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月初,papi酱的一则短视频刷屏。在其中,她和同事调侃没有一部文艺作品是挑不出刺的。这其实也是一个存在已久的抬杠式挑刺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讨伐作品人物的“三观”。

比如,男女主角应当“双洁”(指cp双方此前没有恋爱史,也未与他人发生过关系),不符合这样的设定,就是“三观不正”。在讨论完人物设定后,批评并不会停止,相反,如果发现人物设定不符合伦理道德要求,更多人会选择进一步深挖作者的其他作品和言论,最终得出“XX作品三观不正”“XX作者三观不正”的结论,将设定引向“三观”后加以全面否定,而这往往才是一场讨伐的终点。

举例来说,随着剧版《司藤》的大火,网络作家尾鱼的作品就引起热议。反对尾鱼作品的人认为,在尾鱼作品中男主大多有未婚妻或白月光,更重要的是,这些男主角大多与其他女性发生过关系,而女主角即便有过男友或未婚夫,也依然保持处子之身,这样的安排显然不符合“大女主”理念。

网友整理出的尾鱼作品男女主设定总结表。(网名已作处理)

在这种道德伦理审判中,祝英台是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不孝女,而马文才是个喜欢一个人就通过正当方式争取的传统男性,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露丝在有婚约的情况下还要与小混混杰克恋爱,是水性杨花,而卡尔则是被未婚妻冷落还要被小混混横刀夺爱的可怜人。同样,《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橘子红了》《清平乐》等国产剧似乎也是“三观不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珠格格》第二部(1999)画面。

毫无疑问,一部作品诞生后,自然就需要接受作者、观众的评判,好与差通常也并非总是有清晰可辨的唯一标准。按照个人偏好,有人喜欢,有人反感,也有人无感。如果我们不是从语言、情节、技巧或理念等方面展开吐槽、批评,而只是用“三观”挑刺人物角色,将角色和作者混淆,其结果既可能是人物越来越单一、脸谱化,也可能使人物脱离历史情景,最终失去复杂性。

撰文|帕孜丽娅

01

当“三观不正”在网上蔓延开

“三观”,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一般的文学语境中,对“三观”很少用正与不正作区分,也并不会直接在“三观”上对文艺作品中的某人或某事进行评判——当然也不是就没有。但是,在互联网,“三观正”“三观不正”被广泛使用,甚至成为评价言行举止的重要标准。

在互联网传播中,简单、直接、概括性用语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语句往往能得到更快、更广的传播,也更容易得到点赞或反驳的回应。久而久之,用标签来概括总结成为很多人在网络表达观点的流行方式。

显然,对文艺作品“三观”的强调和评判,和互联网的这一类传播文化的蔓延有关。强调“三观”背后,是对作品的道德伦理的强调。

当然,文艺作品要传达一定的道德精神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韩炳哲在《娱乐何为》中提到,18世纪的“道德周刊”的宗旨,就是在道德上对读者实行寓教于乐,文学作品中的快乐与消遣必须以道德秩序本身为出发点。德国社会学家卢曼也认为,娱乐的任务就是重新向人们输入“现在做的是什么或者必然意味着什么”,从而使社会秩序或道德秩序得以维护。

《娱乐何为》,[德] 韩炳哲 著,关玉红译,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2019年6月。

这一类观念长期以来在中西方都有支持者,但随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文艺作品中的社会、历史、道德等严肃话题被不少作家抛弃,转而从本体论展示主体的生存状况,将解释权交还给了读者。

从国内文艺作品发展来看,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影视作品中既有表现社会现实的,也有从人性出发,呼唤人本主义的。

纪录片《先生鲁迅》(2011)画面。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发展,复杂、多层次的内容已经难以适应注意力时代需求,无法像短、平、快的内容那般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习惯了扁平化内容的网络用户,也会更倾向于用二分法定性的方式评判内容。

“饭圈文化”也加剧了网络用户的斗争热情,贴标签、站队成为不少用户的互联网生存方式,而这种思维习惯蔓延至文艺作品领域,就会让更多人用概括性标签定性作品——即便文艺作品本身期待着展现复杂。

这种情况下,“三观”就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定性标签。

02

趋于单一的人物角色

如果说评判“三观”的标准是伦理道德,那我们要思考这里的伦理道德的一般含义。

伦理道德在语境中强调内在的价值理想或外在的行为规范,也即,强调一种规范性。而当我们以伦理道德评判他人标准时,就是在讨论这个人的言行是否符合相应的规范、期待。

比如,在网络文学中,强调“双洁”的读者认为,在与对应cp建立关系之前,与他人有过感情或性经历的人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而如果作者认为这样的设定不存在任何问题,那证明这个作者也是“三观不正”。

时常被网友拿来调侃甚至批评的琼瑶,就是“三观不正”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珠格格》第二部(1999)画面。

《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没有文化、不尊重皇后、太后,将皇宫搅得天翻地覆,甚至联合主角团放走妃嫔,给皇上戴“绿帽”,是典型的不守规矩;而香妃在已经成为妃嫔的前提下,还对青梅竹马的初恋念念不忘,多次私会甚至最后私奔,享受了公主和妃嫔的优渥条件,却置自己的责任、义务于不顾,简直是“又当又立”的典型。

