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当知道你自身的宝贝之宝贵和爱惜。你应当高飞你坚决的意志之艇,以达到环行地球的目的……你应该起喜马拉雅山峰而俯视太平洋的宽阔呀!从今后,决愿你明白夜和日,明白生存和死亡,生存和死亡所拴系的切要意味!” ——《柔石日记》

年轻的恋人,在暗夜中走向死地。没人知道,在枪声响起的那一刻,在子弹的呼啸与此起彼伏的口号声中,他们有没有片刻时间望向彼此的面庞。

1931年2月7日,柔石与冯铿,连同其他22名同志,一道被秘密处决。死后,他们的名字飞向世界各地,成为国际左翼文学界同声哀悼的中国青年革命作家——这是他们在生前永远无法想象到的盛名。

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创作的小说与诗歌,犹如厚重的砖墙中生长出的野草,渺小而寂寞,并且常常遭到审查者冷酷无情的刈除,然而,这是他们留在这世上唯一的痕迹,也是他们焚烧生命散发出的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柔石与冯铿

撰文 | 李永博

小县城青年的理想主义

柔石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1901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宁海县。按照鲁迅在《柔石小传》中的说法,柔石少年时已经家道中落,“前几代都是读书的,到他的父亲,家景已不能支,只好去营小小的商业。”因此,柔石直到十岁才能进入小学读书。柔石初小毕业之后,转学到了离家比较近的正学小学读高小。“正学”的校名,是为了纪念这里的乡贤方孝孺。小学的旁边还有一座方祠,紧挨着柔石的家。柔石小时候常去那里玩耍,也常听长辈讲述方孝孺刚正不阿、正直敢言、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回忆道,柔石那种“颇有点迂”的台州式硬气,让他想起了方孝孺。实际上,方孝孺不仅成为了柔石少时启蒙的指路人,也是他一身恪守和追随的精神形象。柔石遇害之后,在他的遗物中有一张方孝孺的遗像照片,背面有柔石写下的四个字“长期保留”,足见他对这位明代乡贤的敬重与景仰。

柔石在十六岁的时候进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当时的校长正是浙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经亨颐。柔石先前接受的都是私塾学堂中的传统文化,一下子大量新鲜思想和知识向他涌来,让他欣喜不已。柔石入学的第二年,就迎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学运动浪潮的推动下,柔石和他的同学们开始学习写作新诗和散文,他们还成立了一个“晨光文学社” 互相切磋和交流作品,参与者包括了柔石、冯雪峰、汪静之、周福仁,他们还邀请了国文教员朱自清、叶圣陶担任顾问。

柔石临近中学毕业之时,社会思潮发生了转向,“五四”新文化运动已进入落潮,知识分子的队伍产生了分隙,一些人发觉“教育救国”的远水救不了近火,故而走向了革命的道路,另一些人则在中道彷徨,举步茫然。柔石的父母希望他能回乡找一份工作,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就柔石自己而言,他的理想却是“进大学,考出国,做个有思想的学问家”。

然而事与愿违,柔石考取东南大学的梦想最终落了空,郁郁回乡之后,在亲人介绍之下开始从事一些小学教书的工作。尽管生活在不诚心的环境,柔石对于小学教师的工作非常认真,他相信孩子就是“未来的真与美”,是抵抗现实污浊环境的希望。在教学工作之余,柔石也坚持着从学生时代以来的文学创作。他创作了不少诗歌,但更多的还是小说,最后挑选了6篇较为满意的作品,编成一集,定名为《疯人》。找不到出版的地方,柔石就自己出钱托人印刷,自己校对和设计封面。《疯人》成为了柔石的第一本小说集,也是他正式踏入文坛的第一步。

鲁迅和柔石的师友情

柔石与鲁迅的第一次交集,来自于一次求学的经历。1925年春节之后,柔石抱着求知的热切之情离家北上,在北京大学以旁听生的身份学习生物学、哲学、英语等课程。

尽管当时鲁迅对这位旁听生并没有留下印象,但他的人格魅力却对柔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柔石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写道,听鲁迅先生讲课,真是平生之乐事,胜过十年寒窗。现存的柔石藏书中,就有两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其中一本就是柔石在北京听课时的讲义,一直被他珍贵地保存着。

因为身体欠恙和经济上的拮据,北京的游学之旅很快迎来了尾声。1926年,柔石回到家乡之后又开始了教书的工作,先是担任镇海中学的教务主任,之后经由众人的举荐,柔石又担任了宁海县教育局长,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营造宁海中学的校舍。

