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会一般都要拍照,有时候,开会主要就是为了拍照。但领导人开会,怎么站,站哪里,却有着很深刻的学问,传递出某些意味深长的信息。

七国峰会的第一天,如果你仔细看照片和视频,很多细节很有意思。

完全个人看法,至少10个细节吧。

细节一,约翰逊很得意。

英国首相约翰逊是东道主,自然是C位。合影时,他也是唯一背着手的大Boss。一是个性使然吧,别忘了,拜登都曾骂他:你是特朗普的“生理和情感的克隆”。二多少也有点得意,去年特朗普就很生气,终于轮到他主持G7峰会,居然还没开成;特朗普没开成的,约翰逊开成了,按照英国的说法,这也算是疫情暴发以来,第一次全球性的峰会。更何况,57岁他的刚刚又新婚了。

细节二,站位里有特殊关系。

站位很有讲究,看最上面的合影图,约翰逊的左手边,紧挨着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右手边,则是美国总统拜登。就不说主次了,反正,英国人给了拜登和马克龙最特殊的待遇。所以,哪怕是同气连枝,关系总还是有亲疏远近的,至少在英国人眼里,美英特殊关系,英法世代邻居,关系还是不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节三,最不雅观特鲁多。

估计约翰逊现在还很生气,他和新婚妻子迎接各路领袖,其他所有人,按照最新外交礼仪,都摘了口罩和他们碰肘,只有特鲁多,还特意戴着口罩。这是什么态度?轮到合影时,如果大家仔细看上面照片,就会发现,也只有胡子拉碴的特鲁多,两腿叉开站着,非常的不雅。加拿大人,你这是对英国有意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节四,菅义伟很尴尬。

这也是菅义伟的第一次——出任日本首相后,第一次在国际峰会上亮相。但对不起,前排位置没有你,你只能到第二排站着去。哪怕在七国集团中,日本你的经济实力是老二,但在欧美主导的世界,对不起,你依然是异类,靠边站着去吧。

细节五,更尴尬的意大利。

这也是意大利新总理德拉吉的第一次。看合影照片,他也只能站在第二排。在G7中,意大利的经济实力,其实高于加拿大。但没办法,一意大利不是英语国家,二意大利总理老换,有时候,每一年都要换一个人去开G7。作为G7中最没存在感的国家,意大利总理,你也找个靠边的位置站着吧,日本旁边那个就行。

细节六,最最尴尬的欧盟。

最边角料位置,留给谁?不用说,就是欧盟两巨头。一个是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男性;另一个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女性。两人在欧盟平起平坐,所以在英国也一样待遇,都在二排把边的位置。土耳其好歹还给两人一张椅子,英国人连一张椅子都没给。哦,也别忘了,英国刚刚脱欧,脱欧吵成那样,更不可能对他们有好脸色。

看点七,默克尔的最后一次。

依然是熟悉的默克尔,依然是她熟悉的手势。作为G7中执政最长的领导人,不出意料的话,她今年将卸任德国总理,因此,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出席G7峰会。过去几场重大外交活动,甚至检阅仪仗队时,默克尔因为身体抖动,都特意坐着。她现在至少可以站着,说明身体恢复得还不错。但没有了默克尔,欧盟向何处去?“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也成为永恒的经典了。

细节八,谁又在勾肩搭背。

看照片和视频,聊着聊着,拜登和马克龙就勾肩搭背了。这不由让人想起特朗普和马克龙,当年两人也是各种手挽着。但还不是兄弟塑料情,说翻脸就翻脸。当然,看到不少英国人也很疑惑,领导人隔一米拍照,应该是疫情防控需要,但你们拍完照就勾肩搭背,那站这么开拍合影,不是演戏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节九,G7中也有小圈子。

英美自然是一个圈,但G7中,还有一个更大的圈——欧盟!所以,在英国开会间隙,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意大利总理德拉吉,还有欧盟的米歇尔和冯德莱恩,干脆坐到一块侃起了大山。毕竟,这才是自己人中的自己人,看大家面部表情,明显也更轻松自在。但G7峰会,这几个人搞小团体,估计美国人心里会很不是滋味。

细节十,那些罚站的领导人。

这一点,真不知道英国人怎么想的。英国这次是东道国,英国女王也特意出面,和大家合影留念。也是两排,但第一排有座位,从左至右:默克尔、马克龙、英国女王、约翰逊和拜登。后排的菅义伟、特鲁多、德拉吉,以及两位欧盟巨头,却像小跟班一样站着。你说女王岁数大了,坐下也合乎常理,但一些领导人有座位、另一些领导人到英国罚站,这成何体统。菅义伟你怎么想?

