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17岁的陈延年带着胞弟陈乔年,敲开父亲陈独秀位于上海的寓所大门时,迎接他们的并不是父亲慈爱的笑容和温暖的怀抱,而是陈独秀的冷眼相对。

一句“少年人生,听他自创前程也可”,兄弟二人便被父亲“拒之门外”。

对于自己的亲生父亲陈独秀,陈延年是陌生的。

在他出生时,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心怀大义的陈独秀便一直离家奔走在革命的前线。

也因此,自小,陈延年便没有享受过父亲的关爱。

甚至于对这个父亲,陈延年还有着一些怨恨。

两年之前,也就是1913年,时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的陈独秀参加讨袁“二次革命”失败。

为了躲避追捕,陈独秀逃到了上海,后又仓皇东渡到了日本。

蔡元培与陈独秀

袁世凯的“爪牙”并没有因此放过陈独秀,为了斩草除根,他们一路“杀”到了陈独秀的老家。

万幸的是,陈延年提前接到了警报,他带着年幼的弟弟连夜逃走,这才得以保住了性命。

可是,那群匪军见家中没人,便顺手拿走了陈家的所有财产。

当陈延年再次回到家中时,留给他们的只有一个空荡荡的房子。

一时间,陈延年对自己父亲的怨恨,积到了极点。

这些年,对于这个家中的一切,陈独秀都是不闻不问的。

祖母去世时,他没有回来奔丧;母亲卧床不起,他不仅不管不顾,甚至还娶了自己的姨母。

至于他们兄弟几人,别说抚养了,就连他们上学的费用他都没有拿出过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能带给他们随时可能降临的灾祸,这个亲生父亲可谓“一无是处”。

就连这次的出逃,也是受到了父亲的牵连。

一想起这些,15岁的陈延年心中就积满了怒火。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父亲陈独秀为了革命四处奔波的行为,在小小的延年心中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直以来,他内心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走出怀安,去外面的世界求学。

于是,在遭受劫难的两年之后,得知父亲从日本回到上海的消息。

即便心中有着诸多的不满,陈延年依旧托家里写信告诉了父亲自己的心愿。

得知两个儿子的心愿,再加上因为自己的缘故家中遭受了劫难。

陈独秀二话不说便决定将陈延年、陈乔年接到上海。

高君曼

若说知道这个消息后,谁最高兴。那便是陈延年的姨母,也就是陈独秀娶的第二任老婆高君曼。

这些年,她一直为不能够照顾两个孩子而心生愧疚。

这一次,听到陈延年兄弟二人要来上海的消息,她高兴极了。

收拾房间、准备衣食,高君曼忙前忙后,一心盼望着陈延年兄弟来到上海。

终于,17岁的陈延年带着自己13岁的陈乔年来到了上海。

还没等高君曼将准备好的衣服、食物拿给他们,一心想改变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从外表到内在都胆小懦弱的中国青年现状的陈独秀,便将兄弟二人“赶”出了家门。

虽然陈独秀为陈延年兄弟二人安排了法语补习班,每个月也提供十元钱的生活费,但除此之外,一概不管。

影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形象

被“赶”出家门的陈延年,带着弟弟寄住在了《新青年》杂志社发行所的客堂。

白天两人在租界打工,晚上去补习班上课,夜晚休息的时候也只是睡在客堂冰冷的地板上。

因为生活费不够,两人的日常饮食只有难以下咽的大饼、馒头,干了就就几口凉白开。

本是长身体的年纪,却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以致身形消瘦,颜色憔枯。

回忆起初见陈延年的场景,陈独秀最好的朋友潘赞化说道,当时海边有呼啸的北风吹来,地面温度本就冷的极致。

路边的灯光又昏暗不明,远远地就看到一团白气迎面走来,等到那团白气走近了,这才认出那是陈延年。

寒冬数月,陈延年还穿着单衣,双手抱着自己的肩膀。

瘦弱得像沙漠上的小羔羊,让人心生怜惜。

影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子无寒乎?”潘赞化问道。

陈延年拱手站在路边,说:“尚可。”

旁人见了都忍不住心疼,更别说两个孩子的姨母高君曼了。

对于两个孩子的艰难处境,高君曼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她自己劝不动陈独秀,便托潘赞化从中周旋。

可没想到的是,得到的依旧是陈独秀冷漠又坚定的拒绝。

“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良,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叫他自创前途也。”一句话,打消了众人劝阻的意图。

