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巴巴、百度、华为、小米、360、滴滴等企业互联网科技巨头蜂拥造车的消息,让汽车行业再次火爆。已经发展了百余年的汽车行业,为何还能不断吸引新玩家,甚至让互联网巨头跨界入局?

今年初,周鸿祎曾表示:“汽车就是四个轮子上的一部超级手机。”可见,在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眼中,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大号的移动智能终端。

此前,汽车就有“第四空间”的说法,汽车对于车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空间,乘坐体验尤为重要。现在,随着智能化提高,汽车内部拥有更多智能交互系统,传统驾驶位上的指针仪表盘、机械按键逐渐被智能座舱替代。智能座舱包含中控娱乐系统、导航系统、仪表显示屏、HUD抬头显示系统、倒车后视系统等。大量触控屏幕的应用让用户可以更简单便捷地操控座舱内的各种功能。这些触控屏幕也成为互联网科技企业与用户之间新的接触端口,让互联网科技企业能够将各种互联网服务带入到车内。智能座舱也成为继手机、智能穿戴之后,互联网科技企业最为看重的全新移动智能平台。

现在,智能座舱有多火,通过一个数据就能看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证券研究所数据分析显示,以国内乘用车销量、智能座舱各部件渗透率及单价为基础,预计国内智能座舱系统主要部件市场空间在2025年有望达到982亿元左右,复合增速14%左右。特别是在互联网科技企业涌入,以及显示技术升级的当下,智能座舱这个千亿级市场,或将更快爆发。

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入局,带来了大量资本。年初,百度宣布以整车制造商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并与吉利汽车联合成立集度汽车,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小米也宣布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最近也有消息称,在360领投哪吒汽车30亿元D轮融资后,也已于近日开始组建智能汽车团队。这些资本的注入,虽然不能升级现有的智能座舱产业链,甚至不足以建立一条屏幕生产线,但用于软件系统的开发,已经能够解决不少车载系统中的现存问题。

从底层架构来看,目前QNX、Linux、Android 是车载系统中的主流。QNX、Linux 是车载系统的鼻祖,谷歌的 Android 则是基于 Linux 内核开发,属于底层架构系统之上进行深度定制化。但此前行业中,多数车载系统企业如慧驰科技、爱普新思,更多聚焦于信息娱乐系统的研发和设计,系统功能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利用好QNX、Linux、特别是Android系统的功能性。而百度、小米、360、华为等均拥有丰厚的软件系统开发经验,且各自拥有较为成熟的应用生态,入局汽车行业后,车载系统将快速升级,功能更加丰富,且可以融入各家企业较为成熟的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

但单纯的系统功能升级、完善并不能有效改变智能座舱。原因在于目前的智能座舱系统依然以刚性显示屏为载体。刚性显示屏受到自身形态限制,只能采用分布式离散布局,即各个显示屏幕分散在智能座舱各个部位,彼此之间操作系统互相独立,不同屏幕承载不同功能,造成整个交互系统操作繁琐,和整体协同的智慧车联生态仍有一定差距。

不过,柔性显示技术的出现正在改变这种状态,已经有多家厂商开始尝试通过柔性屏打造贯通式大屏,以搭载更加统一的功能模块和系统生态。此前,柔宇与广汽联合展示了ENO.146概念车,车内配置了柔宇的全柔性显示屏,打造了一款极为前卫的贯穿式柔性中控显示屏,以极简风格的线条设计勾勒车内整体设计风格,节省车内空间的同时,营造出极致的科幻气息,并且带来了最为整合的车载系统交互方式,驾驶者不需在驾驶的时候分心,在不同的屏幕使用不同功能,而是只需点击一款屏幕就能操控整个智能座舱。

