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22日,在苏德战争爆发三周年之际,苏联红军对盘踞在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发起“巴格拉季昂行动”。这一毁灭性的打击一战击垮了中央集团军群,德军伤亡55万人,残军撤到东普鲁士,苏联终于解放了沦陷三年的白俄罗斯国土。

根据苏共领袖斯大林同志的指示,苏军必须在1944年末前彻底解放苏联国土,此时放眼东线战场,只有乌克兰西部边境地区,还盘踞着60万德军,他们是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

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就是原南方集团军群,这支部队从1944年开始接连被苏军暴揍两次,一线军队人数只剩下了60万,已经被逼到乌克兰-波兰边境。与“巴格拉季昂行动”一同制定的,还有苏军在乌克兰的攻势。白俄罗斯激战半个月后,科涅夫元帅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奉命出击,歼灭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解放乌克兰全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战役就是“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苏军对德的第6次“斯大林突击”。

科涅夫元帅刚刚从朱可夫手中接过了乌克兰第1方面军,就打出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大捷,消灭德军20万,使其退出乌克兰。但鲜为人知的是,“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之初,德军装甲部队曾成功反击苏联近卫军,差点把战线反推回去,让科涅夫出了一身冷汗。

在朱可夫元帅的回忆录里,他就曾辛辣地批判了科涅夫在此战中的指挥失误,甚至认为他的误判差点断送了乌克兰的大好局势。

众所周知,自从科尔斯克会战失败后,德国在乌克兰未尝一胜,但是每次大战都有不俗的表现。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里,德国军队到底表现如何?科涅夫元帅又犯下了什么错误,为什么会被朱可夫抓住不放?

一、德国南方军群:1944年最烫手的山芋

1944年夏天,在短短半年之内,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就换了三名指挥官,他们依次是曼施坦因、莫德尔、哈尔佩。

曼施坦因因为接连在“科尔松-舍普琴科夫斯基战役”和“切尔诺维策攻势”中抗命,被纳粹元首解职。继任者莫德尔元帅有“纳粹救火队员”的称号,他刚从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上下来,就放到了一样棘手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里。

结果在1944年6月底,中央集团军群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中被打得溃不成军,莫德尔又再次“救火”,空降到了中央军群去挽救败局,一人身兼两个军群司令。

到了7月,乌克兰第1方面军开始进攻德军,莫德尔焦头烂额,只能让自己的副手哈尔佩将军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倒霉的哈尔佩被迫开始指挥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

当时的北乌集团军群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肯普夫集群,全军40多个师,60多万人,坦克和歼击车等近千辆,各型火炮6000多门,战机800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它的对面是乌克兰第1方面军,这支军队也“三易司令”,瓦图京死后由朱可夫元帅担任该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在打完“切尔诺维策攻势”后调任白俄罗斯,科涅夫元帅接过这个担子。

此时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有120万人,光坦克军就有10个,有坦克和自行炮2100多辆,战机3000架,各型火炮13000门。总结下来,在1944年夏天的乌克兰,苏军的人数是德军整整一倍,而坦克、战机等装备是德军的好两倍甚至三四倍,这种优势几乎是碾压式的,哪怕是“防御之狮”莫德尔自己,都对德军的处境表示绝望。

德军在西乌克兰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修工事,挖战壕,德军的想法是:如果苏军用装甲兵突进,德军将背靠多层次大纵深的防御阵地杀伤苏军,且战且退,最后由战役预备队的10个整编师进行反突击。

转眼到了7月13日,科涅夫下令出兵,苏军兵分两路开始进攻,上方是拉瓦俄罗斯方向,下方是利沃夫防线。科涅夫信心满满,但战局却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顺利。

二、1944年,德军尚能饭否?