虽然不满父亲的冷漠,但对于陈独秀这样的安排,陈延年兄弟二人倒是没有异议。

不仅如此,他们还谢绝了姨母、叔祖母的接济,抱着“少年人宜使苦,苦则志定”的想法,坚持自力更生。

吴稚晖

在学习方面,他们也是苦下功夫。

来到上海没多久,两人便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当时上海著名的大学。

震旦

也是在上海的这段求学时光,陈延年认识了将自己推向深渊的“凶手”吴稚晖。

当时的中国,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不少仁人志士都致力于寻找一种能够解救中国于危难中的办法。

陈独秀便是这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

关于自己父亲领导的这场运动,陈延年还是表示出了十分的赞同,他说:“这次运动,含有无产阶级斗争之意义,千古未有”。

不过,也许是出于对父亲的敌意,一开始,陈延年并没有跟随陈独秀的脚步。

而且在大学求学期间,他接触到了国外的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因此,对于中国安那其主义的领军人物吴稚晖,陈延年表现出了十分的崇拜。

不久,受留法勤工俭学思潮的影响,陈延年兄弟二人决定远赴法国求学,探讨救国真理。

这个决定得到了父亲陈独秀的大力支持。

于是,兄弟两人拿着吴稚晖的亲笔介绍信,以“党人资格漫游世界”。

还因此获得了受安那其主义控制的华法教育会的资助,得以直接前往法国留学。

儿子能够有自己的追求,并且能够为了探寻救国真理而努力,陈独秀当然很高兴。

陈独秀

但对于他们选择安那其主义这个阵营,陈独秀表示出了十足的担忧。

从没有给两位儿子写过家信的他,罕见地托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给陈延年捎去了一封书信。

内容也很简单,劝他们放弃安那其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看完书信,陈延年只说了一句:独秀这个人,不用理他。便再没有了后续。

初到法国,陈延年依旧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

凭借着流利的法语和扎实的文学功底,兄弟二人成功考入巴黎大学附近的阿里雍斯学校。

进入更广阔的知识世界,陈延年更是抓紧一切时间,汲取知识的力量,期望着等知识再长进一点,便报考巴黎大学。

本以为,前途充满了无限的光亮,陈延年也依旧坚定的信奉着安那其主义。

不曾想,这个给了自己希望的组织,却拿着“匕首”等在前方。

1920年的国家,时局动荡。

当局的北洋政府腐败不堪,狼狈为奸,使得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影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就在这时,华法教育会突然宣布,切断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经济资助。

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便是陈延年一直以来信奉的安那其主义,以及他崇拜的吴稚晖。

因为在国内半工半读的艰苦生活,陈延年兄弟二人很快便适应了没有资助的生活。

但同去的留学生中就很少人能够有这样的适应能力,不少留学生不得已被迫流浪街头。

后来,本着鱼死网破的心理,一些留法学生开始反抗华法教育会。

眼看着冲突愈演愈烈,丧心病狂的教育会中方负责人便勾结法国当局迫害这些留学生。

在他们残酷地对待下,不少留学生出现了精神失常的症状,更甚者直接导致了死亡。

目睹了全程并亲身经历了迫害的陈延年,这次彻底地看清了安那其主义“伪善”的面目。

他和弟弟陈乔年毅然脱离了安那其主义的束缚,转而加入了斗争行列。

这样的行为,自然引来了吴稚晖的记恨,以至于最终,吴稚晖直接导致了陈延年的死亡。

加入到斗争行列后,陈延年团结、认识了一批进步人士,并且还受他们的影响,逐渐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

影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形象

最终,陈延年还是加入了父亲陈独秀所信仰的阵营。

不过,对于自己父亲的革命观点,陈延年有一点是不认同的。

他觉得像父亲那样既要国又要家的革命,只会给家庭带来灾难。

也因此,他给自己定下了“不闲游、不看戏、不照相、不下馆子、不讲衣着、不做私交”的“六不”定律。

陈延年说:“我是决心做一个旧世界的打碎者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后,陈延年便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了革命队伍,在这里,他也终于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无论是在思想、军事还是领导才能上,陈延年优异的表现,都创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他本人也被称为中国的“小列宁”。

但是,社会却没有给他这个“小列宁”登上时代大舞台的机会,在革命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时,陈延年被捕了。

彼时,他正在上海参加一个会议,这次会议本是要宣布由他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并部署相关任务的。

会议进行到一半,他们接到了有一名机关员被捕的密报。

而这位机关员知道这个会议地点。

得知这一消息,陈延年当即宣布暂停会议,先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在转移之前,他们和一位同志的夫人约定好,如果有危险,就将窗台上的花盆拿开,这样他们就知晓不该回来。

