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前,一位衡水中学的高中生的演讲在网上刷了屏,他委屈而又愤怒地指责那些视他们为高考机器的人,认为他们是在用汗水改变自己的命运,每个考生都承担着通过高考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

中学生的演讲的确很感人,他的话触动了很多人,引起了社会的共鸣。但仔细思考下,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高考制度的初衷是什么?往宏观的说,是选拔建设国家的接班人,具体一点说,是选拔适合进行科技创新和从事各种专业工作的人才。这些人将来要承担着建设国家,引领人类发展的任务。

而如今社会是怎么看待高考的?似乎都把它当成阶层流动的最公平手段,成为普通家庭向上跃迁的主要路径。这本无可厚非,社会也需要这种公平的阶层流动方式。但如果全社会都这样看,可能方向就慢慢地背离现代考试制度的初衷。

古代科举制度是皇帝为选拔治国人才而设定,是古代普通人实现阶层跃迁的几乎唯一途径。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不但考试的形式逐渐僵化,选拔不出最适合的人才,比如古代的考生要花大量的时间练习书法和文字避讳上。在书法上的造诣显然不代表就有治国水平,但至少还可以称得上艺术修养,而繁冗复杂的文字避讳则完全是在讨好皇权。科举制度到最后无法成为选拔合适人才的手段,就连阶层流动的作用也慢慢暗淡了。顾炎武对此有过论述,有实力的家族会聘请名师押题,提前记诵,考中的概率要大得多。所以科举制度到最后,贫寒子弟很少能借此跃龙门。查下历朝历代的进士出身就知道,多半是来自名门望族。

如果全社会都把高考当成阶层流动的工具,而忽视了选拔适合人才的初衷,最后肯定也会存在很大问题。为了考试而考试,会耗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更麻烦的是,越固化的考试,越有利于富裕的家庭,因为他们会有更多的资源进行准备。为什么说现在名校的农村子弟比例低,原因在此。几十年前,城市和农村虽然有差距,但都很贫困,处在温饱的边缘,大家都没有额外的资源投入到教育,考生考前受到的训练差别都不会太大,但现在完全不同,富裕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可能普通家庭的很多倍。社会越发展,这种差别就会越明显。从学生选择的专业来看,高分考生扎堆学习管理等专业,虽然不排除很多考生是真感兴趣,但想走捷径的痕迹也很明显。正常情况下,成绩最好的学生一般选择医学、物理等专业较多。

尽管高考存在各种问题,但高考的作用目前无可替代,无疑是最公平的考试。高考的试题也可以选出学习能力强,思维能力好的学生。

那么高考能够选出最适合创新的科学家与发明家吗?从实践中看,能否产生一流科研成果与专利,往往与科研人员所在的平台关系更大。比如在一流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人,更容易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和申请高价值的专利。当然,能够进入这些机构的人才大部分高考的成绩都不错。

但是具体到一个单位,考试成绩与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笔者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一个单位申请核心专利的发明人总体上成绩也是较好的,最优秀的发明人成绩不会太差,但他们的发明成就高低与成绩排名没有必然关系。通俗地说,核心专利的发明人整体上成绩都较好,大多数都能达到一个层次,但这个层次之上的创新能力排名与成绩关系不大。所以说高考在筛选科技创新人才上还是有很大作用的,能够把大多数不适合从事科技创新的人挡在门外,但难不住一流的科技人才。

然而到了一定的层次之后,到底谁适合搞科研,谁能产生一流成果,就不是成绩能够决定的。发明成果较多的人往往善于提出问题、具有逆向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面,这些也是高考难以考察的。但对科技发明同样重要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考试可以考察的。所以高考能够考察和辨别优秀发明人的部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