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港星余文乐在自述中讲到自己有一次在飞机上,“突然情绪紧张,然后手脚发麻,呼吸困难,那一瞬间感觉自己快窒息了”。前几天,他又突然发作,坦言自己很失落,也很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后引来不少网友的围观留言,我本以为会是一些意外、惊讶、祝好这类的留言,但超乎我想象地看到很多感同身受的评论,一个个在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类似故事。如此看来,这种病并不是什么稀有的病种了。

在过去的2020年,也是疫情状态持续的一年,“抑郁症”、“自杀”、“自闭症”等心理疾病有关的关键词上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搜。

“日本自杀人数超过新冠死亡人数”;

“美疾控:疫情期间,25%的年轻人认真考虑过自杀”;

“抑郁症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150万人因亲友自杀而遭受严重的心理创伤,另外,因自杀未遂的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20多倍,更别说还有很多很多的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等患者了。

为何生活条件好了,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过去不曾有过的疾病?不少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也难逃这类疾病?根源是什么?

如果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它不仅是心理上的痛苦,也是众多生理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或者加剧生理疾病的恶化。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所谓的“现代病”、“富贵病”等慢病层出不穷,像高血脂、痛风、失眠、肥胖、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从医学角度,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医学研究都证明,健康、放松的心态有利于治疗,而负面的态度和情感,则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但是我们的藏族地区,生活条件最艰苦,物质生活最落后,甚至有些地方水电还不通,却几乎没有精神病医院,抑郁症在那里也鲜少发生。

为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藏族人仍能普遍保持快乐呢?秘诀又是什么?它能为我们所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中医里说过,一副好心情,胜过十剂良药。

带着这些疑虑,我最近重温了一本叫《次第花开》的书。作者希阿荣博堪布,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心灵导师,在该书中处处散发着慈悲与智慧,读完有一些豁然开朗的释然,与大家分享我认为对于改善心理障碍有帮助的建议。

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不少心理障碍患者,都会感受到痛苦。很多人误解痛苦的来源,是因为无常,其实是误会。造成我们痛苦的真正原因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余文乐得急性惊恐症帖子下一位网友留言

我在余文乐患急性惊恐症的文章下看到一位同样患有惊恐症的网友分享自己克服惊恐症的过程说,发作时反复告诉自己,第一,不管发作多剧烈,即使晕过去,对身体是无害的,不会影响健康。第二,来的时候不要对抗,随他折腾,不要怕,就当是一个不怎么喜欢的客人来你家。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该网友的惊恐症明显缓解。

所以这里,就告诉我们,面对痛苦,不要埋怨人生中的各种无常。要熟悉无常,习惯无常,接受无常的发生。我们很多人深陷痛苦中,患得患失,导致一直焦虑、失眠、暴躁,其实可能就是没有熟悉无常的常态,更对无常一直抱有恐惧心理。

要知道,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用。

痛苦也并非总是坏事,人生的得失起伏,都可以是你觉悟的契机

克服这种恐惧心理,除了像上面网友说的坦然接受无常外,还要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

仔细想想,很多人面对的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正因为有离别,才有相聚;正因为有挫折,才能更好地磨炼;正是因为生病,才意识到防患于未来、调整健康生活方式的正确性,才能领悟健康的真谛。

比如我学营养来,认识几位营养老师,他们中很多都是因为自身曾患病得不到有效医治后,选择营养医学,找到了调理新方向,不仅帮助自己改善了疾病,同时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帮助更多的人告别痛苦,最终成就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学会冷静理性地去看待生命之流变,意识到也不是只有你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实际上,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变化起伏,有得有失,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

快乐的人生从接受缺憾开始,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依赖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如果你确实有些遗憾,想开点,这都是正常的,不必执着于此。适当做些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好。

国内女明星张静初一出道就成名,像开了挂一样,在演艺上一路爆发,巅峰多年。谁曾想这个姑娘在拍完《唐山大地震》后,因为角色的情绪及父亲的离世影响,一度低落,有了抑郁症的前兆。娱乐圈本来就是瞬息万变的圈子,尤其是女演员,很快,此前积累的好评一下子被消磨摧毁,一时间又谣言四起。

低谷期的她,走进了西藏,走到大自然中,她让自己静下心来,告诉自己说:“不管外界多么嘈杂,只要能安住内心,便处处是净土”。尤其是看到藏地农牧区,条件不那么好,没有太多可以吃的,甚至用水都不方便,但是她看到人们的善意,他们的笑容,发现真正的快乐本身与物质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

张静初回头再看人生的起起伏伏时,逐渐明白了。“你在非常高的地方,或者在名誉和声望达到巅峰的时候,其实是很喧嚣的。低谷有什么?有小溪,有青草,有日常的安静,不是绝美的一瞬间,而是日复一日的流淌不息......”

很多人患心理障碍,重点就在于贪、嗔、痴上。在物欲横流、价值观混乱的时代中,迷失了自我。

藏族人一直保持愉悦,鲜有抑郁等精神疾病,就与他们对物质追求低、压力小有关。那里的长辈们一直告诉孩子们自始至终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而不是有太多物欲追求的人。长大后,身边所有的亲朋好友也都认为,只要心中有信仰,人善良,就是最好的。

愿我们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心中有光,保持善良,简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