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脉在古老南山下沉睡,两江四岸守护着其荣光;

她在大师们呵护中苏醒,于繁星闪烁下焕新重生!

1943年12月25日,重庆两路口,前重庆图书馆旧址。一场重庆3000年城市史上空前绝后,乃至世界文物史上罕见的文物书画展举行。

这些书画囊括了从东晋王羲之起,至唐宋元明清时代几乎所有书画大家真迹。

以至于观看这份名单,都是一种享受:

王羲之《平安三贴》、范宽《雪山萧寺图》、欧阳修《集古录跋尾》、黄庭坚《松风阁诗》、宋徽宗《溪山秋色图》、黄公望《雨岩仙观图》;

唐寅《函关雪霁图》、文征明《山水图》、王守仁《五言诗轴》、王原祁《卢鸿草堂十志图》………

再次强调,这些都是真迹!以至于,徐悲鸿先生还专门于1944年1月8日,写过一篇观后感,念念不忘。

这些书画,全部源自抗战时的北平故宫博物馆、颐和园,承德山庄。

这些书画,也全部是80多年前那场伟大的故宫文物南迁壮举中,保留下来的民族文化精华。

2021年6月11日,曾密藏故宫文物的重庆安达森洋行旧址上,重庆故宫南迁纪念馆将正式开馆。至此,一场守护文脉的时空接力终于奏响最强音符。

那些岁月长河中发现,保护,弘扬、激活这段历史的人和事,都值得我们铭记和仰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一八”后,华北危急。1933年1月,山海关失陷,北京告急,凝结中华璀璨文明的故宫国宝面临被毁坏、掳虐的危险。

2月5日夜,故宫博物院将13427箱文物,加上北平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等单位的共计1.9万箱文物分批起运上海,拉开了国宝南迁的序幕。

南迁国宝是故宫博物院精挑细选的历代宫廷收藏,包括商周青铜、战国玉器、唐宋书画,承载着中华文明的重要文脉。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南迁文物又分南、中、北三路向西疏散。

【故宫南迁线路】

1938年5月,中路的9000多箱文物几经辗转,由汉口进入重庆,并秘密存放于安达森洋行、川康银行和吉时洋行。

从此,重庆与故宫的命运紧紧联系一起,守护国宝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使命,至今已有83年。

位于南岸的安达森洋行4个仓库里存有3694箱文物,是存放故宫文物最多之处。

洋行始建于1891年,老板是瑞典商人安达森,选址于此,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瑞典是二战中立国,其商民资产不易遭到日军破坏。

于是,每当日军飞机轰炸重庆,安达森就让人将瑞典国旗挂上房顶以求安全。大轰炸让重庆深受重创,但藏于此处的3694箱文物却毫发未损。

一年后,随着战局变化,秘密存放于重庆的故宫文物再次向乐山转移。

直到抗战胜利,分散在西南各地的三路故宫文物才又在重庆汇集,并于1947年复迁南京。

故宫文物南迁,是一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壮举,其历时之久、迁徙地域之广,任务之艰巨,举世罕见。

历经14年,行程两万里,穿越大半个中国,上百万件文物几乎没有丢失和毁坏,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重庆,在国运艰难岁月里,用她巍峨的山水和不屈的胆魄,庇护了灿烂的中华文脉与人类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现者,寻找与保护

时过境迁,岁月流逝中,那些国宝南迁庇护之地,很多已难觅踪影甚至彻底消失。

安达森洋行,却幸运地被及时发现,并保护了下来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藏品部主任胡昌健,是我们第一个要提到的人。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胡昌健就开始对对故宫文物南迁重庆史实进行研究。

1997年,他和时任南岸区文管所所长戴月英,拿着介绍信,以及台湾出版的回忆录,到处寻访传说中的安达森洋行旧址。

两人在重庆市商业储运公司下属单位无人仓库前,以及一条狼狗恶狠狠眼光注视下,发现了那个被埋没半世纪的安达森洋行。

【安达森洋行旧址原貌

胡昌健的第一反应,一百年了都还这么结实,风吹雨淋居然没垮。后来,胡昌健就这一发现发表文章,成为媒体追逐焦点。

直到2021年,胡昌健都常常被问:安达森洋行被发现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他说,真没什么故事,昔年故宫南迁属于绝密行动,能被发现,是中国文化之幸。

顺便说一句,文前所说,那场重庆空前绝后的故宫文物书画展,也是胡昌健找到一份原始资料名录,展出细节才流传于世。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荣誉馆长王川平,则在2002年左右,陪着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重庆巴南区飞仙岩、南岸区安达森洋行走访,进一步夯实故宫南迁事件和重庆这座城市之间的关联。

至此,经过故宫、重庆两地文博专家考证,加上南迁亲历者所著资料对迁移路线、运输经过以及保管情况的披露,确认了安达森洋行那些濒临破败的建筑里,曾经顽强地守护过国宝。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王川平记得,当时重庆文保部门以及南岸区高度重视安达森洋行旧址的历史价值,后来也将其列入南岸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安达森洋行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南岸狮子山片区的拆迁征收中,南岸区文保部门担心安达森洋行的仓库遭到“误伤”。

