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桃蛋妈,今天跟大家聊聊我的一位“神奇”朋友。

她是云妈,清华博士,家有两个儿子,住在北京海淀区。

以往提到海淀妈妈,大家都有一个既定印象:消息灵通、资源强大、牛娃制造者。

云妈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她身处竞争激烈的海淀,却活得潇洒、淡定,从她身上,看不出一丝为鸡娃焦虑内卷的影子。

我对她饱含羡慕:“你生活在北京,却活得像在北欧。”

最近有个机会,我和她好好坐下来聊了几个小时,听她讲述成为妈妈后的心路历程,我感受到的,是治愈、思考与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妈家的大宝

她是一位充满正能量、拥有难得通透感的女性,而且她也正在用这种心灵特质影响着孩子,培育出了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海淀妈妈很多,海淀牛娃更不计其数,虽然她家娃并非那种光环加身的超级牛娃,但我对在她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未来充满希冀和期待。

也许她的故事,能为焦虑环境下的大家带来一丝清凉,一点启发。

我们听听她怎么说——

大家好,我是云妈,家有俩儿子,大宝9岁,二宝1岁。

2013年我从清华博士毕业后,主要从事科研工作。

我家住在北京海淀区,我算是一个海淀妈妈,但我感觉自己是给海淀妈妈“拖后腿”的(笑)。

我学的是石油物探专业,在我们院里有很多高知家长,我周围朋友普遍学历也比较高。

有时候大家在一起讨论给娃报辅导班的事,我家娃周末基本就是玩,他们就跟我开玩笑说,看你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哈哈。

现在我家娃在上的班是,一个作文,一个英语语法,然后足球、跆拳道,就没了。

这些课外班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周六周天我有时候会给他报一个单飞的独立营,让他自己出去跟人玩,或者去图书馆看书。

这些课外班里面,我觉得跆拳道是娃最喜欢的,他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四年级都在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宝获得的段位腰带及比赛证书

大宝现在觉得,跆拳道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了,后来我发现他喜欢足球,就又给他报了足球班。

报作文班是娃自己提出的。

以前大宝写作文,经常会被老师打回好几遍,他就问我:“妈妈我怎么办呀?要不然咱们找个班上?”

我去找了一个语文课叫泉灵语文课,不是应试的那种,而是全方位打开孩子写作思路,娃听得津津有味,特别喜欢上。

在当下,要做一个保持内心平静的妈妈,还是很不容易的。

很多家长是身不由己地鸡娃,被裹挟在一些环境和舆论里面,痛苦无奈。

大宝刚升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也陷入过焦虑。

当时他们班换了语文老师,比较严格,把班级学号做成了一个表,每天把孩子们的写字成绩同步在群里,希望家长一起监督。

那一学期,我明显地感觉到,娃的状态不一样了,每次考试都会很紧张,我也跟着一起紧张。

那学期期末,老师每天用倒计时来提醒距离考试还剩几天。

娃每天早上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妈妈离我们语文考试还剩多少天?”紧张程度跟高考一样。

我说:“不用担心,老师倒计时是为了提醒大家还剩多少时间复习,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节奏,再说没考好也没关系,我们计划好了出去玩儿,不受影响,你就跟着班上的复习节奏,正常发挥就行。”

我故意让自己呈现一个轻松的状态,希望能影响一点娃。

云妈与大宝

其实老师也是为了娃好,我特别能理解。

后来跟娃聊这段经历,他说那阵子感觉神经紧绷,虽然成绩进步了一点,但是状态并不好。

大宝对他自己的定位很清晰,我说:“你在你们班上学习成绩什么位置?”娃说:“中上等。”

我说:“你觉得这个位置怎么样?”他说:“很好。”

有一次,大宝换了个同桌,数学特别好,经常帮助大宝一起学习。

我说:“那你要抽空好好谢谢帮你的同桌。”娃说:“好。”

