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生育政策”在今年儿童节到来之前十几个小时一经发出后,就在网上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议。有网友调侃说,不买劳斯莱斯从来不是因为限购,年轻人不生三孩,难道是因为政策没有开放吗?甚至有一些“民间高手”重新定义成语“民不聊生”,即“指现代人因生活压力过大,没有生孩子的意愿。连聊一聊都不愿意。”因为,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连三只猫都养不起,怎敢妄想养育三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网友们开始调侃家庭收入究竟需要多少,才敢生三胎,而我关心的并不仅仅是三胎需要的经济支出。如果生育只看经济支出,而忽视生育给女性身体带来难以愈合的伤害、给女性职场的断崖式打击、对女性生命更多可能性的限制。

因为忽视这些问题而只是在宏观层面谈论三胎是社会养老、人口红利问题的解决之道,那无疑是把女性仅仅看作“育龄女性”。不仅如此,如果三胎政策只是考虑经济成本,潜台词只是将女性看成生育机器,把钱当成这台机器的助燃剂,至于这台机器本身的损耗和未来的长期运转却根本不在宏观的考量层面。所以比起关注家庭收入多少才敢生三胎,我更关心女性到底还愿不愿意生?

但“三孩生育政策”不仅是个人意愿问题,因为这个个人意愿牵扯出太多的现实问题:疯狂内卷的“鸡娃式”教育、永不停歇地房价上涨,止步不前的女性职场合理化权利争取等等问题。这些都是一个女性或者一个家庭不愿意再多生一个小孩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表面上是在谈论能否愿意多生一个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讨论养育成本的问题;看似在讨论养育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在说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国民分配体系还不够完善。

有网友说,“三孩生育政策”提倡的还是愿意生就生,不愿意生也没人逼你,至于这么偏激吗?我将用以下三点来尝试阐释,为什么我们对于“三孩生育政策”这么较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女性选择权将再次受限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时代女性主义的崛起,大部分女性开始逐渐回归职场,获得了多样化的职场发展,甚至是生命体验的选择权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少子化、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然而女性的主体性、女性的自主选择对于人类解放事业是非常有利且正面的,我们应该大方承认这样的事实。而在讨论人口与生育问题时,完全没有女性的视角,不考虑女性的自主权和生育权。

因为“三孩生育政策”潜台词是鼓励女性回归家庭,而选择性地忽视了女性崛起带来的实际价值和社会能量。从而使女性在职场和生命体验中好不容易争取到一点选择权将再次受到限制。

2.一旦被允许,拒生可能将成为家庭矛盾

其实很多女性也认为的三胎政策仍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不生。但是其中有一个隐藏的事实是,只要女性一旦被允许生,就会有更多的生不由已。有一个网友这样评论自己的身不由己:“才刚领证,后来婆家一听可以生三孩,就马上一通电话打来花式催生,我才明白,婚姻中女性几乎从来都在一个身不由己的地位,只要允许,许多势力就会花式催生,不然极大影响家庭和谐。”

所以,女性如果在国家允许生育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会被婆家甚至是七大姑八大姨花式催生,老一辈陈旧的思想镣铐在当代女性的沉重枷锁,再次有了合理化加固的砝码。如果女性一直反抗一直,就似乎成为了家庭矛盾的制造者。

拒生

3. 社会语境可能加剧对不婚主义、丁克家族的打击

不得不考虑的一点是,在如今这个鼓励家庭多生的社会语境下,未来对于不婚主义、丁克家族等少数群体的讨论是否会持续友好,社会对于他们是否有持续的包容性,他们作为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会受到限制。就如一位网友质疑到:“怕整个社会语境、氛围上,会对丁克家族、不婚主义更苛刻、更反对。毕竟他们要鼓励什么,是不是就要习惯上去打压相反的?”

因此,不得不承认的是,一项宏观的社会政策,应该尽可能人性化地考虑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如今我们的质疑和反思本身是为了助推“三孩生育政策”能更加合理化地实施,而不是反对它的出现。

因为,随着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社会少子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三孩生育政策”毫无疑问是致力于解决这些突出的社会问题。但是对于未来的想象远不止“大局观”、“下大棋”仍要思索更多的细节和个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一胎和二胎,哪来的三胎。积极正视和致力解决关于生育保障、教育保障、房价、女性身体健康和职场前景等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自然有人愿意养育更多的孩子。如果仅仅推行政策,而忽视根本性的问题,三胎的政策最终只能加剧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正如在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但在配套措施还未以法律政策的形式推行前,网友纷纷呼吁控制房价、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教育公平改革、完善公共区域母婴设施等表示生活、教育、医疗以及住房等都需要高额费用,目前的个人情况根本无法养育更多孩子。

因为,养育子女从来都不仅仅只是一个女性或者一个家庭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美国作家凯特琳·柯林斯在《职场妈妈生存报告》中,提到育儿是有别于经济生产的社会再生产。孩子会成为未来的工作者和纳税人,把孩子好好培养成人符合一个国家的最高集体利益,所以生育成本不应由妈妈单独承担,强调责任社会化以及男女育儿成本公平。作者倡导性别中立的政策制度、幼托社会化、育儿成本社会化、“双职工/双照顾者”的家庭模式。

因此,“三孩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考量到一个本质的中观性问题:养育的社会化。可以说这是“经济-人口”的双赢之道。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