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江苏黄桥地区,粟裕在这里以少胜多打了一场漂亮仗,但在他声名鹊起的时候,还有着粟裕离不开陈毅的流言甚嚣尘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粟裕真的能镇住华野的老资格们吗,这些老资格为什么会“不服”粟裕,他们难道只是靠着伟人给的“尚方宝剑”,才能维持表面上的和平吗,这其中的种种还请随着阿博一起研究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8月1日,在南昌市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活动,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虽然这次起义的意义重大,但由于敌人力量太过强大遭到了一些打击,在10月份起义溃败的人流之中,时任警卫班长的粟裕结识了已经是团指导员的陈毅。

当时部队的境况很不乐观,好不容易甩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又面临着各地武装和土匪的袭击,导致部队领导人都忧心忡忡的,行军路上不断有战士离开,后来被誉为解放军“后勤之父”的杨志成,在回忆起那段时光时用“孤军”和“二无”来形容,“这一支孤军,一无给养,二无援军,应该怎么办?该走到哪里去?”这个时期的陈毅靠着自己的坚持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10月底朱德召开军人大会,宣布要革命的跟着他继续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部队采取了去留自愿的政策,这次部队只剩下了800余人,统一整编成一个纵队,在这次部队整编中,粟裕担任第三连政治指导员。对于带领着部队走出这次难关的陈毅等人,粟裕一直很佩服尊敬,这是粟裕与陈毅之间交往的起点,但在之后的十年间他们之间的联系却很少,这也是因为陈毅的职位越来越高,但粟裕却还没有崛起,只是基层人员。再加上硝烟四起部队经常辗转各地,所以他们之间也就渐渐没有了来往。

一直到1937年7月,国共和谈成功,全面抗战爆发,南方红军游击队也被改编成为新四军,这时候的陈毅是1支队司令,粟裕是2支队的副司令,1939年1月粟裕在水阳镇的一系列战斗中,歼灭了日伪军400余人,还炸毁了一列火车,8月份经伟人同意,这两个支队合编为江南指挥部,陈毅担任指挥,粟裕则主管作战训练等。由于两人比较互补,他们联手的黄桥决战以少胜多,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说法也是打这儿开始叫的。

但细数起来,其实他们二人之间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只有新四军时期1939年8月到1941年1月,再加上后来1947年解放战争的1月到7月,加起来还不到三年的时间,除了这段时间,粟裕一直都是自己带领部下作战的,所以如果要说粟裕离开陈毅就不会打仗,绝对是无稽之谈。

那么既然粟裕能打仗,打胜仗,那为什么会说镇不住华野军呢?粟裕是在1948年的9月11日,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总指挥的,而华东野战军的前身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部队一步步改编形成的,在组成华中野战军的时候,粟裕还担任了司令员的职务,在战略行动上还受陈毅的指挥。

1947年山东与华中又进行了统一整编,这才组成了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粟裕为副司令员,之后就率领华东野战军发起了,苏北、鲁南、莱芜、泰蒙、孟良崮等战役,还歼灭了国民党的“王牌之师”。在这一场场胜利的战役之中,我们也能看得出来,这里不存在什么粟裕镇不住底下人的说法,因为战场上瞬息万变,如果不能上下一心,令行禁止,怎么可能取得一场接着一场的胜利呢?就像叶飞曾经和粟裕因为工作问题闹过不愉快,但是当战斗的炮火打响,一切都得等到战争结束了再说,更何况华东野战军中还有一部分人,像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等,在华中的时候就和粟裕一起共事,对他的能力自然也是十分信任,而且粟裕凭借着长期起来培养的战术素养,在战场上料事如神也让很多人都心服口服。

陈毅自己也主动表示过,“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虽然在军队这个地方,难免会有论资排辈的存在,毕竟粟裕算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人才,所以在许世友,宋时轮在八路军已经崭露头角的时候,粟裕还是默默无闻的存在,他们之间也是很少有接触,所以作为相处起来肯定会出现摩擦,作为“老人”也会有不服的心理,但军队往往也是最注重能力的地方,粟裕接连赢得胜仗,也就赢得了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所以对于这种身份转换也调整的快,但这个有着36万余人的军队,大大小小的领导就有很多个,在决策的时候难免会产生分歧,但这并不代表着粟裕就镇不住手下,粟裕为人谦逊低调,很快就和将军们打成一片,粟裕的才能让伟人都赞叹不已,这些将领们怎么会看不出来。

粟裕曾经还担任过伟人的警卫连长贴身保护,但是由于粟裕不太会“来事儿”,所以并没有两人并没有深交,1940粟裕诱敌深入以少胜多打赢了黄桥战役,伟人特批粟裕担任师长职位并同时指挥两个师作战,在第三次反击战中粟裕以2万对7.5万,以2000余人的伤亡为代价击毙了敌军6000余人,还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这几场战役让伟人对粟裕刮目相看,并且还在全军范围内公开表扬粟裕。

1946年7月,当粟裕七战七捷的捷报传到延安时,伟人十分开心还将粟裕的经验推广到全军学习,在华东野战军成立之后,伟人专门说过“具体作战由粟裕同志负责”,所以伟人的这个“尚方宝剑”,给了粟裕支撑的底气,再加上他本人的能力也十分出众,很快就通过出色的指挥能力赢得了尊重。

总而言之,粟裕能担任华野的总指挥,靠的还是他自身的能力,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里,能够稳坐指挥的位置不动摇,并不是背后有人就能随便动摇的,毕竟有没有能力,上一次战场就见分晓了。而粟裕带领着华东野战军经历过很多场的战役,这个军队是人民解放军四大野战军中,取得著名战役最多、战果最丰、编制最庞大的威武之师,而这么庞大的队伍难免会产生分歧,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而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不要听风就是雨,放大他们的言行,就不会再产生这样的言论了,粟裕作为革命战斗中涌现出的将领,他用兵十分灵活机动,带领的军队屡屡获得战绩,是一个十分出色的军事人才,而在当时的整个大环境之下,所有的人和军队都是不断磨合成长的。

有句话叫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所以那些浴血奋战的革命将领们,更多的还是考虑全局,也因此这些能不能镇得住手下人的问题,时间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