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荏苒又一年,张桂梅又送150名女高学生高考。

高考第二天下起了暴雨,可她依然按照惯例,撑着伞在瓢泼大雨中为高考学子送行。这一刻,她像极了这些孩子的妈妈。

但是高考结束后,张桂梅却躲进了办公室,不准学生来向她道别。

1、从不幸到伟大。

“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山里的女孩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

张桂梅的家庭从来都不富裕,但她却宁愿为了这些贫困山区女孩的人生和未来,为了她们能够摆脱结婚、生娃和贫穷的“循环命运”,而倾尽一生心血。

她也是个普通人,一生曾经历过太多的不幸。

17岁,她跟着姐姐从黑龙江到云南“支边”,先后在当地从事文书、团支书和妇女主任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8年,31岁的张桂梅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

1990年毕业后,张桂梅随未婚夫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并结婚。但是幸福美满的生活,只过了5年就轰然崩塌。丈夫因为癌症去世后,张桂梅自愿要求调到极其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

在这期间,原本只想忘却爱人离世的悲伤,却看到了山区孩子,尤其是农家女孩渴求知识的面庞和惨淡悲凉的命运,张桂梅触动了心弦,下定了决心,从此节衣缩食,每天生活费不超过3元,将剩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的身上。

2、为学生倾尽所有。

学生再穷,条件再差,张桂梅也没有让一个学生因为贫穷而辍学。

为了支教和扶贫的伟大事业,她先后捐出了40多万元,2006年,云南政府奖励张桂梅的30万元,她全部捐献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以改建校舍。

后来因为工作出色被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却在当年被查出比碗口还大,超过2公斤的子宫肌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4年后,张桂梅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院长,除了上课,她还要全力去照顾福利院的54名孤儿。

云南教育厅曾邀请她参加活动,可是除了那些黑衣服,她只能找到几年前买的一件格子衬衫,穿着直晃荡。这些年,张桂梅没有买过20元以上的衣服,“上一百块就叫贵,穿什么不是一样,花那么多钱做什么,有那点钱,用在学生身上多好。”

为了省钱办校,张桂梅省吃俭用,把一分钱也要掰成两半来用。

中午在福利院随便吃点,晚上只吃一块饼,办公室里放着小面包,饿了就撕一块解饿。晚上睡觉也在女高宿舍,和学生一样睡在高低床上,全然没有一点儿校长的架子。别人问她,张桂梅就说,“躺哪儿不是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这是我该做的事情。

其实,张桂梅是对自己吝啬和小气,对于学生她可是大方得很。

给高三模拟题花了32万,她就一个字:“值”。

因为高一学生抱怨训练太累,就给全校500名学生买十几块钱的烧仙草饮料,五千多块钱一眨眼就花了出去,她就一句话:“答应了孩子就不能反悔,吃到孩子肚里就没浪费。”

可是,付出了数十年青春,捐出了数十万血汗钱,张桂梅校长图个什么呢?

“让她们自信,觉得自己比谁都不差。”
“我要给大山里的姑娘一个尊严。”
“我反对浪费,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知道赚钱的辛苦。”

如此种种,张桂梅校长的句句箴言,犹如洪钟大吕。

不是因为她付出得最多,而是因为她付出了全部;不是因为她捐款金额最多,而是因为她捐出了所有;不是因为她把青春留在了云南,而是因为她给了山区女孩更为美好的青春。

在为150名高考学子践行的时候,张桂梅激越昂扬地手握喇叭,和身着红衣的孩子们一起呼喊着振奋人心的口号。她的声音在颤抖,眼里含着热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但手上却贴满了伤湿止痛膏。

“我始终没有觉得自己伟大,只是把一件认为该做的事坚持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