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费林加 图 | WLF

“在我开讲后,一个15岁的女孩举了10分钟的手,然后说:‘费林加教授,您现在获得诺奖了,一定很高兴,因为您再也不用学习了。’房间里的人都笑了。我回答她,自己刚刚开始看一本关于细胞生物学的初级教材,为了我的研究,我必须不断学习新东西。

“演讲中场休息时,那个女孩又来到我面前说:‘您一定在开玩笑吧,您还在看初级教材?’

“这就是我喜欢的地方,这种(与年轻人的)互动,特别是我注意到我让她开始思考了。”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会员本·费林加(Ben Feringa)目光炯炯地回忆获得诺奖后不久,在一次中学讲座上发生的故事。四年前,在斯德哥尔摩的诺奖颁奖仪式上,他做出一个决定:要将科学发扬光大(I will put science on the map)。今年5月18日,费林加度过了自己的70岁生日;而之前一天,他所在的荷兰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公布了一则新闻:“本·费林加基金会”(Ben Feringa Fund)将支持本月31日的格罗宁根大学科学知识竞赛(Groningen Science Quiz),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这项线上竞赛。他当年的那项决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本·费林加基金会,旨在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如举办科学知识竞赛与中学科学巡回演讲等。

接受捐赠成立基金会大力助推科学传播

“知识会带来各方面的进步”,费林加认为,“不仅是技术方面,还会涉及到法律制度,以及一些公平性问题。”

费林加是格罗宁根大学斯特汀化学研究所冠名分子学杰出教授,以及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教授、科学委员会主席。在获得诺奖之后,秉持将科学发扬光大的理念,费林加不断参与诸多公众活动,从社区中心到音乐场所,从中学课堂到大型国际会议,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也随之发现,尽管自己做这些事情并不需要什么费用,但总有人或者组织想要给他捐赠。于是,“本·费林加基金会”成立了,用以“安放这些礼物”,并将这些资金用于推动科学传播,让社会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5月31日的格罗宁根大学科学知识竞赛,便是这项基金支持的第一个科学竞赛项目。竞赛中的问题涵盖了从天文学到哲学的整个学术领域,费林加本人也将参与其中,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些解释和背景信息。

基金会的第二个项目将面向那些尚未与大学紧密接触的中学生。该项目将鼓励学生们用批判、开放的态度提出问题,以不同于传统教材的新视角,为他们介绍科学与研究是什么,以及建立知识体系并扩大边界的意义。

不过,费林加强调,“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去应用科学大学或研究型大学。我对优秀的木匠、护士或电工是无比钦佩的。”他的出发点在于,希望学生们能够体验科学发现带来的快乐,毕竟科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哪怕能让学生们能对“自己究竟能做什么”稍微有点意识,“我的基金会就能为达成他们的目标作出一点贡献。”费林加说。

偶遇良师益终生,功成不退助传承

费林加致力于教育和科学传播的原因,部分源于他的个人经历。

1951年5月18日,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排行老二,有十个兄弟姐妹,他父母甚至没有完成小学教育,小村庄里也没有人上过大学。回顾过往,他认为自己十分幸运,。1951年5月18日,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排行老二,有十个兄弟姐妹,他父母甚至没有完成小学教育,小村庄里也没有人上过大学。回顾过往,他认为自己十分幸运。“我的一个高中老师,他真的很伟大,和我们一起做了很多实验,不断激励我们,这使得我最后进入了化学领域。”他认为,一个好老师能极其深远地影响自己的学生——哪怕这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并不崇尚教育,并最终会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效应。

“这样的教育机会是多么重要”。费林加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自己也应去推动同样的事情。一直以来,他热爱教学,“让学生开始真正思考,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他说。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应该“按照10年或者20年的时间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因为“那时他们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挥创造力”。

“接触人群,触发学生们思考,让学生们积极自我挑战,这是我最重要的工作。”费林加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项值得被鼓励的天赋。”而教育者需要去激发这些天赋。这可能是困难的,但“孩子们得到这些鼓励是多么重要,这是他们未来的基础”,费林加说。

他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的是“知识之美的传递”、“洞察力”和“发现的兴奋”,他喜欢与学生们分享与讨论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中“建立在几代人、几十年的知识和见解”上的东西。他认为,在大学教育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向学生们传授大量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需要向学生们提出自己也不知道的问题,并讨论未来可以如何改进。

本·费林加

本·费林加 图 | WLF

荷兰的合成有机化学家,擅长分子纳米技术和均相催化。他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Stratingh(斯特汀)化学研究所的冠名分子学杰出教授,以及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教授、科学委员会主席。因为“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他与弗雷泽·司徒塔特爵士和让-皮埃尔·索瓦日一起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主要学术成就:我们可以想象最小的机器的组成可能是分子。为了使机器正常运行,其各部分必须能够相对移动。本·费林加为分子机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例如,在1999年,他通过使分子转子叶片沿相同方向连续旋转来构造了分子马达。将来,分子机器可以用于新材料,传感器和能量存储系统。费林加的纳米分子机器(尤其是分子开关和分子马达)的设计和合成,已经为复杂和动态化学系统以及功能的动态控制开创了主要的新颖方法。

作者:冬青子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