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光寺前往位于东冶镇李家庄村边的南禅寺汽车在山路上要开40分钟。在村外的土岗上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小庙,那就是南禅寺。我们到的时候是中午四周很安静,要不是看着墙外立着个南禅寺的牌子,我们几乎以为司机走错地方了,也只有红墙才能让人感觉到这是个寺院。

走进空无一人的院子还以为走错地方进了某户农家的院子,正想找个人问问,旁边的平房里走出来一个人,原来他就是南禅寺的管理员,正在吃午饭,听到我们说话的声音拿着钥匙出来给我们开门,南禅寺大佛殿就从旁边上着锁的小门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远离五台山的中心庙宇群,在这极偏僻的乡下,规模又小,才使南禅寺有幸躲过唐武宗的“会昌灭佛”保留下来,独存于五台山,成了现存最古老的木质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佛教史上都有特殊意义。

南禅寺始建年代不详,宋、明、清时期经过多次修葺,1973年又进行了复原性整修,恢复了唐式殿宇建筑出檐深远的浑朴豪放面貌。寺院坐北向南,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有山门和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龙王殿、菩萨殿等主要建筑,围成一个四合院形式。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几座殿宇都是明、清时所建。

南禅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现在游客能参观的就只有大佛殿。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大殿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宽11.75米,深10米,平面近似于正方形。大殿建在约1米高的台基上,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殿顶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檐柱支撑殿顶,檐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殿内无柱,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大殿既稳固又显得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可见实际的始建年份比这还早,距今至少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中名副其实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蜚声海内外的主要原因。

殿内佛坛宽大,宽8.4米,高0.7米,约占室内面积的二分之一。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颇具艺术价值。

佛坛上正中主像释迦佛,体形高大,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左侧为骑狮文殊菩萨,右侧为乘象普贤菩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像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和二胁侍菩萨。文殊、普贤前隅有獠蛮、拂菻牵引狮象和二童子仰望,再前为二侍立菩萨和二天王。释迦前面有二供养菩萨置莲台上。造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

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各像比例适度,面形丰满,衣饰华丽,神态自如,体形柔和。与敦煌唐塑相较,如出一辙,是中国现存寺观彩塑中的珍品。

南禅寺大殿虽然不大,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构图,体现出一种雍容大度,气度不凡,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唐建筑的风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