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石钧孙子王瑞明(右)接受采访

王石钧烈士纪念碑

曹县西北30公里,桃源集镇王韩寨村。鲁西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冀鲁豫支队五大队政委、曹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王石钧出生于此,亦埋骨于此。

村南,一片白杨翠柏掩映下,是他的墓地。村人们于日出日落间的清平和乐,他生前不曾享有过一日,现在却成了他最好的长篇祭文。

他的逝去,颇为惨烈、催人泪下,如同红色影片的经典场面。

1943年3月下旬,日军集结军队1万余人,汽车百余辆,分7路“扫荡”鲁西南地区。王石钧率领县基干大队日夜坚持腹地斗争。27日,他们在青岗集东的聂楼村与日军遭遇。敌众我寡,被包围中,他带领战士们英勇冲杀,不幸中弹,受伤被俘。

严刑拷打中,他始终未吐一字。在被押往县城的汽车上,王石钧暗下决心:死,也要死在根据地的土地上。他暗暗磨断绳子,择机跳下汽车。日军停车,向他密集射击后,还跳下车对着他的胸膛连刺数刀才扬长而去。

群众闻讯赶来,抬他到村里抢救。可惜伤势过重,伤口逐渐恶化。弥留之际,他气息微弱地问了一句:“杨巴狗子(即杨树花)开了没有?”听到人们说开了后,他断断续续地说:“这就好了……群众有吃的了……”话没说完,就与世长辞,终年33岁。他的家乡桃源区曾被改为石钧区,以作纪念。

王石钧生于1910年3月15日,幼年失去双亲,靠亲友的资助才读完小学。他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先后考入曹县职业学校和济南高中。

在济南,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姚第鸿、孙善帅、张德芳等。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书,启发并拓宽了他对现实的思考。“九·一八”事变后,山东学生组织南下示威请愿团,王石钧和同学们冲破重重阻挠抵达南京。他们多次参加游行示威,却被反动军警押回济南。这让他看透了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独裁统治的面目。他坚决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党组织派往上海受训。

1932年冬,国民党政府准备实行全省统一会考制度,让学生无暇从事抗日活动。王石钧等人领导了反会考运动,指示进步同学撕掉复课布告、搅乱复课大会。

之后,他毅然放弃学业,开始了革命生涯。他到中共党组织薄弱的泰安,深入工厂、学校,努力传播进步思想、壮大进步队伍。1933年,山东省党团组织遭到破坏,他回乡蛰伏,并筹措路费去上海找党组织。

1937年11月,王石钧被任命为曹县三区区委书记,领导建立了三区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刘岗村党支部。他动员18名青年到聊城范筑先部学习军事知识,培养抗战军事干部。1938年5月,他帮助郭心斋建立了义合乡自卫队,这是曹县党组织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1939年2月,杨得志、崔田民率部挺进曹县西北一带。3月,冀鲁豫支队成立,曹县地方武装被编为第五大队,王石钧先后担任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生活上,他不搞特殊,深得战士的爱戴与拥护。

1940年6月,王石钧转到地方工作。同年秋,他代理曹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一职。在“红三村”几个月的保卫战中,为了解围,地委派王石钧带领县政府部分干部及地委独立团的一个连,赴湖西地区支援。但那里的形势非常紧张。在这样的形势下,王石钧不等不靠,以湖西为依托,建立了曹县抗日政府曹东南办事处,开辟了大寨、魏湾、砖庙、李集4个新区,加强了鲁西南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1941年5月,他正式担任曹县抗日政府县长。刚一上任,曹县就遭遇蝗灾。他一边领着群众抗灾,一边筹款救济灾民。他要求机关和部队人员节约粮食。在受灾最严重的鹿庙等村庄,垒起大锅灶,他亲自煮粥赈济灾民。虽然他的家就在附近,妻儿却一直靠野菜充饥。他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他肩上是一个县的人民。他对妻子说:“家里的困难我知道,但这些村受了重灾,救济的粮食只有这一点,这粥,咱能喝吗?”

他的碑文这样写道:石钧同志为人豪侠爽直,大公无私,虽家中屡次断炊,却一文不苟,赤心耿耿,献身国家,其优良革命品质,堪为后世典范。(文/图 曹县县委党史研究中心 朱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