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在北半球无云的夜晚,若抬头望眼,群星璀璨间总能找到那传说中的北斗七星,立于中宵,光芒闪耀,相传能为迷途中的人指引方向。

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标志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也许将传说变成现实的过程,也是一种传说吧。

将我国第一颗导航卫星命名为"北斗",何尝不是圆了一场古今代代相传的梦想。如今,夜空璀璨的光芒中亦闪耀着人造北斗的星光,微弱而坚定,那星光中仿佛诉说着它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国效命

王飞雪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看阅兵时,看到电视机屏幕那一头振翅长空的飞机、威风凛凛的坦克、和高端先进的大炮,不禁看得心驰神往。为祖国感到骄傲的同时,一颗为国效命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灵中悄悄地种下。

王飞雪从小成绩优异,高考时,锋芒初露的他便被北大提前通知录取,但在填志愿的时候,国家阅兵的雄伟场面再一次浮现在心中,于是他毅然抛弃了北京大学的橄榄枝,而选择了有更多机会报效祖国的国防科技大学。

选择专业时,王飞雪又得知当时国家正紧缺精确制导这一方面的人才,于是王飞雪立马放下自己的个人兴趣,填报了精确指导的相关专业。

他知道,那既是国家需要他的地方,也是他可以一展胸中抱负的疆场。

自此,他便与卫星导航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国防科大的图书馆中,时间一点一点走过,他却毫不知觉。焚膏继晷,兀兀恒年,当他求知若渴的目光浏览过图书馆中大部分的书籍,他也完成了他本科的学业。

在当时,读研究生去国外深造是更好的选择,无论是学术氛围、就业机会还是薪酬待遇都不是国内所能比的,在读完本科后,王飞雪的同学大部分都选择了出国深造,以谋得更好的发展。

他身边的同学也大都劝他出国留学,而王飞雪却希望能将一身所学报与国家,于是留在国防科大继续攻读他的专业,从硕士到博士,年复一年,穷经皓首。

数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读造就了他扎实的科研基础。早已非吴下阿蒙,矢志报国的少年,如今已是国家为数不多的高端人才。多年的寒窗苦读,练就了一身本领,而不变的是那一颗为国效命的心。

如大鹏展翅,只待风起,便可扶摇而上。

胸中所学为何事?他望向九万里的高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术封锁

20世纪70年代,当时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刚刚兴起,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全球定位系统,也就是为人熟知的GPS。GPS性能优越,在早期的全球市场中少有竞争对手,于是很快攻占了全球大部分市场,中国当时也是使用的GPS定位系统。

而在GPS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也想过要自立门户,建造属于自己的导航系统,但是这个想法很快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GPS已是一种成熟技术,可""来使用,并且我国当时资金有限,也无力再独自出资建设。

而随着19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GPS在打击目标定位、精确制导、空中导航等领域中发挥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震惊世人。

GPS的赫赫功勋给了中国当头一棒,这个时候中国的科学家们才意识GPS如悬梁之剑,给国防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后来研究发现,GPS系统当中其实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果过度依赖GPS必然会给国防安全埋下隐患。除此之外,GPS的核心技术也是用钱买不来的,如果引进仿制也走不远,因此,想要保障国防安全,中国就必须独立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工程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火如荼的展开,虽然以举国之力,立志要发展自己的卫星系统以维护国防安全,可想要独自摸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终归要遇到许多令人头疼的麻烦。

麻烦很快到来。当时,信号"快捕精跟"的核心技术问题已经困扰了研究人员数月,而关键的一步迟迟没有得到解决致使工程久滞不前,于是当时的研究人员便决定专门召开一次工程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号称北斗工程建设"诸葛亮会"。

北斗建设的工程会议在当时界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立志为国建造导航卫星的有志之士纷纷前来,包括当时正在攻读博士的王飞雪。

因缘际会,大概当时前来与会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困扰研究人员数月的核心技术难题将会被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破解,而当时前去参加会议的王飞雪大概也不会知道,自己正在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通天大道"。

突破重围

回到学校,王飞雪已经在会议中得知信号"快捕精跟"问题成了北斗工程的心腹大患,于是他联络同学组建科研团队,向他的导师主动请缨,一群赤诚报国的年轻人就此夜以继日地开启了一场科研攻坚。

在无数个日夜的废寝忘食中,王飞雪和他的团队终于在看似绝境的难题中柳暗花明般的提出了一条逢生之路。经过王飞雪和他的团队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全新技术路线,这是由一群青年人提出来的世界首创的技术。

然而,新的东西是好事,还是坏事,在使用前没有人能够肯定,但新问世的东西总是伴着质疑声。

很多科学家并不放心这一群年轻的学生所提出来的技术方案,而当时国家在导航卫星领域的投入资金本就很有限,工程又进展迟缓了许久,更是雪上加霜。容不得他们出错。

因此他们需要承担风险,当时实施这套全新技术需花费120万的科研费用,而研制单位只肯出60万,另外的60万要求国防科技大学垫付,如果设备能够研制成功,再由使用单位支付。

60万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对家境普通而且还只是学生的王飞雪来说更是天文数字。

很明显,失败的后果他承担不起。

但是第一只螃蟹,注定要由勇士来吃。

为了国家能有自己的导航卫星,王飞雪决定背水一战,国防科技大学也毅然给王飞雪拨款60万。

那60万的账单,无疑是王飞雪立下的军令状。

不容失败,王飞雪的团队正式开始了关键的技术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天不负,1998年,年仅27岁的王飞雪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北斗一号全数字快捕和信号接收系统,效果远远超出了期望值。工程中长期被困扰的核心技术难题得到解决,而后的进展在王飞雪团队的参与下一路势如破竹。

2000年,中国发射了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北斗一号。2004年,中国开始了北斗二号的建设,2006年,国家准备对北斗一号导航系统体制进行升级。2007年北斗首星发射。

而就在这时,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

北斗首星刚刚发射,就遭遇某国的电磁干扰,使得北斗首星的升空计划一时搁浅。

王飞雪听到消息后又一次请缨,再下军令状说3个月内解决问题。而仅仅70天后,他便圆满的完成了这项任务。

虽然历经波折,但中国独自研发的导航卫星——北斗,终究缓缓升上了天空,离地面越来越高,越来越远。

屏幕前观看发射的王飞雪心中激动,亲眼看着它突破了目力能及的天际,也突破了技术的封锁。

北斗卫星在庞大的太阳系里显得那么渺小,成功发射的北斗卫星此时已在天边寻不着它的踪迹,仿佛刚刚发射卫星的壮观景象只是一场梦幻。

天还是那个天,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但又好像确实多了些什么。

多了些什么呢?

也许是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眼中多了一点骄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