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知乎看到一个妈妈的求助:

她儿子看对门女孩有一块电话手表,表示很羡慕。

但这个妈妈觉得儿童电话手表不是必需品,就没想给孩子买。

不料,这个妈妈带儿子参加一个百日宴时,同事的几个孩子都有电话手表。几个孩子以电话手表「对对碰」的方式互加了好友,迅速热络了起来。

只有她儿子,被迫孤立了。

这个妈妈察觉到了孩子的无助,赶紧安慰孩子,饭后就去买。

可饭桌上,孩子经历了失落、无声的委屈、最终大哭了 10 多分钟。

妈妈心疼孩子,饭后第一时间带孩子去买了电话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戏剧性的一幕来了:回家后,孩子只新鲜了三分钟,还没完全学会怎么用,就对电话手表没热情了……

这个妈妈还说了孩子的一些类似问题:

家里无论是玩具还是学具,都不缺,甚至很充裕。可孩子看到别人有平衡车,会不顾自己已经会骑自行车的事实,也非要;看到别人报了逻辑课,孩子不管是否喜欢,也不顾自己还上着另外两个课外班,已经很难挤出时间了,就是要跟风上……

这样的问题,也几乎是每个有娃的家庭里都会遇到的。

日常孩子难免会急切的想要一样东西,买还是不买?

不买,怕给孩子留下匮乏感;买吧,孩子有时只是一阵跟风的欲望,而且无节制的盲目消费,也不是每个普通父母都能承受的。

图片来源: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孩子小时候,如何让他们既能从自我实际出发,又不给他们匮乏感,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挑战性。

它既考验着父母的智慧,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格局。

看清孩子情绪用事的原因

从这个妈妈的描述不难看出:

孩子想要一件东西时,是真心想要,而孩子的三分钟热度,也是真实存在的。

作为大人,我们都知道,邻居家的豪车我喜欢,闺蜜的 GUCCI 包包我也爱的咂舌,但不在我能力承受范围内,我就要适当压抑自己的欲望。

但孩子不懂。

一个孩子反复无常,朝三暮四,不是因为他们欲望过多,而是孩子的大脑中理性思考的部分没有完全发育起来。

美国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曾提出「三重大脑」理论。

人脑进化有三重结构: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能脑结构简单,只有一个原始反应模块,它能让人对环境做出快速的本能反应。

比如,手被烫了,会迅速缩回来;走路遇到危险,会立即躲闪。

本能脑大概在孩子 2 岁左右发育成熟。

第二层是情绪脑,它的大脑模块紧密连接着人类的情绪,让人避开理性思考,通过悲伤、兴奋、愉悦等情绪,来断定一件事的好坏。

情绪脑大概在 12 岁左右发育成熟。

第三层大脑就是理智脑,它能让人理性思考,避开即时满足,做出长远选择。

理智脑在大约 22 岁时,才能发育成熟。

看清了大脑的三重结构,我们就能理解,孩子为什么总是情绪用事了。

图片来源:电影《亨利之书》

冷了要加衣;饿了要立刻吃东西;同伴们有什么,我也要什么……

孩子 12 岁前,很难对一件事做出理性思考,驱使他们做出选择的,往往就是这种本能的情绪和反应。

所以,当孩子情绪上头,撒泼打滚非要一样东西时,父母无论是立刻满足,还是直接带走,又或是用更大的情绪压制孩子,都只是权宜之计。

不会对孩子产生深层次的思考,也没有长远的教育影响。

理智的父母,都懂得,抚平孩子一时的情绪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做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弄清孩子真正的需求

