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世大才,济时远略。挺特中流之砥柱,清明寒露之玉壶。十载倦游,饱看带湖之风月;一麾出镇,迥临越峤之烟霞。上方为克复神州之图,公雅有誓清中原之志。”——刘宰

提及宋朝的诗人,你会先想到谁?苏轼还是陆游亦或是王安石和欧阳修?宋朝在我国古代数千年的上经历的数十个王朝中必然都是数一数二的王朝,“四大发明”、“交子”等等诸多的方面在数十个王朝中都是顶尖的存在,所以诗词也同样如此,刚才提到的诗人每一个都是在中国诗词的历史上具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名家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提起宋朝的词人,有着这样的一个不得不提,他一生命途坎坷不平,壮志难酬,但是却依旧向往着恢复中原的伟大梦想,时时刻刻都是把国家的兴亡还有民族的命运放在第一位,在他的诗词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点点关心。而他的诗词一直都是风格多变,但主要的风格还是以豪放为主,也被称为是豪放词人的代表。

他就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辛弃疾,他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出生在山东济南,是宋朝时期十伟大的词人,很多人对辛弃疾的印象可能还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得豪放词人,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辛弃疾真的就只是一个词人吗?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地研究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出生环境

“稼轩以附会开禧用兵,稍损名节,然其拔贼自归,固无日不枕戈思效,即此四十六字,满腔忠愤,幡际天地间,如闻三呼渡河声矣。”——李慈铭

辛弃疾天生便是红脸青眼,有棱有角,身体十分的壮硕,从小对文武都十分的喜爱,所以习文习武都是十分的勤劳,而他的最爱更是兵书,每天都要研究古人留下来的各种兵法,而且再加上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的影响之下,辛弃疾更是从小就养成了江湖侠客的气质,小时候就立志要为自己的民族报仇,这一点也贯穿了辛弃疾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南宋时期,北方一直都处在反抗金国的占领,那时候战争一直就没有停过,那时候才22岁的辛弃疾就直接聚拢了2000人的队伍投靠了起义军。并在起义军之内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后来好景不长,起义军的首领被叛徒给杀死,辛弃疾知道之后也是第一时间就赶到叛徒的府上直接就把叛徒手刃了,但是这次的起义到这里就算是失败了,辛弃疾再次陷入了泥潭之中。

二、东边不亮西边亮

“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刘辰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起义军这边算是失败了,辛弃疾也陷入了泥潭之中,辛弃疾的壮志就这样被搁浅。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才造就了逆境中生长的辛弃疾,这段时间辛弃疾开始大量的写词,他的词大部分都是以国家和名族经历的现实问题为题材,借此来抒发他心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爱民的情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弃疾在南宋为官之时,先后被七次的弹劾和免官,罪名有很多,每次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贪财好色”、“暴政敛财”等等的罪名,这很显然都是被诬陷,但是每次辛弃疾都是一声不吭,收拾东西走人,从来没有为自己作过任何的申辩。

三、真实的辛弃疾

表面上的辛弃疾是一个快意恩仇,狂放豪迈的伟大词人,但是他更多的是在朝廷中不断地浮沉,成为政敌十分关照的对象,舆论也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辛弃疾的点点错位,这样一来,朝廷迫不得已才一次次地处理和弹劾于他,但是他只是默默地忍受,将心里的那份对国家和民族炙热的感情用诗词来表达出来。但奈何生错了时代,生在了南宋这个将辛弃疾所埋没的朝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作为伟大的词人,辛弃疾一生留下六百余首词,这其中很多都是流传千古的名作,至今都还在出现在各种的资料的课本上。作为一个拥有满腔热血的侠客,辛弃疾一生尽管命途坎坷,但是他仍然保持着内心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直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