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张书愿

浙江的一名13岁小男孩,离家出走4天,困了就睡在厕所,饿了就喝厕所的自来水充饥。

而他出走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丢了一张公交卡!

小男孩被带到警局后,民警询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哽咽着说:“公交卡弄丢了,怕爸爸。”

而当民警问,是否愿意跟爸爸聊一聊时,男孩连忙说:“不,不敢……”

工作人员安慰道:“没关系,我们帮你跟爸爸说一说……”

可还没说完,男孩又说了一句:“不敢。”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孩子深深的恐惧。

他的爸爸赶来后,反问孩子:“你自己觉得对得起我们吗?你说我打你,你是不是每次犯错了我才会打你?你不犯错我会打你吗?”

孩子什么都不敢说,只是低着头,一个劲地抠手指。

究竟是有多恐惧,才会仅仅因为弄丢了一张公交卡,就不敢回家?

一些父母总是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打一顿、骂一顿,根本不算什么,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好。

可是,打骂教育有多令人恐惧,只有孩子自己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让父母,成为孩子最深的恐惧

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把平板电脑弄丢了,回去后惨遭妈妈一顿棍棒毒打。

不仅如此,妈妈还把他光着膀子被打的视频传到了班级群里。

这样的惩罚不是教育,更像是泄愤。

孩子也许会因为害怕而承认了错误,但这在父母看来立竿见影的效果,给孩子留下的却是身心的重创。

正如罗素所说:孩子不诚实基本都是恐惧的结果。是父母的打骂,让孩子失去了说真话的勇气。

丢失一张公交卡本不是什么大事,可是为何孩子会不敢跟父母讲?

或许是因为他曾经有过类似不好的体验,可能是丢了东西被打,可能是弄脏了屋子被骂,然而打骂之后,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他只记住了被打骂的场景和内心的害怕,并暗下决心:以后凡是不好的事情,不能告诉父母。

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孩子天生敏感,他们对事情的好坏和自己的错误有天然的觉知。如果父母能够换一种态度,事情就会完全不一样。

绘本《我不敢说,我怕被骂》中,莫伊拉是个有些调皮又可爱的小女孩。

白天她不小心扯坏了自己的裤袜,把自己不喜欢吃的梨扔进了垃圾桶,还把尿尿在了妈妈的婚纱上。

她很想把这些事告诉爸爸妈妈,可是又怕被骂。爸妈一如既往地关心、亲吻她,给她做了美味的晚餐,可是她却因为肚子里装满了小秘密而吃不下去。

她躲到房间难过地哭了。

这时候爸妈来到她的房间,妈妈非常温柔、体贴地问她发生了什么,莫伊拉终于忍不住把所有的秘密都说了出来。

结果她并没有被责怪,而是被爸爸搂在了怀里:“亲爱的,你要知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儿,你都可以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会有点儿生气或难过,但我们永远都是最最爱你的。”

倘若父母都能如此,孩子又何必故意隐瞒呢?

打骂,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从小动辄挨打被骂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说,那就是不能跟父母亲近,尤其是成年以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骂孩子,用暴力让孩子屈服,也许当下会省事些,但这种方式终究是在把孩子推远。

演员陈乔恩曾经跟母亲一起上过一档综艺节目,母女俩在节目中的表现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两人独处时,气氛相当尴尬,几十分钟都不说一句话。

偶尔一次陈乔恩在街上拉起妈妈的手,母亲立刻感动到偷笑,因为女儿几乎没牵过她的手。

节目组采访了母女两人,我们才得知这背后的原因。

小时候的陈乔恩常常被妈妈毒打,有时甚至会被一捆树枝打到身上出血。

所以陈乔恩非常害怕妈妈,听见她的脚步声就觉得像是魔鬼的声音。她不敢跟妈妈一起睡,也从不敢拉妈妈的手。

于是原本应该亲密无间的母女,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多年以后女儿回忆当年的情景,还心有余悸,忍不住回头看一眼,生怕背后还有母亲的棍棒。

打骂只会让孩子害怕、厌恶、逃避,而真正好的教育,必定不是威胁,而是感化和引导。

卡尔·威特是德国19世纪远近闻名的天才,然而他在生命最初,却曾因为早产而发育缓慢,被人们认为是智障儿童。

后来是在父亲的精心教育下,他渐渐崭露头角。8岁通晓6国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老卡尔将对儿子的教育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在这本书中,他告诉我们:

打骂孩子毫无用处,最有效的教育是耐心。

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是父母给的

很多父母的孩子的打骂,来源于对孩子犯错的紧张。

但其实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认错,不肯改错。

《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一书中指出:儿童犯错时,父母的态度,决定改错的程度。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重庆9岁男孩航航为了打游戏,偷了奶奶2000元钱用来买装备。

被妈妈发现后,妈妈没有打也没有骂,但要求航航捡废品来“还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捡废品的过程中,航航深深了解到赚钱的不易,也对自己的偷钱行为感到惭愧,表示一定会把钱还给奶奶,而且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这位妈妈是非常明智的,她深知“打他骂他也没有用”,最终选择了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去认识错误的惩罚方式,把犯错变成了孩子成长的契机。

《正面管教男孩的100个细节》一书中提到: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犯错。不管是什么错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承担责任的勇气。”

这份承担责任的勇气,最初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

当孩子明白了犯错之后,最重要的不是惩罚,而是认识错误、弥补错误和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便能在犯错后不逃避,并获得更大的成长。

加州理工学院的学者曾做过一个关于大脑的实验,结果表明:

犯错后能够积极应对的大脑,更容易形成成长性思维,在以后面临选择时,将会考虑得更加周全,面对不利结果也会更加从容。

这样的孩子无疑更能应对未来的挫折和挑战。

波兰作家显克维支曾说:

“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与各位父母共勉。

—— End ——

作者:张书愿,洞悉人性的心理学爱好者。人生是一场用心的体会,愿你我都能甘之如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