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儿童节,我们来关注一个和孩子有关的话题。在杭州,有这样一群身穿绿马甲的人,每到周末或是寒暑假,他们都会带着家长和孩子们深入景区、校园和社区,观鸟识花,探索自然的奥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志愿者 龚黎霞

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志愿者 黄茶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约评论员 陈进红

黄茶英和龚黎霞是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的志愿者,“山茶”和“栀子”是她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时使用的“自然名”。黄茶英的自然名“山茶”就源于她的名字,而龚黎霞的自然名“栀子”则隐藏着她和外公的回忆。龚黎霞说,“栀子花会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童年的一幅场景:外公家有个院子,种着一棵大花栀子树,每到端午,栀子花开,外公会提着一篮子好吃的,还有一篮栀子花送到家里。”

山茶和栀子都会不定期的带队绿马甲公益活动。让栀子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项活动名字叫做“奔跑的蚂蚁”,首先让孩子通过游戏体验蚂蚁走路的感觉,然后画出自己心中的蚂蚁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对蚂蚁真正产生了兴趣,再通过讨论、视频科普和3D建模的演示,让孩子掌握自然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带活动之外,植物相关专业的山茶还设计了两条路线,一个是“果子部落的奇妙旅行”,另一个是“桃桃森林里的建筑师”。山茶和栀子都说,志愿者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更多的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让孩子来一场“重返自然”之旅

绿马甲的活动主要针对的是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每次活动的人数在12人左右,时长大约一个半小时。特别的是,山茶的女儿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绿马甲志愿者之一,她现在常在桃源里自然中心帮忙做助教,也带过几次课程。

绿马甲背后的自然教育,重点是在教育。由于没有相关专业背景,栀子刚刚加入绿马甲的时候还是非常忐忑,后来参加了桃源里自然中心的一些培训,通过培训,她渐渐明白,知识的传输,并不是自然教育的全部。活动课程,可以从关注“这是什么”,转向“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真的吗”。一次课程结束,如果能触动孩子的某个兴趣点,他回去之后自然会主动去查找、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志愿者也更应该侧重于引导孩子去观察、探索、思辨。

在这几年的志愿活动中,山茶和栀子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答案。参与活动的孩子和家长也在改变,对于自然有了更多的敬畏,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

让孩子来一场“重返自然”之旅

近几年,自然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自然教育要有自然,但并不是简单的放任孩子在自然中,而是要学会引导孩子从中获得思考、思辨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让孩子来一场“重返自然”之旅

当代格鲁吉亚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有一个观点,"儿童的灵魂不是一堆无生命的建筑材料。实际上,儿童的灵魂是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激情、改造和创造的力量"。无论是一朵花,一棵草,还是一粒种子,都能教会孩子如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