比起应试考试成绩,我更关注娃的人格素养的成长。

比如我会注意培养,娃对于自己感受的识别。

因为我发现很多大人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多人用生气发火去表达对别人的关心,或者去表达自己心里的一些委屈。

我想教会娃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能够很好在社会中、亲密关系中与人相处。

娃偶尔会对姥姥姥爷或爷爷奶奶吹胡子瞪眼,这种时候我就会跟他聊一聊。

本质上,娃是习惯了这种家庭生活模式,他认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照顾他,是他们的责任。

我对他说:

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的责任只是培养我和你爸爸,他们培不培养你,他们带不带你,那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完全有理由拒绝的。

他们可以什么都不做,不影响他们成为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

但是他们来了,是因为他们爱我和爱你,他们希望通过照顾你来表达他们的爱,但那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得学会感谢。

我希望娃知道,家是需要经营的,我想告诉他怎么来经营自己,经营自己和家里每一个人的关系,然后延伸到经营他和他同学、伙伴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爸与大宝

这都是要学习的,包括我也是一直在学习的。

孩子拥有感恩心,以及学会如何正确地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他将来人生幸福的一个基础。

这方面教育只有我能给他,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很难做到,需要家长的补位。

再一个我注重培养的方面,是他的“内动力”。

当然我也只是尝试着培养引导,不同的娃个体差异也很大,分享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好多朋友、家长说我家娃表达能力特别好,这次和桃蛋妈聊的时候,她也有专门提到。

我觉得大宝的表达能力,可能来自于他的大量阅读。

在培养阅读这方面,我深深体会到了,娃自己建立良性循环,自我驱动成长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他小时候,我周六带他去图书馆看书,他坐在那两三个小时看漫画《植物大战僵尸》。

大概有两年一直是这样的状态,中间我尝试把成语书之类的推给他,但是娃都表示拒绝。

虽然那本漫画书中也有不少历史地理的文化知识,但是当妈的总归还是有点着急。

于是我把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看的书,放到家里一个特别显眼的地方。

疫情期间,忽然有一天,大宝就拿起了四大名著,开始看水浒传。

可能我家娃就是晚开的花,他给我的感受就是——

孩子总会成长,他会在某一个阶段找到适合他那个年龄段的书。

而我的责任,就是让他在那个时候恰好能看到那本书。

我一看他开始看书,就问他:“你知道水浒传拍成电影电视剧了吗?你知道水浒传还有人物英雄卡吗?”

所有跟水浒传相关的东西,我都给他买回来。

然后我带娃每天看一集水浒传电视剧,娃看着电视对着英雄卡拿着书,对应着看。

看到最后,每一个人物什么性格经历,为什么上了梁山什么结局,他可清楚了。

看完了水浒传,他又开始看三国,我一看改三国了,太好了,我就给他讲历史。

我的方法就是,只要有一个苗头,我就把它放大。

给他听三国的小说,带他玩三国杀,然后什么赵云传,诸葛亮传,他只要想看谁的传,我都给他买回来。

前面不是说我家娃作文老被打回来么,其实我觉得阅读这种东西,量变到达质变,总有一天,他积淀的这些,会提高他的语文应试能力。

前阵子有一天老师让写作文,他写的是《假如我的同桌是司马懿》。

我一看挺好,平时看过玩过的,他能重新组合变成自己的东西应用进作文里了。

还有一个我认为特别管用的学习方法,就是有意让孩子复述一件事给你,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堂课。

比如我会问他今天上课都学了啥?这个远比做复习题管用,因为只有能教给别人,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然后他讲的时候,我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

刚开始大宝特别抵触,他觉得我在刁难他,我说:“我不知道才问你,作为一个老师,你们小朋友在下面问老师问题,老师会生气吗?不会的去查就好了。”

渐渐的,他现在就习惯了。

还有一点,我觉得应该要捕捉孩子的某种兴趣瞬间。

有天大宝说他想上哈佛,我说:

你要去哈佛,你会遇到各种外国人,外国人就会问你,你们中国的那些故事是怎么回事?你们中国的这些文化又是怎么回事?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是不是得能告诉他们。