网友对《还珠格格》香妃出走剧情的讨论。

《情深深雨濛濛》(2001)画面。

《情深深雨濛濛》里的何书桓在两姐妹中间跳来跳去,是个典型的“渣男”。

网友对《情深深雨濛濛》中角色的评价。

类似的评论在经典电视剧《橘子红了》和近两年的《清平乐》等作品中也能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瓣对《橘子红了》的部分评价。

电视剧《清平乐》讨论小组中对福康公主的讨论。

《清平乐》(2020)画面。

当传统伦理观被置于人性之上时,文艺作品中对人性的展示与歌颂、对礼教的批判内核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传统礼教的对人的复杂性的苛责。而当这一类苛责声在互联网被无限放大,其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强。

为了适应这样的网络环境,文艺作品创作者需要让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符合这类伦理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物扁平化,结果是——人物好得更好、坏得更坏,而好坏标准和背后的原因则无需深挖。

近几年大火的影视作品,也大都符合这样的标准。尤其是流行的大女主剧,女主往往集美丽、高贵、善良、坚强又不圣母、不柔弱于一身,相应的反派人物常常无恶不作,几乎没有任何人性的闪光点。

这种简单甚至有些粗暴的对立在美学层面显然是有欠缺的,但在互联网传播中,却能起到极好的效果。受众不需要将作品从头看到尾,才能形成对人物和故事的完整认识,而是只需看一些片段,就能迅速得知人物特色和故事走向,显然,这也符合观众对“效率”的追求。

只是当我们的作品里的人性挣扎越来越少、矛盾冲突越来越粗暴时,文艺作品中最能打动人的美之元素可能也会逐渐濒临消失。更何况,用曾经被抨击的暗含三纲五常意义的伦理规范要求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可能意味着我们逐渐放弃了人本的价值。

03

古人只有“恪守礼教”吗?

在用伦理规范要求文艺作品时,尊重历史、历史语境是经常被提到的。尤其是以古代为背景的文艺作品,已从戏说变为尽可能还原某种历史,服化道和人物命运,要尽量与历史走向一致,否则很容易被归为烂片。

当然,需要尊重和还原历史。扭曲历史是需要被否定的(戏说另当别论)。不过,如何确定还原历史的标准依然是一个问题。

强调还原历史曾经是一些历史粉丝的号召,后来网络文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理念的传播,久而久之,是否还原历史也成为评价网络文学中古代言情小说的标准之一。而网络作家们为了让作品符合读者的这一要求,往往会大量翻阅资料,以求还原,并在“作者有话要说”区域详细标注引用出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原著小说中的所谓“作者有话要说”。

这样的引用和标注使作品多了几分严肃性,也会让读者更愿意相信作者建构的世界。

在反琼瑶文化愈演愈烈之后,琼瑶笔下的戏说类古代作品均遭到强烈抨击。与之相对应的,惩罚琼瑶作品中主角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琼瑶作品中的反派角色摇身一变成为正义使者,满足了部分人抵制琼瑶的心理。而反琼瑶文化作为一种对部分言情叙事的反叛,在这一时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但也要注意,反琼瑶的这种反叛,不过是将原有叙事中的双方立场进行对调,而非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叙事模式。这种不够彻底的反叛在走向极端之后,往往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叛逆也就异化为了对传统礼教的推崇。

因此,在大肆批评琼瑶的作品违背历史、琼瑶剧中的主人公不遵守礼教后,不少创作者采用的方法只是塑造一个又一个完全恪守传统礼教的人物。特别是在《甄嬛传》大火之后,嫡庶尊卑成为尊重历史的表现形式。在这种形式之下,上位者拥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力,拥有对地位低下人的绝对审判权,而地位低下的人也因恪守本分,不能有丝毫的违背与反抗。

就此,一个完整的伦理道德逻辑形成,进而成为部分网友对作品和人物“三观”评判的依据。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对文艺作品的道德审视与传统礼教有着高度重合,而捍卫“三观”的网友,不知不觉间成了传统礼教的守护者。

尊重历史原本是无可厚非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古代精神内核的全盘接受,更不应该成为泯灭人性的理由。文艺作品中的合理虚构应当被允许存在,在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前提下,能够给予文艺创作者一定的创作自由,让他们赋予作品中的角色更多人性,从而让每一个人物都能真实可感,对观众而言可能会有更多美的享受。

《大明王朝1566》(2007)画面。

何况我们也有过许多深刻动人的历史类文艺作品,在诸如《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历史剧中,我们既能看到大的历史背景,也能看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嘉靖帝、海瑞,在这些作品里都是有着悲欢的、复杂的人,而不是宣扬“克己复礼”“尊卑有别”的人形立牌。因此,历史类文艺作品中,真正打动人的可能从来不是那些强调尊卑的伦理道德观,而是每一个历史人物作为“人”的那一面,如果以“三观”为由,不允许历史作品中出现人性的复杂与多面,那无疑是在舍本逐末。

更何况,即便在漫长的历史中,那些敢于反叛,追求自由、平等、追求浪漫爱情的人也在被歌颂,作为一种文化流传,我们不应该让他们在现代成为“三观不正”的代名词,否则,这可能会成为对“现代”的最深刻讽刺。

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帕孜丽娅;编辑:西西;校对:刘军。封面题图来自电影《九品芝麻官》(1994)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