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席秦岭 肖洋

6月10日,四川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会举行。上午,现场考察组(攀枝花至凉山线)来到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的芒果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内,是漫山遍野的芒果林,即将成熟的芒果已经挂满枝头。混撒拉村是攀枝花芒果的“发源地”,大力发展芒果产业以来,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别墅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攀枝花市仁和区混撒拉村芒果现代农业园区

仁和区区委书记任礎军介绍说,仁和区芒果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380.7平方公里,覆盖2个乡镇,12个村,2.5万人。其中,核心区芒果种植面积2万亩,去年,这里创建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混撒拉”一词,是本地彝语,意为“好耍的地方”。村里芒果种植历史,要上世纪80年代。1988年,全国劳模、老村支书李德从云南引种芒果,并发动村民大面积种植,让芒果从“风景树”变成了如今的“摇钱树”。

攀枝花市仁和区混撒拉村芒果现代农业园区

任礎军说,标准化是仁和区芒果产业发展的基础。当地明确了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田间管控、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种植。比如,苗木要定植在梯地,按3米乘4米的株行距种植。要定期修枝整形、套袋,开展采后的商品化处理等。

对于当地干旱缺水、山地复杂的自然特点,仁和区完善了园区现代化的“一站四机三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攀枝花市仁和区混撒拉村芒果现代农业园区

一站即气象站,园区内的2座气象站,能实时监测并统计风速、雨量、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然后将各项参数传送到区农业大数据中心汇总分析;四机是植保无人机、轨道运输机、小型果园开沟机和新型芒果支撑架;三系统为无线太阳能监控追溯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和高效节水灌溉系统。

通过“一站四机三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节约肥料、农机具和果实运输的人力与财力成本,减少病虫害,实现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检测和统一销售。同时,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减少输水损失,与传统漫灌相比,水的利用系数从0.3提高到0.9以上。

攀枝花市仁和区混撒拉村芒果现代农业园区

在芒果种植上,园区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全面使用果实套袋、食物诱剂、黄蓝板、太阳能杀虫灯、虫情测报仪、孢子捕捉仪等绿色防控方式,化肥和农药施用实现负增长,园区已列入四川省芒果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保护区、省级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目前,有“三品一标”1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产品2个、地理标识1个。

通过实现标准化、现代化、绿色化“三化”生产,园区芒果种植为村民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2020年,混撒拉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比攀枝花全市人均高出1万元,比仁和区人均高9000元,位列全区第一、全市前列。如今,村里60%的农户年收入在10万至20万元之间,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有65户,占12.6%,混撒拉村已经称为远近闻名的“别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