其实他提出任何梦想,我都支持他,原来他说要去做个出租车司机。

我说:

挺好的,你要是喜欢当出租车司机,那我们就先弄明白,出租车司机的一天是怎么过的,看是不是你真的想要的,比如我们需要知道一些职业规范,还要想办法优化服务,让别人喜欢坐你的车……

反正他说任何一个他的梦想爱好,我都给他延伸一下,促使他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件事。

跟娃相处之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探索改进。

我刚生完娃那几年挺自负的,那会儿我也不会看什么教育类的书,我觉得我的教育方式肯定没问题。

大宝上幼儿园前,我吼过娃,也打过娃。

有一次我带大宝去动物园,门口摆了很多地摊,卖的是那种性价比特别不高的东西。

大宝一定要,我不买,吼了两句他,他就当街哭,然后我就不理他,往前走了。

现在回想,就觉得当时的桥段特别经典,一个孩子在后边一边哭一边喊妈妈,然后妈妈在前面一直疯狂地走着,哈哈。

我冷静下来以后,就觉得这个形象很不好,那会儿我的第一反应,不是他要那个东西怎么样,我想到的是,你在这儿哭,要这个东西好丢脸。

从那会儿开始,我就开始有意控制情绪,不太吼大宝了。

后来大宝上一年级了,老师让写作文,他在作文里面用“母老虎”来形容我。

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在改变了,已经自省过了,很克制了。

没想到之前的创伤对娃来说这么严重,对妈妈的印象就固定在那了,我看完之后就有点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妈与大宝

然后我就跟大宝聊了很久,我说:

你总要给我一个机会,去试一试妈妈能不能从母老虎的位置上下来,变成一个你理想当中的妈妈。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总要从错误里边学习点什么,改正过来,我需要这样一个机会,你愿不愿意给我那个机会?

他说可以。

其实我跟娃沟通时,一直都没把他当小孩,跟他说话就像跟一个成年人沟通一样,我觉得他是能理解的。

要做到真正把娃当成平等的个体对话,还是挺难的。

刚开始,我还是在克制自己,并不是真心实意的,这种克制会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努力,特别辛苦,特别委屈。

然而孩子怎么就是看不到呢?就会生气、伤心、难过。

后来我转变,大概是因为我听到了一个词叫“无条件的爱”。

我自己深切体会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在我生二胎的时候。

那是疫情期间,2020年3月份,我老公在国外,当时只有我爸妈陪着我。

生的时候我疼了一天两夜,我妈陪着我在医院,我爸来回跑。

他每天要把老大的饭做好,然后晚上回医院从10点待到第二天早晨4、5点,然后再回家把老大的饭准备好,再回医院。

那会儿虽然才3月份,外边已经有蚊子了,一晚上他快被蚊子吃了,但他就那么在医院等着。

那是我长这么大,头一次真正切身体会到,什么叫来自父母的这种无条件的爱,对我触动特别大。

我是出身于农村的孩子,后来考上清华的博士,就我的成长经历来讲,我觉得我是一个过得特别幸福的小孩。

我爸妈的教育张弛有度,给了我很大的精神空间。

我爸在我15岁的时候,就跟我说:“你现在长大了,你做的所有的决定都由你自己负责,我们只是建议。”

后来我考什么样的大学、是否要上研究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他们会给我建议,但不会过多地干涉,哪怕我选择的方向跟他们的期望不一样。

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影响,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沟通。

有一次大宝突然跟我说:“妈妈,现在小孩大部分都说学习是给爸爸妈妈学的。

当时娃那个意思表现特别明显,他觉得他学习也是给我学的。

我说为什么是给我学的,他说班上所有同学都是这么认为的。

我说:

我从来没要求过你分数,从来没要求你考100分,你考80来分的时候,我也没有因为分数批评过你。

我们只是针对你的问题去探讨,你这个东西可以做得更好。

然后我就跟他探讨,家长为什么会希望孩子学习好,这背后是因为希望孩子长大了,有能力养活自己,让自己过得更好。

我说:

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不好,你依然可以过得很快乐,那也没有什么问题。

对话进行了好久,他才真正觉得,原来学习真的不是为了爸妈而学的。

以前,我家大宝是一个特别不自信的孩子。

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看我一眼,会从我的眼神里去读:“我妈妈到底觉得对还是不对?