知乎有人讲过一个女孩的故事。

女孩家境富裕,在开销上,父母不会苛刻。

可女孩却又喜欢偷拿别人东西,先是偷拿外面店里的东西,被发现教育后,开始偷拿姐姐的东西,还撒谎说,是姐姐送给她的。

心理学上匮乏感的概念就是:如果心理的某一方面得不到满足,就会寻求其他的弥补方式。

孩子的匮乏感,跟物质满足相关,又跟精神是否丰裕相关。

一个孩子,即便能被父母在物质上满足,可当他只看到别人的好,忽视自己的拥有时,内心也会滋生无力和匮乏感。

为了弥补这种心理的缺失,孩子就会想要用更多的物质去填满。

美国心理学家沙法丽·萨巴瑞在《家庭的觉醒》一书中说:

所有孩子真正渴望的东西,都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根本不是漂亮的衣服,新潮的电子产品,昂贵的旅行,甚至高昂的学费。

不想让孩子滋生匮乏感,除了物质上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心理上的获得感。

萨巴瑞博士指出,比起简单粗暴的满足或限制孩子,父母更应该做的,是通过三个步骤,引导孩子发掘自己的愿望:

1. 问问孩子,真正希望改变的是什么?(我被看见了吗?)

比如,孩子要电话手表,这可能是他想到的融入社交的一种方式,也可能是他对新奇事物单纯感兴趣,又或者,是他用来吸引同伴注意的一种方式。

引导孩子尽可能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2. 问问孩子,为什么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去改变?(我有价值吗?)

这一步,能让孩子直面内心,看到自己是真正需要,还是内心有缺失。

拿电话手表来说,如果孩子真心觉得一个电话手表对他有帮助,又或者是非常喜爱这个有科技感的玩具,父母就应该去满足。

但有时孩子的表达不会很精准,这就需要父母平时和孩子有良好的联结,能及时洞察孩子内心的想法,用询问的方式,一步步帮孩子缕清思路。

3. 问问孩子,作为父母,我们能帮你什么?(我重要吗?)

最后,明白了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父母就知道,我们到底是该用物质去满足孩子,还是在别的方面帮助孩子。

整个过程,也是一个看见孩子情绪,理解孩子难处,和孩子保持联结的完整链条。

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看见,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心理也会充满力量。

物质的满足,只是一方面,一个精神被呵护被重视的孩子,更不容易被匮乏感裹挟。

需求有度的孩子

都学会了管理欲望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既无匮乏感,又能学会理性消费。

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权衡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利弊。

在权衡中,孩子会慢慢学到:在适当自我满足的情况下,也要学会自我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乎有个妈妈@肉褚,曾讲述她女儿买 380 块钱的手工娃娃的故事。

她带女儿去看展,一进门,女儿就相中了一个 380 块钱的娃娃。

380 块钱买一个娃娃,对于一般家庭而言,确实有些「扎手」。

在经历了转移注意力,弄清孩子需求,警示劝说(告诉孩子 380 块钱差不多可以吃 3 次必胜客,买 6 个泡泡玛特的手办,买 10 本绘本,喝 20 杯鲜榨果汁,吃近 100 根棒冰)后,孩子依然想要买。

这个妈妈觉得,孩子应该是真喜欢了,就选择了同意。不过,她选择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

孩子支付了那么多钱在一个昂贵的娃娃上,后续再想用随心所欲的用零用钱,就必须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了。

这个妈妈的做法就非常智慧:

面对孩子的消费欲望,给到孩子一定的选择权。

想买是可以的,但一定时期的零用钱或购买次数,是固定的,这就要求孩子自己去权衡——怎么合理分配自己的欲望。

最终孩子会懂得:无论消费还是欲望,都要权衡长期的目标。

这种对自我欲望的权衡,对长远期目标的管理,才是孩子最该在金钱消费中学到的。

有句话说:积钱不如教子。

一个能理性管理自己欲望的孩子,不会为营营小利放弃自我追求,也不会被无度的物质需求侵蚀理智。

他们内心有力量,看得见自己的拥有,也分得清未来的追求。

这样的孩子,面对物质,是理智的,面对一时的缺失,也是有韧性的。

在欲望面前,学会理性思考,合理满足自己,是一个孩子一生的课题。

而父母,从现在起,就要帮孩子上好这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