于是会同房管部门到现场,专门用色彩醒目的红油漆在其外墙上标注了“不拆”二字,让不具备文物识别的工人能够一眼明白。

多年后,正是因为这个“不拆”,让安达森洋行再次与故宫结缘。

发现者和保护者的付出,值得我们感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弘扬者,传承与光大

2010年,正值抗战胜利65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85周年,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提议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温故知新: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活动。

于是,两岸故宫人怀着对南迁历史的深厚情感,沿着当年南迁路线,先后寻访了包括安达森洋行在内的37个故宫南迁文物存放点。

考察中,郑欣淼和专家们发现南迁遗址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他呼吁,应该从整体来考虑南迁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加强保护。

两年后,郑欣淼卸任,单霁翔接棒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任上,故宫积极拥抱新时代,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和创新,在年轻人心中充满了网红感。

故宫愈发年轻,影响力愈发强大。但跟郑欣淼一样,单霁翔心中始终对弘扬南迁精神,激活南迁历史价值,充满使命感。

2017年,单霁翔带着团沿着南迁路线,走访考察了15个故宫文物存放点,他们想在西南地区建立一座“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这次重走南迁路,离郑欣淼那次已经过去了7年,城市化带来的巨变更为激烈,几乎所有的秘密存放点都被拆除或者改建。

直到单霁翔团队来到重庆安达森洋行旧址,看到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而且存放过文物的仓库外墙还赫然写着两个红色大字——“不拆”,他们才终于放宽心。

【安达森洋行仓库外墙写着“不拆”

当得知“不拆”两字背后的故事,单霁翔更是感动不已。

这是重庆人民对历史的珍视与负责,更是凝结了这座城市守护历史和文脉的决心。

回到北京后,他拍板决定在安达森洋行旧址打造“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将故宫博物院和重庆的历史渊源延续下去。

2018年,故宫博物院与重庆市文旅委、南岸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启动“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项目,并落地故宫学院(重庆)分院、紫禁书院、故宫讲堂等故宫文化项目。

单霁翔说,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情怀之城,也是一座对故宫文物有恩之城,重庆人民为保护故宫稀世珍宝,精心呵护,使得全部文物完好无损,堪称二战期间文物保护奇迹。

弘扬者的使命感,值得我们敬佩!

激活者,让历史与现代共生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落户重庆安达森洋行旧址,但如何才能让这座“故宫”真正活起来?

安达森洋行旧址包含4栋文物建筑、4栋传统风貌建筑、1座缆车遗址,整体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

但毕竟经历百年风雨,年久失修,建筑整体风貌破损严重。

为重现安达森洋行历史风貌,并配合活化利用,融创作为产权单位对安达森洋行进行保护性修缮,在南岸区指导下,邀请国际著名建筑大师、原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永和主持修缮设计。

张永和是普利兹克奖评委团里的首位中国面孔,被称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之父”,他根据文物保护等级,编制了安达森洋行保护修缮整体方案。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改造模型图】

洋行是旧,纪念馆是新,处理旧与新的关系,是最大挑战。

张永和团队以及融创,对4栋文物建筑按照文物修缮原则进行保护,采取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历史信息;

而4栋传统风貌建筑则“变旧为新”,例如加入玻璃幕墙、钢结构、转木梁等现代元素,呈现出新与旧的对话,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损毁重建部分,木桁架结构

【建筑内部新老结构并置

现在,呈现于世人面前的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在保持总体历史风貌情况下,得到了延续和更新,使开放性有所增加,达到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目的。

【修缮后的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甚至,她集展示、教育、体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以多元业态满足多层次文化与消费需求。

激活者的责任感,值得我们赞赏。

共建者,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6月11日,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将正式揭牌开馆。

这座穿越百年风雨,凝结了几代人心血的纪念馆,将在重庆南滨路得到新生。

至此,从故宫到重庆,一场长达83年,倾心守护文脉的时空接力终于奏响最强音。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全景

她既是建筑层面的【故宫】,又是精神层面的【故宫】,既是历史意义的【故宫】,也是现实意义的【故宫】。

置身于这座活起来的精神图腾面前,你会发现,中华民族对文脉的保护和传承从未中断。

因为总有人,在不同时代以不同方式去守护。

譬如,当年那些肩负历史使命,护送国宝南迁的故宫人,抑或是郑欣淼、单霁翔、王旭东所代表的新时代故宫人;

譬如,发现并努力保护南迁遗址的王川平、胡昌健,以及众多普通的重庆文物保护工作者;

譬如,像张永和这样对历史文化有着深厚情怀的建筑大师们;又譬如,秉承“美好城市共建者”角色定位,致力于推动城市文明传承和新生的融创。

他们与重庆这座城市一起,持久守护着中华文化遗产尊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部分图源:

重庆市南岸区文化旅游委、非常建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