安排好后,他们便去了隔壁的茶馆。

一直等到下午三点,窗台上的花盆都安稳地放着。

陈延年担心会议室里的开会文件,眼见这么久了还没有事发生,便伪装成茶水房的师傅,回到了会议室。

刚坐下没多久,搜捕的警员冲进了大楼,陈延年与他们当场撞上。

为了掩护其他同志撤退,陈延年和剩下的三位同志抄起桌椅便与搜查的警员打了起来。

虽然年轻力壮,但终究双拳难敌四手,陈延年等四位同志不幸被捕。

被抓后,陈延年并没有慌张,而是沉着冷静地与狱警周旋。

他谎称自己是茶水房的工人,名叫陈友生。

因为被抓时,他穿着一身粗布短衫,加上天生皮肤黝黑,狱警对于他的身份并没有太大的怀疑。

最重要的是,陈延年一直以来都以“六不”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长相。

狱警更是没有想到要将眼前的人与“陈延年”这个名字对应起来。

影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形象

在陈延年与狱警周旋的同时,组织得知他被捕的消息后,急忙派人前去打点周旋。

多方打听,他们得知陈延年身份并没有暴露。

于是,组织便托人以800元的赎金将陈延年赎出。

狱警答应了这个条件,但是因为陈延年与他们打了一架,所以为了逞下威风,狱警打算再关陈延年几天,让他吃吃苦头,然后就会放人。

这一下,陈延年的处境安全了不少。

在消除了狱警的怀疑后,陈延年向他们借了纸笔,给自己的好友汪孟邹写了一封信。

“我误被逮捕,现在关押在市警察局拘留所。但我是一名正式工人,当然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不日便可讯明释放。

不过,现在我的衫裤都已经破烂了,烦请先生替我买一套布衫裤送来。”落款“陈友生”。

影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就义场景

“陈友生”这个名字,汪孟邹并不认识,但是好友陈延年的字迹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

得知好友被捕,汪孟邹心急如焚。

他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细细琢磨好友那句“我是一名正式工人,当然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不日便可讯明释放”的含义,便着急忙慌拿着书信出去找人搭救。

但是这一救,便出了大事。

汪孟邹找来搭救陈延年的人是胡适。听闻汪孟邹要救一位好友,生平不听“假话”的胡适便询问这位好友的真实名字。

着急的汪孟邹没多想,就将陈延年的名字告诉了胡适。胡适一听,立马答应下来。

他拿着信,立马出门坐车,直奔吴稚晖家中。

得到胡适答应救援的回复,汪孟邹便开心地回到上海,静等好消息。

可最终等来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

找吴稚晖帮忙的胡适,本是好意,没成想好心却办了坏事。

他只记得吴稚晖曾经与陈延年有过一段友好的交往,却不知道自从陈延年退出无政府组织,转向马克思主义后,吴稚晖就对他一直耿耿于怀。

再加上,陈延年的父亲陈独秀曾大骂吴稚晖是“老狗”。

因此,心眼小的吴稚晖一直对陈氏父子怀恨在心。

听到胡适要搭救的人是陈延年,吴稚晖不觉喜上心头,直呼快哉。

他当即打电话给上海警备司令,直言抓住小陈(陈延年)比抓住老陈(陈独秀)更有用,陈延年比之陈独秀只强不弱。

不仅如此,吴稚晖还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国民党当局。

当局一听,当即下令对陈延年严刑拷打,要求务必问出有用的消息。

本来,在吴稚晖得知陈延年被捕时,同陈延年一起被抓进去的韩步先,经不住严刑拷打的痛苦,已经指认了陈延年的身份。

但由于很少有人见过陈延年,所以那些狱警还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

吴稚晖的告密,直接暴露了陈延年的身份。

上海警备司令亲自去到监狱对陈延年严刑拷打。

但是无论他们使用怎样的酷刑,陈延年都没有透露出一个字。

最终,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当局下令秘密处死陈延年。

1927年7月4日深夜,陈延年被秘密押往龙华刑场。

在行刑前,面对刽子手要求跪下的呵斥。

陈延年大义凛然地说道:“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下跪。”

穷凶恶极的刽子手们试图将陈延年按在地上,但无论他们怎么强硬,陈延年始终岿然不动。

无计可施的刽子手们,拿起屠刀,便砍向了陈延年。

29岁的陈延年,就这样,站着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得知长子逝世的消息,陈独秀将自己关在房中很久很久。

南京雨花台革命纪念馆中刻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代则可享到福中福。为了我们最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

后人已经无从得知这些革命烈士为国献身的英勇场面,只能从他们留给世人的只言片语中感受他们那份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