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黎秀敏 实习生曾文泳 6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正式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其中,惠州市仲恺区沥林镇伙岗村(发源地)与东莞市桥头镇联合申报的莫家拳,入列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这是继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惠东渔歌之后,莫家拳正式成为惠州第三项国家级非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家拳属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莫家拳属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即洪、刘、蔡、李、莫),也是国家认可的129个拳种之一。据记载,莫家拳由清乾隆年间惠州府人莫蔗咬(莫达士)习得南少林武术后,经切磋琢磨创制而成,传承至今已有九代、近300年的历史。其发于惠州,成于东莞,发展于广州,影响于中国广大地区,广传于世界各地。

惠州市沥林镇伙岗村是莫家拳第一代传承人的聚集地,也是莫家拳的发源地,第一代传承人莫达士、莫清骄来到与伙岗村毗邻的东莞市桥头镇传徒授艺,之后,东莞桥头成为莫家拳的重要传承地。此后,由东莞、惠州一带向周围辐射,广州、佛山以及顺德、江门等广东的多个地区也开始广为流传,它们成为了莫家拳传统的重要传承传播地。随着莫家拳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现如今,特别是在我国广西、海南、福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乃至东南亚更是流传较广,在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也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