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考生做校阅改错类题目时总是不知所“措”,感觉都对,勉强只能找到两至三个错误,但与要求的5-8条错误还相差甚远,这个时候总是怀疑自己的眼神是不是不太好,所以又会花大量时间去反复重读,导致整体作答时间浪费,影响整体作答。术业有专攻,其实校阅改错题只要掌握一些方法,能够清楚了解到底是哪里出错。

一、了解题干怎么问

题干会提示在下面一段文字中,行文逻辑、文字运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错误或者不当之处。同时,题干也会简单列举几类问题作为提示,指明如何去发现问题,如语句顺序不当、语法错误、用词不当、错别字等。最后,题干会明确指出让我们找到几处错误并改正。例如:“请指出其中的8处并予以改正”。

二、了解常见错误

常见错误包括错别字、语序不当、逻辑错误、语法错误、用词不当、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错误类型。其中错别字一般情况下包括近义词、同音词,还有形态相似的词语,比如:“突出”与“突出”,读音一样,但是在用法上和语言搭配上还有区别。除此之外,语序不当、用词不当等问题在考查中出现频率较高,语句排序可以按事物发展顺序、时间顺序、以及前后句关联词判断语句前后顺序去辨别。而用词不当一般情况下会根据语境和语义判断该词语是否适合放在该位置表达正确意思。

三、了解技巧如何用

作答时一方面我们要把握宏观理解,也就是题目给出的材料会表达一定的内容,我们要宏观理解材料想表达的内涵,这样才能区分出语句中是否存在语序不当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好仔细梳理,对每一句话从标点符号到词语再到整个句子做到逐词逐句理解,从中判断是否存在用词不当或者错别字等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先宏观理清每句话的意思,宏观上改正语序问题,然后再仔细阅读在细节上找常见错误,也可以先每句话细节找错,再宏观排序。所以,在运用方法时一定要有作答逻辑和顺序,避免杂乱的梳理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