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寺,位于浙江舟山普陀山顶,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供奉的是观音的主刹,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济寺的定名可谓由来曲折,中间穿插着寺宇的兴盛与衰降。该寺又称前寺,在普陀山白华顶南,是全山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始建的916年,起名叫“不肯去观音院”,到北宋时的1080年,神宗钦建殿宇,赐额“宝陀观音禅寺”。到南宋时期的1131年,真歇禅师为该寺庙住持,迁出渔民700余家,使普陀山成为清净的海天佛国。到宁宗时期的1214年,宁宗赐钱万缗修殿并御书“圆通宝殿”额,钦定普陀山为供奉观音道场。随后普济寺遭倭乱,到1386年时,普济寺殿宇被毁,佛像移至宁波栖心寺(今七塔寺)。到1515年时,僧淡斋募缘兴复普济寺。到1553年,佛像又内徙至镇海招宝山,1568年又重修普济寺。1598年普济寺又毁于火灾;1602年,神宗遣使莅山督建,并拨帑金千两造普济寺藏经殿1605年,又拨帑金二千两扩充普济寺圆通等殿,并赐名“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明末清初,普济寺又遭火毁。1665年,遭荷兰殖民者劫掠一空,除大殿外,余均被焚。到1689年春,定海总兵黄大来奏请朝廷兴修普济寺,1699年,朝廷又拨金千两修寺,并赐“普济群灵”、“普济禅寺”额,普济禅寺由此得现名。此后,一直沿用至今。普济寺现建筑面积为1.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阁、堂、寮367间,是普陀山建筑面积最大的一个寺院。全寺有七重殿堂。沿中轴线第一重殿堂为御碑殿,即正山门。原称万寿亭。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清康熙年间重修,并改称为御碑殿。该殿共5间,宽16.7米,深10.2米,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殿内正中树有一块高3米,宽1.2米的康熙御碑,上勒康熙御书《补陀洛迎山普济禅寺碑记》,碑下还有一只用青石制成的赑屃,长2.15米,宽1.2米。高0.6米,重约3500公斤。御碑东侧树有一块明万历二十七年再题藏经碑。西侧竖有一块清雍正十一年特旨修建普济、法雨二寺碑。提起普济寺御碑殿,即正山门,多数人知道它是常年不开门的。关于正山门不开的来历,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社会上盛传的清朝乾隆皇帝来普陀山,未开普济寺正山门迎接而被封的传说;而佛教界内却传说着普陀山观音菩萨同天台山的五百罗汉斗法,五百罗汉大闹普济寺,观音菩萨为免聒噪而规定不随便开门的故事。可事实上,明时的万寿亭,还是独立于普陀寺的一座建筑。至清代,御碑殿左、右连上了围墙,成为普济寺的正山门。因为御碑殿内竖有两块御碑,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御碑殿理所当然也就不能随便开门了。
御碑殿外是天井,天井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内悬挂着一大铜钟,重3.5吨,系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铸建。 陀山的普济寺共遭过多少劫难,你知道吗?

普济寺,位于浙江舟山普陀山顶,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供奉的是观音的主刹,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济寺的定名可谓由来曲折,中间穿插着寺宇的兴盛与衰降。该寺又称前寺,在普陀山白华顶南,是全山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始建的916年,起名叫“不肯去观音院”,到北宋时的1080年,神宗钦建殿宇,赐额“宝陀观音禅寺”。到南宋时期的1131年,真歇禅师为该寺庙住持,迁出渔民700余家,使普陀山成为清净的海天佛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宁宗时期的1214年,宁宗赐钱万缗修殿并御书“圆通宝殿”额,钦定普陀山为供奉观音道场。随后普济寺遭倭乱,到1386年时,普济寺殿宇被毁,佛像移至宁波栖心寺(今七塔寺)。到1515年时,僧淡斋募缘兴复普济寺。到1553年,佛像又内徙至镇海招宝山,1568年又重修普济寺。1598年普济寺又毁于火灾;1602年,神宗遣使莅山督建,并拨帑金千两造普济寺藏经殿1605年,又拨帑金二千两扩充普济寺圆通等殿,并赐名“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明末清初,普济寺又遭火毁。

1665年,遭荷兰殖民者劫掠一空,除大殿外,余均被焚。到1689年春,定海总兵黄大来奏请朝廷兴修普济寺,1699年,朝廷又拨金千两修寺,并赐“普济群灵”、“普济禅寺”额,普济禅寺由此得现名。此后,一直沿用至今。普济寺现建筑面积为1.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阁、堂、寮367间,是普陀山建筑面积最大的一个寺院。全寺有七重殿堂。沿中轴线第一重殿堂为御碑殿,即正山门。原称万寿亭。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清康熙年间重修,并改称为御碑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殿共5间,宽16.7米,深10.2米,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殿内正中树有一块高3米,宽1.2米的康熙御碑,上勒康熙御书《补陀洛迎山普济禅寺碑记》,碑下还有一只用青石制成的赑屃,长2.15米,宽1.2米。高0.6米,重约3500公斤。御碑东侧树有一块明万历二十七年再题藏经碑。西侧竖有一块清雍正十一年特旨修建普济、法雨二寺碑。提起普济寺御碑殿,即正山门,多数人知道它是常年不开门的。关于正山门不开的来历,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社会上盛传的清朝乾隆皇帝来普陀山,未开普济寺正山门迎接而被封的传说;而佛教界内却传说着普陀山观音菩萨同天台山的五百罗汉斗法,五百罗汉大闹普济寺,观音菩萨为免聒噪而规定不随便开门的故事。可事实上,明时的万寿亭,还是独立于普陀寺的一座建筑。至清代,御碑殿左、右连上了围墙,成为普济寺的正山门。因为御碑殿内竖有两块御碑,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御碑殿理所当然也就不能随便开门了。

御碑殿外是天井,天井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内悬挂着一大铜钟,重3.5吨,系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