除了交互上的统一性,柔性显示屏的应用还可以提升汽车安全性能。柔宇科技与广汽研究院还合作研发采用柔性显示屏的透明A柱,以提高出行安全。A柱对汽车具有重要的结构支撑作用,对材料硬度及结构有着一定的要求,但A柱在驾驶者视野中制造的小块盲区,常导致事故发生。柔宇使用全柔性屏包裹A柱,让A柱后边的视野影像呈现在屏幕上,让驾驶者视野"穿透"A柱,看到A柱后的路况。且柔性屏可以完全贴合在A柱表面,与整体造型融为一体不显得突兀,在提高安全的同时又能兼顾驾驶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柔宇还开发出柔性头枕屏这样能够提高后座乘客体验的车载柔性显示解决方案。这款头枕屏的屏幕采用柔宇自主研发的7.8英寸蝉翼全柔性屏,告别以往硬屏易碎的风险,避免乘客被碎屏误伤,以此来保证后座乘客的安全。且缓冲机构采用硅胶材质,能够吸收碰撞中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减轻破坏。芯片、电路板等刚性器件则全部整合在固定底座中,被安置隐藏在座椅头枕下,乘客不会接触到刚性器件,能够对乘客形成保护。在全柔性显示技术的加持下,智能座舱正在从驾驶位辐射至整个汽车空间。

当然,柔宇并不认为全柔性屏打造的智能座舱就是终点,柔宇还在通过研发弹力柔性屏布局下一代智能座舱。最近,柔宇就发布了一项Micro-LED弹力柔性屏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制造的micro-LED屏幕具备一定弹性和透光性,拉伸幅度可达130%,像素密度达到120ppi,透光率达到60-70%。这就意味着,这款屏幕可以完美附着于任意曲率的汽车挡风玻璃,结合AR技术打造全新HUD抬头显示系统,将导航、路况、天气、停车场等信息直接显示在挡风玻璃上,在正常行驶中,驾驶者不需移动视线就可以观看这些信息。此外,这种全新的弹力柔性屏技术还能与布料、皮革结合,完美融合进座椅、扶手等被布料、皮革包裹的内饰上,让显示和交互出现在智能座舱中的每一个角落,真实实现全方位智能交互。

除了柔宇之外,其他显示厂商当然也不会忽视智能座舱这一新兴市场。京东方也已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包括智能导航、后视影像、车载中控、娱乐信息等功能,不仅为语音导航、人工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带来更智慧的交互方式。京东方将柔性显示屏、BD Cell显示屏以及Mini-LED显示屏应用于汽车仪表、车载显示、车尾灯等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弯曲可卷曲的车载柔性屏,使车内设计更加个性化、多样化。而在液晶屏幕升级而来的BD Cell显示屏具有低功耗、画质细腻,色彩对比度更高等优点,能够更清晰地体现车辆的驾驶情况,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Mini-LED显示屏通过区域调光技术,实现千级分区精细化控光,色彩对比度更高,能够更清晰地体现车辆的驾驶情况。

此外,京东方在创新日活动上还展出了可调光遮阳板、防眩后视镜等车载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在智能座舱中,能够看到京东方在显示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柔性显示、创新的BD Cell液晶显示技术以及Mini-LED技术均有应用,但还需配套系统实现各个屏幕之间的互联互通。

天马也是智能座舱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极。在传统车载显示屏市场中,天马已经深耕多年。据其向股东披露的信息称,2020年天马车载业务市场整体占有率为16.2%,而仪表单项市场占有率32.9%。在智能座舱领域,天马也推出了汽车模拟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采用T型车载显示屏的设计,打造了科技感十足、线条流畅的中控前台。T型显示屏集合了天马六大核心技术:异形技术、曲面技术、栅极芯片集成技术、光配向技术、局部调光技术和四色节能技术。此外,模拟智能驾驶舱内还搭配了可调节的抬头显示屏、智能后视镜显示屏以及“透明”A柱显示屏,是一套完整的智慧座舱解决方案。

过去,汽车行业发展,始终围绕“驾驶工具”这一定位,致力于提升驾驶体验。如今,随着物联网,特别是车联网的发展,驾车出行已经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智能座舱能够带来更加直观、更具个性化的车内交互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应用,智能座舱将再次升级,带来更加统一的内饰设计风格、更高的安全性能和更加全面的交互体验。现在,各大显示厂商已经开始加速推动柔性显示屏在智能座舱中的应用,为智慧车联生态带来更适用的载体,智慧座舱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如果说现在智能座舱改变汽车,那么未来,柔性显示或将改变智能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