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曲村天马遗址

墓葬被盗

在山西省侯马市曲沃县所属地区,有一个叫作曲村的小村庄。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这座小村庄一直默默无闻。谁也没有想到,九代19位晋侯及其夫人已在这个小村庄的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然而,当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揭开这些墓葬时,却发现已经有八座晋侯墓被盗,残余物凌乱地散在墓底。

晋侯墓编钟 共16件

流落香港

在考古学家痛惜这些失落的珍宝时,这座不起眼的小村庄却迅速地“著名”起来,不少文物走私者闻风而至,以高价收购这些被盗的珍贵文物,这座村庄也因此迅速致富,被人称为“小香港”。在某位晋侯的墓地中,随葬有一组精美的编钟,共16件,可惜其中的一部分在正式的考古发掘之前,就被盗墓贼窃走,流落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承源

重金购回

马承源(1928~2004),1954年起就职于上海博物馆,历任保管部副主任、青铜研究部主任和上海博物馆馆长。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马承源和他的同事到处征集文物。在长年的实践中,马承源练就了一双鉴定文物的“火眼金睛”,为国家抢救了许多文物!单是在香港,经过他手的就有包括青铜器、石刻雕塑、玉器、印章、陶瓷等300多件珍贵文物。

1992年,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传出一条信息,即香港文物市场上有一套14件的编钟,钟上的铭文是凿刻的。要知道,在殷商、西周时期,因缺少完善的钢铁刻凿刀具,所以铭文都是铸造成形。这样的特殊情况,也难怪当其中的14件被人盗卖到香港文物市场上,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私人收藏家,都认为是赝品,导致长期无人问津。

晋侯苏编钟上的铭文拓片

当照片和铭文传到了上海后,马承源凭借他多年研究青铜器的经验,根据仅有的资料,断定是真品,毅然决定抢救回沪。虽然一件钟只要6万,14件一起打包不过百万,但在92年对于科研经费还不充裕的中国来说,也不亚于一笔巨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承源说:“我当时马上告诉香港这个古玩店,‘这14件钟,你不要给别人看’ ,古玩行有这个规矩,给人看了以后,只有不要了以后,才可以给第二个人看。我跟我的同事们商量一下,这套钟是了不得的东西,我们赶紧要把它寄回来。大概寄了十二三个箱子,且都是大箱,装回来了,装到上海博物馆,打开一看,这确实是非常早的晋侯墓编钟。”

铭文破疑

14件钟运回上海后,很多专家仍在质疑这套“假编钟”,说马承源花了大价钱买了套假文物回来。直到1992年8月山西考古挖掘了曲村——天马北赵晋侯墓地,在主墓室中,出土了不少珍贵青铜文物,其中就有两件编钟,上面刻的铭文是:“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兹钟”。

晋侯苏编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藏)

而马承源买回的钟,经过清洗去锈,内壁的铭文显露出来,上面有着“晋候”二字,同时按照顺序排下来,最后一个字便是“万”,与晋侯墓地出土的两只钟连起来,就有了“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兹钟”这样西周时期常见的关于赞美先祖,祈求平安的文字。

“年无疆,子子孙孙”铭文拓片

连贯的字句,钟身上的“晋候”二字,都证明了马承源掷重金买回来的“假钟”,百分百是拥有千年历史的西周古物——晋候苏钟。

无价之宝

后经研究确定:晋侯苏编钟是一套打击乐器,全套共16枚。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大小相次,排编成两列音阶与音律相谐和的编钟。有铭文355字,首尾相连刻凿在16件钟上。钟上铭文为利器刻凿而成,笔画转折处要分四五刀或是五六刀的接连刻凿,笔道才能连起来,刀痕至今非常明显。这种在铸造好的青铜器上刻凿铭文的方法,在西周十分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1993年出土的2件小编钟

更重要的是,经过除锈处理后,刻凿在这16枚钟上的文字竟然可以连读!355个字的铭文完整地记录了在西周晚期某王三十三年,晋侯苏奉王命讨伐山东的夙夷,折首执讯、大获全胜,周王嘉奖赏赐晋侯的史实。

铭文除记载了这次重要的史书无载的战争之外,还为我们留下了两项难得的记录:一是记录了“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方死霸”五个记时词语。在一件器上有这么完整的时间记录,前所未有。二是全篇铭文用利器刻出,且笔划流畅规正,为我们研究西周晚期的冶金工艺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

除此之外,全套钟含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明亮的高音,丰富的色彩可调配出相当的表现力;其音域自C2至7,跨五个八度音程,可奏出完整的五声、六声以至七声音阶乐曲;中心音域内二十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古今中外多种乐曲;钟及架的装饰,有人、兽、龙、花、几何形等多种题材,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雕绘、线描等多种技法,加之精巧的布局和细微的刻画,达到了极好的美化效果。

上海博物馆

如今,晋侯苏编钟作为无价之宝,14枚藏于上海博物馆,2枚藏于山西博物院。2002年,国家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中,便有这一套珍贵的晋侯苏钟。

中外绘画艺术

安莫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