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聊影院热映的惊悚片《寂静之地2》。

大家都知道,仰赖审查制度的光辉,我们在电影院看惊悚片恐怖片的机会并不太多,一年可能也就那么一两回。

十几年下来,导致整个市场和观众都压抑着一种心痒。

痒到什么程度呢,拿我自己说,早些年还能去东南亚玩的时候,我进当地电影院,第一反应一定是买正上映的大热恐怖片,看不懂泰语字幕我也不较劲,就在那干看着银幕上的人,跟我萨瓦迪卡卡崩卡俩小时也好的。

主要还是因为惊悚恐怖片这种类型的片子和其他的剧情片相比,在观看方式上有很大的原则性差异,它比任何电影类型都依赖声效和封闭式观影氛围。

同一部恐怖片在影院银幕和电脑荧幕上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云泥之别。

我们从来不写恐怖片也是这个原因,大银幕没得看,在小荧幕上看资源,又实在不足以评价什么。

所以,今天也算是难得,终于等来了一部,与我们相约大银幕。

《寂静之地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昨天一早去看的,特意买的IMAX早场,哪知道全场就我一人。

IMAX声效特别好,弄得地面都震,这片好多段是失聪视角,完全没有声音的,我耳朵边就剩电影院座椅嗡嗡的声儿,偶尔远处椅子还吱嘎一下,吓得我回头好几次,总以为有啥玩意靠近我了。

临放映结束,字幕还没出,灯都没亮呢,保洁阿姨估计是看就我一人,图方便打扫,就直接跑我脑袋后头站着了,看完我下意识回头,天灵盖都差点给我吓飞了。

往外走的时候,我寻思这片还挺值哈,浸没式体验,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

这些都能吓到我,其实也侧面证明这片子的惊悚感是足的,虽然还是老旧的三板斧,音效+跳跃式惊吓+危险预期。

这三个东西从第一部开始就被导演一停不停地用在电影里。

我们以“危险预期”来说,第一部最经典的肯定就是那个钉子,在一开始就展示给观众看到的楼梯钉子,一遍遍暗示观众一定会有人踩到它这个预期,然后在女主快速走向那个楼梯的时候,达成让观众紧张的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部也有很多这种预期的建立,翻窗户时脚边的玻璃水杯,铁栅栏的碰撞,火车上摇摇欲坠的门。

这些都像是炸弹一样,有些炸了,有些没炸,观众就是在这“将炸不炸”之中提心吊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片从第一部开始最牛的创新,就是它把以前“到点位才出现惊吓”的设定简化了,通过出声即吸引怪物的高概念,让观众的惊吓点提前,提前到任何声音出现的那一刻。

这种声音出现的时刻,除了上面提到那种带预期的提心吊胆,还有一种更多见的是突发的惊吓,比如婴儿的啼哭,踩到捕兽器后的尖叫,偶然撞倒的装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jump scare(跳跃式惊吓),这是被恐怖片用烂了的招式,属于恐怖片最老的一种套路,但这部片还是用了一些让我没想到的方式,去小小复兴了一下。

比如给这些突发渲染一个前提,就是只出现于安静,有序之中,因为只有出现在那样的前提环境中,声音失序的恐怖氛围才能达到最浓。毕竟声音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

还有一个方式是引入了失聪的女儿的声音视角,在开头和最后几段高潮戏里,观众听到的声音都是她的聋人视角。

那类似于一种一颗炸弹在你边上爆炸之后的那种强烈耳鸣。这种无声会给观众带来一种下意识的不安全感。

因为在正常人的生活习惯里,声音是除了视觉之外,感知周遭的最重要依据,就好像我能听到影院座椅嘎吱响,这是我去确认安全或者预警不安全的方式。

如果当时我听到了保洁阿姨走到我背后的渐进脚步,我也不会在回头的时候被吓到,这就是声音的作用。

而在那几段高潮戏里,声音失效了,特别是开场的前情交代里,剧烈的骚动和爆炸声之后,立刻切入女儿的视角,你就看着画面里的人只动嘴巴,没有声音,喊叫,呼救,悲哭,视角的有限都成了不安全感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你无法感知怪物的靠近的时候,再给你猛的恢复,怪物就在你不远处扑了出来。这种一收一放带来的惊吓感便是成倍的。

这部比第一部还多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把剪辑也用起来了,虽然还是很老套的平行剪辑,但是在恐怖片中已经算是很少见的花活了。

后半部分双线叙事,两条线并行,用平行剪辑的方式串接到一起,比如当一条线里的人被击倒的时候,作为转场串接到另一条线同样被击倒的人,再来回倒。

也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迎来了两条线同步的戏剧高潮,两个孩童角色以自己的方式在各自的故事线里保护了大人,击退了怪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戏设计感很强,刻意设计出了一种宗教感,两个孩子都宛若摩西分海,神明降世,在各自的故事线里,拿着声波武器一步一步走向怪物,闷头击杀,一句废话都没有,非常漂亮,也毫无煽情的废笔。

再简单聊下缺点。

第一部就有的毛病,第二部依旧还在,就是各种危机的制造,都过分依赖人物的降智行为。

就近说,我上面提到的双线叙事,双线同时出现危机,这种双线危机是怎么出现的呢?

一条线是因为女儿非要一个人去探险寻找希望,是妈妈用非常蹩脚的理由“硬逼”着男主去救自己的女儿。

另一条线是因为儿子莫名其妙出来散步把怪物引进来了,是妈妈出去找药物却不告诉儿子给婴儿的氧气瓶已经快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部的除了男主,这一家子都依旧很欠揍,去做一些无谓的牺牲和生非。

许多人物做事的动机都没有着墨,只是想当然地去乱跑,就连女儿和男主最后到达那个希望之岛后,打算怎么把妈妈和弟弟接回来这件事都直接放弃讲述了。

还有一个比第一部更退步的地方是,为了服务于人物的成长,以及让这些不断惹事生非的角色活得下去,怪物被弱化了非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一部片,但凡是和怪物有关的段落,就是在给我们看怪物有多少的弱点,以及它怎么换着花样的被角色们干死。

第一部延续下来的是怕声波,这个点本身是合理的逻辑驱动,但是第二部被彻底滥用,只要怪兽出现,角色就像是遇到吸血鬼举起十字架一样,立刻就能拿出声波攻击,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怪兽也没什么好怕的,恐怖氛围就立刻削弱了不少。

更不要说,后半部分相继给我们看了,怪物如何被淹死,如何被一把左轮小手枪爆头,如何被小孩用一根钢管插死。

怪物也是蛮惨的哈。

我估计其他怪物来电影院看,也要直呼吓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