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学子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复习与准备。距离步入考场只剩几天时间,这时候除了温故知新之外,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或许是“心态调整”。良好的心态,往往能带来良好的状态。好心情与好成绩的关联,也在被前辈们不断提及着。

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2020届高考屏蔽生,他们都是曾在2020年高考成绩十分突出,成绩被查分系统技术屏蔽的高分考生。现在的他们,正在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就读,作为“过来人”和“前辈”,作为昔日笑傲考场的佼佼者,也会有一些备考应考的“干货”,一些心理调适的应急技巧分享给“学弟学妹”们。

本期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子琦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高三(20)班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王彦楷 深圳市富源学校高中部高三18班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飞扬 深圳外国语学校毕业生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菲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高三(20)班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考前适度“躺平”,或更易发挥水平

最近,社会上流行一个热词:“躺平”。但早在这个词语流行之前,许多学霸就已经将“躺平”理念应用到自己的备考应考和心态调节中去了。在他们看来,临近高考的时分,适度地“躺平”并不是一种消极和懈怠,而是紧张情绪的放空与消解,更利于自己建立平常心,发挥出最佳水平。

“我觉得‘躺平’没错,在考试前不妨抱持着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只要尽力而为就好,不必对结果抱有太高的期望。而这样做或许会有奇效。”叶子琦回忆起一年前的高考,他觉得自己发挥出色的原因之一便是:低期望值。正是这种“无为而治”,不过分追求结果的心态,反而给他带来了“惊喜”。

徐菲也有类似的体验。“高三有段时间我非常紧张、焦虑,尤其是在二模考试刚结束时,因为二模我‘考砸’了,这件事困扰了我好几个星期”,徐菲回忆,当时她陷入了情绪低谷,一直闷闷不乐。但她走出来的方式竟然是“暂时不考虑学习”。“我的情绪真正放松下来,是老师找我谈了一次话,但那次谈话也根本也没谈学习,而是闲聊了一下家常。”这竟成了徐菲情绪上的一个转折点,她的注意力从“成绩焦虑”上转移出去了,她开始体会到“放松”对自己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我其实挺能‘玩’的,高三的时候,业余时间,我也会很热衷于看综艺节目,文体爱好并没有落下。”从紧张焦虑,再到松紧适度,心境的转变让她终于度过了考前的难关。

王彦楷虽然不太认同“躺平”这个词的提法,但他透露,自己在临考前几天,做了许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不用一直刷题,可以听一听歌,踢一踢球,或者走到阳台上看一看花花草草,仰望夜空看一下星星,放空一下自己……还可以稍微运动一下,跑跑步,出出汗,注意不要受伤就行了。”他发现,适度运动之后的脑袋转得更加飞快。

这些前辈们都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分数有时在题外”,过度聚焦于学业本身或许是事倍功半的。

高考前失眠,或许没什么大不了

许多学子盼望在考前获得高质量的睡眠,但有时也会事与愿违。连叶子琦这样的北大学子,都曾遭遇过“考前失眠”的困扰。“其实我感觉我当时并不紧张,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无法入睡,第二天就要开考了,我直到凌晨三点都还没睡着。”叶子琦回忆道。

但真正开考之后,叶子琦才发现,原来失眠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并不影响自己次日的考试状态:“不知道为什么,前一天睡得少,第二天有时反而更加精神”,凭借这股“失眠不失神”的劲头,叶子琦成功坚持到了最后。

“失眠是常有的事。我们当然希望能早睡早起,但那并不是唯一的道路。如果真的没睡着也不用担心,就在床上好好闭目养神,到点起床就行。人的大脑完全可以在这样的条件下正常发挥,重要的是不要自己先把自己吓倒。”马飞扬说。

考前“失眠”是个糟糕的体验,但也不必要将“失眠”这件事的负面影响估计得太重,在高考前辈们看来,人的大脑具有补偿机制,可以让你暂别惺忪睡意,在考场中保持清醒。

冲击高分还是选择保守?随时做好调整答题顺序的准备

“考数学的时候,我遇到了一点小插曲——做到压轴题时,我一看时间,还有6分钟就要交卷了”这时候叶子琦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冲击这道大题,冲击满分,还是回头细致检查,确保前面的答案准确无误?

出于“保守”考虑,叶子琦选择了“回头检查”……这也使得他的数学考试,仅取得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分数,“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估计还是会原来一样,因为一道选择题就是5分,几道加起来分数就比压轴题还要高了。”

徐菲记得语文高考时候的小插曲:“当时有一道分值较高的论述题,我想了好久都没有头绪,三道小题一直空在那里……”这就对徐菲的时间分配能力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最终徐菲的选择是“略过去”,把后面的题目和作文写完,回头再来处理,“做完后面的题目,我的思路反而清晰起来了,那几道暂时‘卡壳’的题目也很快解决了。”

考试不仅仅需要解题能力,也需要“取舍”能力——即使是Top级水平的考生,也不见得能一笔到底、对答如流,有时也不得不面对重新调整答题顺序的考验。马飞扬的总结很精辟:“高考考的是全局把握,不是一城一池得失。即使第一题你觉得很难也没关系,不要在一题上消耗太多时间,容易陷进去。我自己高考语文也记错了基础默写,但那不影响全局。”

千万不要对答案

“对答案”是许多考生在考试间隙最喜欢干的事情。不过,这是个坏习惯。“无论对完答案之后的结果,是让你‘自我感觉良好’还是‘糟糕了错了好多’,对你的心态都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你得有多大的心脏,才能在对完答案之后依然保持‘云淡风轻’啊。”叶子琦回忆道。

王彦楷、徐菲、马飞扬都认为“对答案”百害而无一利。“有的时候,你甚至得想方设法避开‘对答案’的圈子,有的同学甚至还会主动凑过来找你对答案,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闭嘴,以及‘躲开’他们”。

前辈们将自己的考试经验倾囊相授,主动告知应考中可能遇到的“误区”和“雷区”,给出了一份“心理调适指南”——请考生们收好这份“锦囊”,收拾心情,自信地迈上考场吧!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