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女人这种生物就成为“不讲道理”和“胡搅蛮缠”的代名词,并成为男人心中的噩梦。

女人为什么不讲道理,或者说她们胡搅蛮缠的目的是为什么,这些不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话题。

今天我们也不扯那些其他方面,就只说说女人日常话术中是如何“暗渡陈仓”和“偷梁换柱”的。

案例一:

儿子犯了错,回家后忍受不了父亲地责骂,把门一摔躲房间里去了。

看到儿子连几句批评也受了,还敢对自己发脾气。

老公对老婆埋怨地念叨:“都是你惯的好儿子。”

谁知道老婆直接理直气壮地回了一句:“我不惯他惯谁?”

这段对话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家庭剧中是不是经常会听到?

乍一听是不是感觉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老婆的这句话中就是典型的“偷梁换柱”。

老公的意思是:老婆不要那么惯着儿子,犯了错的时候,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

按照正常的回答,应该是说“我就惯着怎么了”,或者“我哪里惯他了”,再或者“说得好像没惯他一样”这些类似的话语。

然而,上面案例中老婆的那句回复则将本来的话题“该不该惯他”,直接演变成了“如果不惯着儿子该惯着谁”的问题。

案例二:

男人看女朋友/妻子又买了一个包。

男人无奈地吐槽:“你怎么又买了一个包?”

女人则非常硬气地回了一句:“我买个包怎么了,你又不是缺这点钱!”

这段对话是不是也同样经常见到?

然而,这又是女人话术中的“偷梁换柱”。

男人话中的意思是:已经买了那么多包了,怎么还买包?就不能买点别的?

一般来说,正常的回复应该是“这个包是新出的”,或者“这个包配某套衣服好看”,再或者是“这不是要见某某人吗,拿个新包你也有面子”之类的。

然而,案例中的女人直接将话题由“该不该买包”变成了“这个包买不买得起”的问题。

案例三:

儿子读书不认真,考试又没考好。

父亲就批评儿子:“你说你,读书都读不好,你就不能用点心吗?”

妈妈就袒护儿子:“隔壁那谁谁谁连高中都没读,不也一样做这么大的生意。”

同样的对话,同样的回答,大家是不是又非常熟悉?

此例同样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偷梁换柱”。

父亲的意思是:能不能认真读好书。

正常的逻辑下应该怎么回答呢?应该是“儿子下次努努力”,或者是“儿子还小,以后大点就好了”,再或者是“咱儿子这么聪明,只是没有将心思放在学习上”等答案。

然而,案例中的妈妈却直接将话题直接拐向了“读书无用论”。

为什么女人会给男人留下那些深刻的“不讲道理”和“胡搅蛮缠”的印象,就是由于上面那些案例中的女人日常话术造成的。

这些话术有时候都分辨不出是故意为之,还是天赋使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