其时北伐战争已经打响,柔石大力支持师生反对军阀的运动。1927年2月7日,北伐军攻克杭州,推倒了直系军阀孙传芳的割据统治,浙江全省光复。可惜好景不长,上海“四·一二”事件爆发之后,宁海县的政治形势急转直下,原先被旧军阀视为“眼中钉”的宁海中学,又成为了国民党的“肉中刺”。迫于无奈,柔石只能放弃教育兴乡的理想,几经辗转前往上海谋求新的发展。

抵达上海之后,柔石很快在鲁迅学生的引荐之下正式结识了本尊。鲁迅很欣赏柔石,邀请他和王方仁、崔真吾等几位年轻人搬到自己原先的寓所,位处上海闸北的景云里廿三号居住,也时常邀请他们到自己居住的景云里十八号搭伙吃饭。于是,柔石就和鲁迅与周建人这两位长辈朝夕相处,平时质疑问难,增长了不少知识。

经过鲁迅的介绍,柔石很快在上海重新开始了自己的文艺事业。先是担任《语丝》编辑,又与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成立“朝华社”,在创作之外,致力于绍介外国文艺,尤其是北欧、东欧的文学与版画。不久以后,柔石的《旧时代之死》、《三姐妹》《二月》三部中长篇小说相继出版,可以说这段时期是柔石一生创作的黄金时期,凭借自己的作品在上海文坛站稳了脚跟。

“要学秋瑾”的冯铿

柔石遇害之时,与他一同赴难的人中也有他的女友冯铿,而她也是“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

冯铿原名冯岭梅,1907年10月10日出生在广东海阳县一个贫困的知识分子家庭,家中有三兄一姐,父母和兄姐都是教师。冯铿自小酷爱文学,8岁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15岁就已经发表作品。年纪轻轻的冯铿很早就对社会政治与百姓疾苦报以热切的关注。在友联中学高中部读书期间,潮汕地区正在爆发反对地方军阀的国民革命,17岁的冯铿一口气发表了《国庆日的纪念》、《破坏与建设》等十来篇文章,针对盘踞潮汕和广东的军阀们争地盘、谋私利、连年混战的社会现实展开批判和思考。

终其一生对女性不公命运的控诉,以及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构成了这位“左联”女作家生命和创作中最为独特的一面。在冯铿后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中,读者时常能看到她的姐姐对女性解放的执着追求与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命运的影子。比如,小说《一个可怜的女子》讲述了一个童养媳的悲惨生活境遇:她始终无法摆脱非人的折磨,最终跳进河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小说《月下》中,冯铿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婆婆总是用森严的封建礼节虐待她,使她过着“和奴隶、囚犯、木偶……一样僵死的生活”;而在代表作《最后的出路》中,冯铿借小说人物喊出了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呼声。

冯铿来到上海之后,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加入了“左联”。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冯铿结识了柔石,并很快被他的才能和气质深深吸引。早在中学时期,17岁的柔石已经由家庭安排了婚姻,妻子吴素瑛跟随他来到上海,但两人缺乏共同语言和感情基础,注定了是一场不幸的婚姻。而冯铿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追求,以及爱憎分明的炽热感情打动了柔石,两人很快陷入了爱河。

在鲁迅看来,这位有些“罗曼蒂克、急于事功”的女性对柔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因此转变长期以来的创作风格。鲁迅对此表达了些许疑虑,但不难从中看出柔石与冯铿正处于热恋之中。

柔石认为自己与冯铿的相恋,更多的是基于共同的革命理想。他给冯铿的旧爱许美勋写信道:“我是一个青年,我当然需要女友,但我的主旨是这样想:‘若于事业有帮助,有鼓励,我接受,否则,拒绝!’……如冯君与你仍能结合,仍有幸福,我定不再见冯君,我是相信理想主义的,我坦白向兄这样说。兄当然不会强迫一个失了爱的爱人,一生跟在身边;我也决不会夺取有了爱的爱人,满足一时肉欲。”

尽管柔石在信中表达得如此坦诚,他对未来的愿景却不期然地被命运玩弄。

1931年1月17日下午,柔石、冯铿、胡也频、殷夫等三十余人在上海东方饭店开会时被捕。同年2月7日夜半,这对恋人被枪杀于龙华司令部内的荒地上,尸体就地掩埋,不留痕迹。逝世时,柔石28岁,冯铿24岁。

参考资料:

《柔石日记》

《柔石的生平和创作》,郑择魁 盛钟健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

《柔石评传》,王艾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作者 | 李永博

编辑 | 李阳 宫照华

校对 |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