提高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在内的薪资待遇,来让更多的人投身到文化教育的行业之中。

另外一派则是坚守传统观点,他们认为知识分子读书人就应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这些卖书和上电视台捞金都是违背了读书人气节的事情,是开了一个坏头,读书人如果脑子里面都只是想着如何搞钱,那文化事业的未来又在哪里呢?正是双方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使得双发一直僵持不下,到现在都还是一个大问题,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双方的争论的,你们又是支持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