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关于养猪场招人的报道

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

报道称不少养猪企业

扩大养殖规模

且为了适应现代化养殖的需要

广泛招募大学生

“一个月给你7000元,

每天的工作是喂猪、

扫粪、捡腐烂的猪、

使用危险的化学品消毒剂……

你能不能接受?”

▶ 这是一份相对高薪的工作,包吃包住,研究生年薪18万元起步;

▶ 但工作环境不光鲜,工作内容更不轻松;

▶ 招聘启事写着,农村孩子优先。

有人被录用之后

被家里人拦下

还有人进猪舍

铲了1小时猪屎就决定“跑路”

有坚持下来的人

在网上真诚地劝退

“耐不住寂寞、

熬不住清冷、

吃不了苦、

调整不好心态者慎入。”

对此事

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现代化养殖

确实需要高学历人才来管理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人感慨

“连养猪都内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人表示

“都是职业不分贵贱,很想去应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养猪需要高学历人才?

养猪属于一种基础型行业,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式小散养,以及技术化层次不高的养猪场,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并无特别要求,也无法招引到高学历的人才。但传统产业一旦与现代科技结合,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升级,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就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养猪企业招聘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或者具备高学历层次才能匹配相应的岗位,需要公众包括求职者消除歧视与偏见,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也才能在传统行业中找到不错的发展机会。

如今,养殖环境、技术要求等都跟之前养猪有了很大不同。一名叫李迪(化名)的农村大学生告诉记者,他去年毕业之后,来到位于广东省英德市农村的一家猪场报到。李迪家里养过猪,他知道那种养猪场的臭味。进了猪场,李迪发现这里现代化的猪舍和在农村见过的猪圈完全不同。每间猪舍占地八九百平方米,长2米、宽0.65米、高1米的定位栏间隔着过道摆了6列,一猪一栏,300多只猪被码得整整齐齐。每只猪的耳朵上钉着耳牌,上面标记着序列编号,每串编号都对应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份专属档案。

跟家里“拿个瓢,舀猪食”不一样,自动化的喂料系统让李迪可以一次投放40多头猪的饲料。猪场的气味也比他预想的要好。地面铺的是漏缝板,不会淤积猪尿。猪舍里装有负压风机和通过水蒸发吸热来降温的水帘,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湿度不超过70%,空气流通。

可见,其实养猪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是需要更高超的技术的。养猪确实是一个传统行业,但绝对不是一个落后的产业。恰恰相反,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现代营运方式的使用,养猪已成为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比如利用智能化5G技术,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养殖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深度融合,可实现养殖场的精准饲喂,对牲畜的健康、行为进行监测,对牲畜的环境、进出人员、饲养人员、销售人员的监管监控,确保牲畜、饲料运输过程的安全及售后溯源。而这些都需要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因为人才能够带来更加先进的观念和更多的创新。

养猪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大

传统的养猪模式以打料喂猪为主,对饲养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在非洲猪瘟等疾病的威胁下,养猪行业对基础设施、疫病防控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不达标的养猪场不得不退出市场。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养猪业将持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向产业互联网、生态养殖等方面发展。生猪产业进入现代化养殖阶段,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科技。单纯依靠老一辈的技术和经验已经不能满足科学养殖的需要,各大生猪养殖企业开始重点关注高学历人才。

2019年,牧原集团在复旦大学招聘“精英管培生”,开出了本科生月薪2万元、硕士生每月2.2万元的薪酬。2020年,正邦集团也在全国范围内招聘2.5万名大学生。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猪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既是猪肉消费大国,也是养猪大国。

参与养猪的不仅有专门的生猪养殖企业,还有很多其它行业的企业也跨界来养猪。自从2009年网易CEO丁磊宣布养猪,万达、恒大、万科、武钢集团、山西焦煤等巨头也都相继下“猪场”。

知识和智慧带动养猪产业发展

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往往把养猪等传统产业,视为低端行业并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尽管很多行业,包括传统种养殖业、建筑业蕴含着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但依然未能成为求职者的优选,或者说并非第一选择。一个产业的发展崛起,绝不仅仅靠简单的体力劳动,更需要高等人才的专业知识、眼界格局及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维和创新性的技术管理手段。知识也许不能改变命运,却可以改变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式。

“北大屠户”陆步轩和陈生共同创办的“壹号土猪”自2016年上架天猫以来,线上销量早已突破亿元。二人还创办了屠夫学校,让这一行业有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曾经,陆步轩卖猪肉被人嘲讽,如今成为人人称赞的老总。一份简单的工作,有了知识理论的支撑、思维创新的加持及持之以恒的勇气,就会有更加宽广的产业发展道路。机械性的简单劳作也许能带来产量,但带不来高质量发展,知识是推动低端产业链向高端转型升级的源动力。

职业没有三六九等,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创新干”“持久干”“转型干”的问题。养猪也好,卖肉也罢,产业发展绝不是靠“蛮干”“蛮力”就能实现,需要越来越多高等人才“放下身段”投身基层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绝不是喊喊口号,只有摈弃职业的“有色眼镜”,才能脚踏实地投身基层,用知识和智慧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养猪也要硕士学历的最大意义,再次佐证了每个行业都具有广阔的前景。广大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依靠辛勤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发展是生计之根本

科技的创新能够更快带动

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

这就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投身于农业建设

为农业科技化、现代化

献出更大的力量

来源丨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AEIC学术交流中心、红网等

编辑|陈春晓

主编丨蒋 琳 监审丨钟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