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田果蔬

自家门前,自然新鲜

五月樱桃

六月大杏

满是甜蜜的气息

时下正是收获的季节

蓝田果蔬

满足了游客的味蕾,富了乡村的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月的蓝田华胥

杏花盛开,醉了游人

六月的蓝田华胥

金灿灿、黄彤彤的大杏已经挂满枝头

可以采摘

“杏”福蓝田,“杏”好有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田大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风拂过

绿树中点缀的杏儿

犹如一颗颗宝石

随风摇曳,甚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田大杏

蓝田华胥大银杏栽培历史悠久,传在伏羲、女娲创世之时,因吃了其母阿氏亲手所植大杏树的百年之果后,灵气顿生,方得河图洛书,画八卦、创文字、炼石补天,建立了华夏远古文明之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承久

“爱君蓝水上,种杏近成田”,这是唐代诗人钱起的赞美蓝田大杏的诗句。蓝田大杏栽培已有2500多年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大杏栽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经专家对蓝田大杏古树龄进行鉴定树龄最长达350年,杏树具有树龄愈大树的产量越高且果子的品质更好的特点,果树生长势强,果实品质佳。目前境内尚存有距今160多年历史的大杏老树300余棵,是蓝田大杏的活化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杏儿甜

目前,蓝田全县大杏栽植面积约1万亩,年产大杏1.5万吨,大杏主栽区主要集中在华胥镇、洩湖镇、安村镇、三官庙镇。蓝田大杏种植系统,是以大杏种植栽培为特色的复合农业文化系统,蓝田大杏种植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水土保持、水利灌溉和农耕农事的立体种植功能,杏粮、杏果、杏草、杏牧间作,互利共生。蓝田岭区及原区海拔高度700多米,昼夜温差大,土层厚度达近100多米,中性偏碱,有机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非常适宜大杏生长发育。

主栽品种有蓝田大银杏、麦梢黄、金太阳、凯特、红丰、新世纪等,5月底初至6月20日大杏陆续成熟上市。蓝田大杏果实圆形,果皮金黄色,果肉橘黄色,个大均匀,平均单果重125克,最大可达200克,果肉纤维少,浆质多,果味甜香可口,含糖量8.6%,果核近圆形,仁味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田县是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优质大杏生产基地,蓝田大杏2008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书,2013年被评为西安市名牌产品,2017年,蓝田大杏种植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0年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产业兴

近年来,蓝田大力推进大杏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以大杏生产合作社和物流为纽带,积极开展大杏销售工作,促进了产品与市场的衔接,平均每公斤售价8〜10元,经济效益显著,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蓝田县高度重视大杏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积极申遗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大杏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举办“杏花节”把“春来第一景”杏花烂漫的女娲沟打造成为西安地区休闲农业春季第一景。建立蓝田大杏博物馆,保护和展示蓝田大杏悠久厚镇的栽培历史文化。全面开展大杏种植科学研究,不断创新种植模式,试验示范新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杏儿黄,杏儿黄,漫山遍野摘杏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满树的果儿

挂满树枝的大杏

是村民眼中的宝贝

更是他们增收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蓝田大杏已经成熟啦

三月来看万株古杏花争艳

四月醉卧千亩杏林望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月杏黄惹人馋

六月采摘来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田果蔬”

“自家门前,自然新鲜”

吃货们那颗采摘的心

有没有蠢蠢欲动

找个空闲时间

带着家人一起

与夏天来一场“杏”福约会吧!

美域蓝田

美美与共 日暖玉城 欢迎您

来源:蓝田文化旅游快讯

编辑:曹喜 审核:王舒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相关景区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