在开战前,科涅夫元帅为了保证进攻的突然性,专门布置了“疑兵”迷惑德军。

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战线南部进行了“伪装集结”,第18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把大量的模型坦克、火炮、汽车等被部署在这里,假意要进攻“斯坦尼斯拉夫”。而真正的主力近卫第3集团军,第13、37、38、60集团军,近卫坦克第1、3、4集团军等部队却在北部集结,准备进攻拉瓦俄罗斯和利沃夫。

而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对面,德军修建了纵深达到50公里的多道防线,

7月13日,苏军第一阶段的进攻开始,万门火炮的轰炸拉开了进攻的序幕,喀秋莎火箭弹把德军的防线炸成火海。

苏军此次的进攻有点不同,这次科涅夫是让步兵担任进攻主力,而坦克部队在后面跟着用来扩大战果,而不是去啃硬骨头。这一变化并不是科涅夫决定的,而是来自最高统帅部。毕竟在之前的战斗之中,坦克部队的伤亡让苏军高层触目惊心,就算苏联工业发达,坦克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所以为了保证装甲兵的战斗力,坦克部队被迫作为第二梯队,科涅夫也只能遵守。

7月14日,拉瓦俄罗斯方向进展顺利,但利沃夫方向的苏军进攻遭到德军的反击,德国第1装甲师、和第8装甲师、党卫军加利西亚掷弹兵师在早上9点开始反击,顶替溃退的步兵师。

苏军步兵在德军装甲部队面前脆得像纸,德国装甲1师在14号早上开始反击,15号就挡住了苏军的攻势,把苏军压缩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内,部分苏军甚至开始后撤。德国装甲师的突击是科涅夫没想到的,因为在战前的侦查中,利沃夫方向只发现了德国步兵师。

利沃夫防线要是失败了,苏军的攻势可能夭折。科涅夫立即把第3近卫坦克军顶了上去,并且下令空军第2集团军全军压上,空袭德国坦克部队。

此时的苏联已经在乌克兰掌握制空权,仅仅在7月15日下午,德国三个师就遭到了苏军2000架次的空袭,德国坦克不得不进入森林躲避。

就在这个胜负关头,德国第8装甲师的指挥出现错误,大部队没有按照既定路线走林地,而是为了缩短时间在公路上奔袭,结果全师成为苏联空军的活靶子,足足一半的坦克被打掉,人员伤亡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陆战方面,德军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虽然厉害,但是奈何数量太少。一般德军一个坦克营要面对苏军一个师,几十辆虎式坦克要打苏军几百辆T34,德军打一辆少一辆,而苏军坦克源源不断。

在苏联近卫坦克军和空军的围剿下,德军第8装甲师不得不退出战斗,剩下的第1装甲师也且战且退,在三天内把吃掉的防线全吐了出来。7月18日,苏军打穿了德军防线,来到了布斯克城下,德军5万人被困在在“布罗德包围圈”,至此,科涅夫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三、桑多梅日的天空:雄鹰大战乌鸦

苏军立即对布罗德包围圈进行围剿,截止7月22日,德军有组织的抵抗被全部清除,5万德军只有不到一半人逃出生天。

7月26日,利沃夫城被苏军夺下,第一阶段的攻势大获成功。此时在北方的白俄罗斯,苏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中央集团军群土崩瓦解。最高统帅部电令乌克兰第1方面军,继续开展第二阶段进攻,目标是波兰南部城市桑多梅日。

7月29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继续进攻,8月1日开始强渡维瓦斯河,苏军在河畔建立了渡口,被称作“桑多梅日突出部”,苏德这一阶段的较量几乎全是围绕该部分进行。

此时,德军哈尔佩上将手上已经没有牌可打,只能申请从国内调兵,北乌克兰集团军群从国内调来5个师,又从南乌克兰军群调来5个师,全部投入突出部地区。此战中,装备虎王坦克的王牌部队“第501重装营”加入战斗,这是虎王第一次大规模的正面作战。

