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州有条老街,外地人很难知道它。

然而要说这条街的周边,在座的各位几乎都走过。

它藏身在郑州火车站的东南隅,这里有着郑州最密集的服装批发市场。来往行人匆匆,大都身后拖着一米长的推车,上边用麻绳捆着的黑色包裹会发往国内各地。

丨被摩托车拉着走的推车

很难想象,在这样繁忙的闹市夹缝中有这样一条老街。

南北走向、形状如弓,它有个写实的名字——弓背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丨 没有路牌的弓背街

常有人说,了解一个城市真实面貌,一是要看它的菜市场,二是要去一趟老街。 菜市场是城市的烟火气,老街是城市的旧相簿。

藏匿于二七区已有百年的弓背街,都背着郑州的哪些回忆?

丨 街口的都市天际线

从大观国贸的B区对面、钱塘衣城旁边的细窄街口往里走,等看到红砖小楼的时候才算到弓背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丨 错落的小楼十分有年代感

街口有家杂货店,是嵌在老房子楼梯下的一间小屋子。

丨正与行人闲谈的老板

店铺老板每天都会搬两个板凳放门口,和来往歇脚的人闲坐着聊天。

老板是老郑州,他告诉我们这条街曾叫 「玉庆里」

时至今日,在二七纪念塔的展厅内还留有关于玉庆里4号的资料。它曾是京汉铁路总工会郑州分会的旧址。

就是这条长度不过500米的小街,点燃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郑州工人运动。

丨 今日的小街依旧拥挤热闹

街口往前走会看到一座横亘在路中央的三层老楼,老楼只剩一楼还做着生意,平时会卖些馒头和早餐。

丨 像是从九十年代画报走出来的饭店

两位老奶奶在街边晒太阳,傍晚的夕阳光还很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丨 路过的居民都会给奶奶打声招呼

和我们聊天时,街对面正有顾客转来转去,找不到面条店的老板在哪。

身旁的奶奶张嘴大喊: 「面条!面条!」

一位卷发阿姨披着头发匆匆从楼里跑出来,应道: 「来了,来了。」

不用喊名字,代号为 「面条」 的阿姨和奶奶有着十足的默契。

丨 老楼的涂漆已经褪了色

奶奶告诉我们街对面的小楼曾经住满了人,院子里之前是银行的家属院。

「现在老住户都搬走了,里边的房子都租出去了。」

我们走进红砖楼的小院内,看到公共厨房和老旧的门窗,朝西的房间一片漆黑。虽然条件不好,但还是不缺住户,每月400的租金,能让打工人省下不少的钱。

丨 楼内采光不是很好

同行的朋友开玩笑说:「你看二楼,像不像《功夫》里包租婆的走廊。」

早先说要搬迁,扒掉了后边的院子。

新砌的灰水泥墙和红砖瓦块相连,不知道未来的银行家属院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丨 院子内停满了小车

