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题,每年都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今年广东语文考卷采用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以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为材料启示成文。今年作文的考点和亮点有哪些呢?为此,考试一结束,记者专门采访了我市高校中文系教授。

点击观看视频▼

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为全国新高考Ⅰ卷,是一道材料作文考题,要求考生结合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展开感悟与思考。材料详细列出,文章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要求考生选准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新闻教研室主任夏玉良解析,该作文的材料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该文是我国现代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的代表性文献。材料立足“体育之效”,赞扬了体育拼搏精神,延伸到由弱到强取决于自身奋斗努力的哲理深意。夏玉良老师认为,该作文题的立意主旨不难把握,但要出彩就要立意更高更用心。作文题以《新青年》刊物的经典论著为材料,启示新时代的新青年既要强壮其体魄,又要传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考生若能从个人命运、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发展展开层层思考,与一代青年的新使命新作为结合,文章的纵深度和视野会更宽广。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新闻教研室主任 夏玉良

身为弱者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由弱变强。但是我说这样的立意,我估计不会有很高的分数,因为格局太小了。这题目是要求从毛泽东的论述作为启发,对我们的启发意义不仅仅是对我们个人,我想更应该是在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把个人的发展跟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大结合起来。

END

来源|阳江新闻

文字|黄惠明

摄像|毛续

编辑|刘帝森

原创保护 盗用必究

版权属阳江广播电视台(微信号:yjbctv)所有

本微信公众号法律顾问: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邓如钢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