“虎王坦克”是二战德国的终极装备,搭配88mm火炮,正面装甲厚达150mm,连苏联最优秀的IS-2重型坦克都无法在正面击穿虎王。

德国第16装甲师配合501重装营突击苏军渡口,但苏军坦克部队早早就占领阵地守株待兔。在奥格莱德村战役里,苏军打了个漂亮的埋伏战,击毁、缴获24辆德国坦克,其中有10辆是虎王坦克,德军第501重装营指挥官雷盖德也当场毙命。

德国装甲兵被击溃后,哈尔佩回天乏术,只能靠空军硬撑。在8月初,德军共出动4000架次飞机空袭苏军渡口,给苏军造成很大伤害。

根据苏军战士回忆:德国战机如一片黑云压顶,向地面倾泻炸弹,坦克兵不得不抛下坦克躲进战壕,看着德军飞机将自己的坦克炸碎。苏联空军和高炮部队在维瓦斯河畔艰苦作战,击落德国飞机500多架,保护大部队渡河。

苏联空军在此战中展现出优秀素质,因为在长期的战斗里,苏军已经成长起来一批优秀的飞行员。与其他战场不同,桑多梅日战役里德国空军确实铆足全力,但是依然无法击败苏军。

8月中旬,德军的有生力量几乎被消耗光,大部队开始后撤。苏军在8月16日攻占了桑多梅日,科涅夫元帅给最高统帅部打去电报,为部队申请嘉奖。

德军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里损失15万大军,其中2万人被俘。损失坦克、歼击车、火炮等武器近2000辆,700架战机被击落。而苏军的伤亡也不小,共有30万人伤亡,1200多辆坦克和自行炮被摧毁,300架战机被击落。

四、朱可夫的犀利吐槽:科涅夫会打仗吗?

从战略上看,第6次斯大林突击是成功的,从利沃夫到桑多梅日,德军失去了西乌克兰所有的土地。此战中德军8个师被歼灭,10个师被打残,伤亡近15万人。而苏军方面,乌克兰第1方面军伤亡近30万人,步兵尤其伤亡惨重。

苏联赢得战役,但是交换比不好看,这是东线的常态,苏军也习以为常。

但是在战后,朱可夫元帅回忆该次战斗,直接对科涅夫指着鼻子骂,原因就是7月14日苏军的进攻受阻,是一个高级指挥官不应该犯的错误。

朱可夫认为:科涅夫首先是不够谨慎,战前对德军的侦查不到位,不知道德军的防御配置,就直接把大部队投了进去,造成步兵大量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一个方面军120万人作战,科涅夫居然没有“逆风预案”。

根据当时东线的情况来看,苏军一线部队的缺额是普遍情况,朱可夫在“切尔维策攻势”之中就吃了这个亏,他提醒过科涅夫,但是科涅夫并未在意,直接把步兵投上去打人海冲锋。在德军反击得手后,科涅夫才慢吞吞地从后面调兵,此时前线的步兵防线已经伤亡惨重。

在利沃夫方向上,要不是德军自己出现失误,第8装甲师在公路上被苏联空军打掉一半,利沃夫防线的历史可能就将改写。

最后,朱可夫认为这是一场侥幸的胜利,如果这场战役爆发在1943年以前,面对巅峰状态的德国军队,这次战役很可能已经失败,科涅夫会遭到撤职。

至于科涅夫本人,他在回忆录里对这段经历一笔带过,只是提到了德军部署出乎意料,称赞了德军的防御水平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是,“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有惊无险地结束,科涅夫也稳住了自己的位置,在这场战役打完后,斯大林同志眼中只剩下“柏林”这一个目标。

而纳粹德国方面,退到波兰境内的军队被重组,100多万德军防守东普鲁士和维斯瓦河防线。此时的德军已经无兵可用,从后方补充的兵员越来越年轻,战斗力也越来越差,跟苏军差距不断拉大。

这些综合因素,注定了德军在接下来“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以及“东普鲁士战役”的失败。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猎杀“虎王”》,李明
2、《朱可夫元帅与科涅夫元帅的恩恩怨怨》,徐隆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