延伸阅读:

CNN:中国不是G7成员 却主导着整个峰会议程

【文/观察者网 齐倩】就在刚刚,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在英国开幕。美国总统拜登此前频频对外喊话:从所谓“新冠病毒溯源”到台海问题,目的只有一个——试图联合盟友施压中国。

对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11日发文评价道,中国虽然不是G7成员国,但在这次G7峰会上,中国的存在显得十分重要,“主导着整个峰会议程”。

拜登和约翰逊在峰会前举行会晤,CNN报道截图

在上台之初,拜登便向美国的盟友们承诺,“美国回来了”。拜登宣称,不同于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美国优先”,他将带领美国重新团结盟友,与“民主国家”加强合作。

6月11日至13日举行的G7峰会,是拜登作为美国总统的首次海外出访行程。多家美媒预测,拜登将在此次峰会上试图说服盟友与美国一道,在涉疆、涉港和南海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

但拜登的美好愿景能实现吗?

CNN认为,G7中的一些国家,似乎不愿意冒着损害与中国双边关系的风险,与美国结成“统一战线”;路透社11日评论称,特朗普已经让美国在全世界失去了信誉,G7其他国家正在质疑美国的民主程度。

CNN:中国主导着G7峰会议程

6月6日,拜登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介绍了他参加G7峰会的相关行程。他还写道,“美国必须以强大的姿态领导世界”,以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的有害活动”。

拜登还在文章中表示,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要在升级实体、数字和卫生基础设施方面,向世界提供一个不同于中国的“高标准替代方案”。

三天后(9日),拜登在登上“空军一号”、正式开启首次海外访问之前,对记者称,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向普京和中国”明确表明,“美国和欧洲关系紧密”。

拜登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

CNN写道,中国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国家”组成的G7中的一员,但在这次G7峰会上,中国的存在可能会显得十分重要,“主导着整个峰会议程”。

这些议程预计包括,施压世卫组织在次进行所谓“新冠溯源调查”。此前,英国《卫报》援引一份泄露的会议公报草案称,G7集团领导人将呼吁世卫组织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所谓“新的、透明的”调查。

毫无意外,这项呼吁是由美国拜登政府首先发起的。CNN补充称,有迹象表明,围绕这一议题的“战线”已经初步形成:英国首相约翰逊和拜登于周四发表联合声明,对该提议表示支持。

对于美国频繁在新冠起源问题上煽动阴谋论的行为,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6月7日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在溯源问题上甩锅推责的行径,同当年编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谎言的行径如出一辙。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将溯源政治化,停止污蔑抹黑中国。

德媒曾报道,G7还希望在峰会上,提出全球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倡议,以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大型建设项目,从而替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据CNN报道,这一方案最初也由拜登推动,旨在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抗衡。澳大利亚则希望利用这一机会,在与中国不断升级的贸易争端中寻求支持。

此外,美国政府也没有放过在涉港、涉台等问题上给中国“添堵”的机会。《日本经济新闻》曾透露,美国和日本正计划怂恿G7在峰会中,将台湾问题写入G7公报,以对抗所谓“中国大陆向台湾地区施加的压力”。

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刚在推特称,G7峰会开始了

路透社:美国可借G7“东山再起”?盟国存疑

从上述的峰会议程来看,美国在涉华问题上咄咄逼人,十分强势。但CNN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到了一个事实:是G7对中国做出反应,而不是中国对G7做出反应。

CNN随后援引了《环球时报》的一篇报道。报道中称,G7的影响力和权力不再值得期待,根本原因是世界的经济和政治重心已经东移,“中国现在正在制定全球议程”;G7国家在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上的“根本分歧”,将“阻碍他们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

CNN认为,G7国家间的“根本性分歧”是,各国是否愿意冒损害与中国双边关系的风险,在某些领域转向甚至接近与美国结成“统一战线”的目标。

欧洲的一些外交官和官员称,拜登需要应对尴尬的现实。虽然欧盟对华越来越强硬,但是各国对美的经济和战略优先级别不同。“他们(美方)正在认真考虑欧盟的顾虑,”一名欧盟资深外交官此前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但现实是,我们不是100%团结,而中国人知道这一点。”

事实上,随着世界经济从疫情中复苏,许多西方国家仍一如既往地依赖中国市场和投资。在欧洲国家正在挣扎着摆脱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时,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除经济原因外,“分裂”美国和盟友国家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特朗普已经让美国在全世界失去了信誉,G7其他国家正在质疑美国的民主程度。

路透社11日表示,经历了特朗普时代的冲击后,G7的欧洲国家领导人担心美国的政治钟摆会再次摇动,因此他们是想看拜登会做些什么,而不是听他说了什么。

路透社报道截图

前美国官员和外交消息人士也说,拜登政府的政策存在矛盾性:一方面,拜登政府一直对外宣称,美国的外交政策将会是多边主义;另一方面,美国近期推出的国内经济方案,均强调将“优先购买美国货”和“有利于美国中产阶级”。

前欧盟驻美国大使奥沙利文(David O’Sullivan)直言:“这会是特朗普1.0和特朗普2.0之间的过渡期吗?没人知道。我认为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我们应该抓住这届政府的机会,加强双边关系,并希望这种关系能延续到中期选举和2024年之后。”

当地时间6月10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来自12个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受访者中,仅有17%的人相信美国目前的民主状况“正在树立民主价值观的良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