他的对错的判断是以妈妈觉得对不对,高不高兴为准则的。

最严重的时候,每次当我推开他卧室门,他马上很警惕地抬头看看我,就像做贼心虚,这个感觉特别不好。

后来我会用一言一行去告诉他:

你怎么选都ok,你怎么选我都在后边,你觉得对了也好,错了也好,我都在那儿,你有问题来找我,没有问题你觉得对了就做下去,错了你就改一改就好了。

现在他变了很多,会很坦然地做自己的事情,跟以前比,现在特别自信。

有句话我觉得特别好——

“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失去了探索认识世界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自我认识和调整的信心。”

我对娃未来的期望吧,我希望他拥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不要从学校出来以后,学习知识就停了。

这方面,我在给娃做一个保持长期学习的榜样。

现在我在科研之余,办了一个“简品愈聊”读书聊天群,开了微信视频号,同时学习了一些心理咨询知识。

未来,我希望能成为一个帮助家长疏解情绪的倾听者,和解决家长情绪问题的咨询师。

我做这件事的动力之一就是,我觉得很多妈妈缺少的就是,真正走心的一次聊天,如果有人愿意听,其实很多妈妈的情绪就已经消减很多了。

我想如果把这件事做好,是一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很早以前,我读博士的时候,就觉得我应该去做点对这个社会有帮助的事情。

我家从我爸爸那辈起就特别穷,从小到大没有多余的一分钱。

我爸爸其实一直很想上学,但是他们上高中那两年好像是推荐制,他没有被推荐上,所以他的学历止步于初中,他这辈子都为这件事情抱憾。

初中毕业以后,他下地干活,每一天学校铃声响起时,他一定会站在那儿,发呆站两分钟。

后来到我这代人,通过努力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读博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其实我真的应该谢谢现在的社会。

但那会儿我还是个穷学生,一直想不到一个好的回馈社会的方式,自己没有钱,没有能力,说去帮助别人做点什么,力量太渺小了。

十年后的现在,我觉得我的内心很幸福、很稳定,我拥有了去帮助和影响别人的能量。

所以是时候去做点什么了。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大家有什么话想对我说,欢迎写在桃蛋妈的留言区。

和云妈聊完之后,我发现,其实云妈的“佛系”背后,拥有强大的心态和完善的逻辑,还有时刻保持成长和自省。

有时候,桃蛋妈也会想,父母究竟能影响孩子多少?给予孩子多少?

孩子这俩小汽车,我们终归有一天要把方向盘交到他们自己手里,让他们自驱成长、良性循环。

也许,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足够的价值感,让孩子有终身成长的心态,是我们能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

从这点上来讲,云妈是当之无愧的“牛妈”。

采访全国各地牛妈这个栏目,桃蛋妈已经做了好几期了。

每一次和这些灵魂的碰撞、交谈,都让我的心智也随着一起抽丝剥茧,向着更好的自己靠近。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教育承载了太多,既有底层的平等诉求,也有中间阶级经营、投资的策略,还有隐秘的财富阶层对继承人的传承和庇护。

教育变成了一种赌博,成为各种力量的博弈。

但我们不应忘记教育的本质,教育不是一纸文凭,而是自我培养和自我发现的过程。

教育,就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无论是培养孩子也好,还是做什么也好,我们做所有事情最根本的愿望,最开始想实现的东西,一定别忘了。

如果觉得自己陷入迷茫焦虑,在各种情绪里纠结,出不来的时候,也许回到初心那一刻,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你对云妈的育儿观怎么看?桃蛋妈期待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