等到杂货店老板收了板凳,老奶奶回到了家,街上行人都往家赶时,娇娇包行的老板还不能休息。

丨 店门虽小,里边却别有洞天

这家店是陈老板和他的爱人一同经营的,我们进店时,他们正装拣着挎包备货。

丨 正在擦拭挎包的陈老板

看着满墙的木条和钉子上挂着的琳琅满目的各式背包,我们问老板最近生意怎么样,出货还顺利吗。

陈老板摇了摇头,叹气说: 「现在的线下店生意不景气。」

早在十多年前,陈老板和他爱人北上来到郑州,继续他们的箱包批发生意, 那时候的弓背街是出名的箱包一条街。

丨 如今街上的包行门可罗雀

「那时候要雇好多工人才供得上发货,门口挤得走不动。现在就我们两个了。」 老板无奈说道。

我们又问:「您是从哪拿货的,银基吗?」

老板一笑: 「银基还是从我们这儿进的货。」

丨 店内挎包的种类多样

正说着话,听到一两声猫叫。扭头看到在满当当的货品上躺卧着一只黑色的小猫,正满脸警惕地盯着我们看。

丨一脸严肃的小黑

这只小猫叫小黑,猫如其名,浑身的毛发被打理得乌黑发亮。

「它特别聪明,我们给它在大门下边撇了个挡板,来去自由。」

老板娘说着很热心地带我们到二楼参观,那里是他们的双背和仓库区。

丨 与居民楼相连接的门店

与一楼的风格不同,二楼的背包大都是适合旅行和偏中性的大双肩背包。

丨 满墙的背包甚为壮观

一梯两户,都是陈老板的屋子。

丨 对面这屋是仓库区

另一间屋子里还有只叫小乐的猫,相比小黑,小乐淘气又憨傻。

陈老板把它养在二楼,平时它会通过窗户自由来去。

丨 一喊名字就知道回家的小乐

「我们猫砂盆就放了好多个,晚上回家也不用管它,自己玩得可欢。」

丨 小·歪脖子盯人·乐

弓背街的包行几乎都在老楼里,那时候的楼前还有一溜矮房做储藏室。

丨 老楼前的电线缠绕杂乱

而现在不论是在老楼还是新店,箱包市场的生意一直处在青黄不接的地带,电商的出现让顾客又有了更多的选择。

讨论到变换批发种类,干点其他的时候。陈老板告诉我们,这一行是他们一直干的,如果换了种类,可能得不偿失。

「勉强维持生计啦~」

说话的时候,小黑已经放松了警惕,跑到我们脚边的瓷碗处静静地舔水喝。

丨 门店里的全部墙面都挂满了包

生意不太顺利的陈老板,说起他两只可爱的猫和上大学的女儿,脸上还是止不住地泛起了笑意。

丨 喝完水就随处一趴

不管怎么着,生活还是得照样过。

在弓背街转了好多圈,晚上六点,等待已久的马记老鹅终于开门。

丨 等开门后才会挂出来的招牌

这家店的老板是潮汕人,广味卤鸭做得一绝。来这家的很多都是温州商人,中午的时候往往排不上队,人气爆棚。

丨 墙上挂满了荣誉

进店首先能看见放着卤味的玻璃展示柜,柜旁小桌上有种类不同的蔬菜。

来这家店,不需要菜单。

店里的招牌卤味有卤水鹅、卤水肥肠、老鹅头、卤鹅肝等等,蔬菜都是应季的,挑哪个后厨就给炒什么。还有一道隐藏菜品——肉饼汤。

丨 想去的朋友们一定要看好营业时间

等菜的时候我们跟马老板聊起天,听他讲到自己以前是个军人,墙中央还挂有和战友的大合照。

丨 店铺装修简单干净

「战友情,那都是一辈子的感情,其他的比不了的。」

马老板姓马,按姓氏来说应算是河南人。家里祖上是从河南搬迁到广东的。

「那个马化腾,和我们是一个村的!」

说着话的同时,马老板的手上也一直不停歇地处理着我们点的卤鹅和肥肠。案板就在展示柜后边,能够近距离看到他细致的刀工。

丨 老板正处理着卤水鹅肉

等到菜都摆齐了,我们才惊觉,因为相谈甚欢,老板特地送了我们没点的炒茼蒿和肉饼汤。

丨 满桌的菜光是看着就已经馋得不行

广式小吃口味一般都讲究清淡爽口,即便是卤味也与我们这里甜辣的风格不同。 本君和小伙伴的第一筷都不约而同地伸向卤水肥肠。

肥肠鲜爽滑嫩,嚼起来还带有几分韧劲。 马老板将它处理的很干净,配上卤水豆腐,滋味鲜香。

丨 爽滑弹牙的卤水肥肠

鹅肉与肥肠不同,每一口都是酥软的,经卤水腌过的鹅肉还保留着原有的香味,卤水在其中只是画龙点睛的作用。

丨 写文的时候默默打开了外卖

即便是晚上菜品少了,客人还是成群地来,他们大都说着潮汕话,进店也不必看展柜,只用熟练地说句:

「老板,整点鹅肉。」

丨 卤鹅肉的摆盘也很用心

马老板还送了我们配菜的米饭,米饭上浇了卤汁,每颗都晶莹透亮。

「敬袁老!」 小伙伴感叹道, 「一日三餐,都要好好吃饭。」

走出马记烧鹅店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天色深蓝。

满腹佳肴的我们,漫步在弓背街回程的小路上,每一步都迈的踏实无比。

离开弓背街,耳边又都是车水马龙的城市声音。

而那个小小的杂货店,街边的老太和包行里的猫咪,仿佛骤然成为了遥远的回忆。唯有填满的肚子提醒着我们,今天去了哪。

丨 傍晚归家的小学生

生存在城市夹缝里,不用遵循城市法则。百年来的老街,有自己的行进节奏。

拖行着老郑州的影子慢慢前行,弓背街里关于郑州的印象还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