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共1200字,阅读时间5分钟

来源:柳袁照

现在,整顿教育机构,大家都是拥护的。学校是拥护的,因为教育机构所谓的辅导、补课,让学校教育措手不及,显得被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被打破,机构超前、超纲教学,让学校显得无力、无用。机构功利,考什么教什么,学生缺什么补什么,把教育带去歧途,学校明明知道是歧途,身不由已,还自觉不自觉地跟着走,无奈、沮丧。家长也是拥护的,虽然家长很用劲、费力地去机构补课,还要想办法找机构补课有效的好老师,但是那往往是无可奈何的举动,人家的孩子送去补课,自己的孩子不去,明显要吃亏。成绩差的家长要送孩子去补课,成绩优秀的家长也要送孩子去提升,成绩一般的家长也要送孩子去既补课又提升。有些家长送孩子去机构,是求得心理安慰,我送了尽到了我的责任,我不送,万一孩子成绩上不去,怪这怪那,会归结到没送孩子进机构补习或提高班。

当下,政府下决心要整顿,除了机构自身,估计整个社会都会拥护。我只是要问一下:为何一定要等问题严重了,才动手?各级监管部门为何不主动、自觉行使自己的职责责任呢?一个人都要定期做健康检查,预防比治疗更少成本。为何教育就不能学习卫生医疗呢?

国人都有“痛打落水狗”的遗传基因,教育机构面临严肃、严格的清理好、整顿,业务与效益遭到重创,大家也一起围观、乃至痛斥。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责任?许多学校招生要依靠教育机构,教育机构掌握大量的学生家庭、成绩等第一首信息,公办学校要依靠他们,民办学校也要依靠他们。优质学校要依靠他们,薄弱学校也要依靠他们。学校招生、入学有些不能考试,可以暗中委托机构做,机构只要做一次“练习”或“测验”,就能把学生区分出来了,完成筛选。有些学校以实验项目为名的入学或选拔“调研”“考试”,凡事没有进某个教育机构补习的孩子,试卷上的几道压轴难题是做不出来,为何?不言自明。学校引进“第三方服务”,有些项目,往往变相或间接交给了教育机构。

教育机构在当地教育领域内(教育市场上)之所以能够呼风唤雨,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是社会综合因素的结果。但是,我们教育自身,特别是学校也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前几年,学校为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拿出了许多真措施,其中一条就是强制规定中小学生的在校时间,时间一到,教室清场、校园清场,即使是在搞活动,进行素质教育的活动,也不行。到了双休日、节假日,包括寒假、暑假都不允许学生返校,大门紧闭。有的省、市教育部门、督导部门还要暗查、暗访,一旦查明查实轻一点的通报批评,重一点的处罚。学生不能在学校,只能在家里在社会上,学校不管,不作为,机构就主动担当起了责任,也许越做越大,在某些方面几乎可以替代学校。教育部门只看好自己的学校,即以为责任到了,学校之外好像与他无关了。今天,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学校再反思,再亡羊补牢,虽不晚,可是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提倡学校做延时服务,延时服务一定不能做成机构的翻版,把机构做的变成学校来做,那就更惨了。

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浅层次的,列举了一些现象,梳理了部分原因。仅仅如此是不够的,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参与,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

2021年6月8日

注意事项

投稿

邮箱:dangdaijiaoyujia@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及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