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30日,由锦州市文联主办、锦州市作家协会和锦州市文艺家评论协会承办的刘春华《红船颂》——礼献党的百年华诞作品研讨会成功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春华,笔名梅园听雪。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现在锦州市委宣传部工作。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锦州市作家协会理事、锦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锦州市戏剧家协会会员。15岁发表处女作,共创作各类文学作品、文学评论、理论文章3000余篇,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辽宁日报》及新浪网、搜狐网、今日头条等各主流报刊和知名网络平台。尤其是诗歌成就最高,已出版诗集三部:《梅园听雪》《青春的诗简》和《红船颂》,其中《青春的诗简》被全国300余家大学图书馆收藏,很多作品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致力于传播红色文化,兼任中国志愿者图书馆副馆长、中国楹联图书馆副馆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创建“锦州市民讲堂”“梅园听雪讲诗歌”等公益文化品牌,一度在锦州火爆,深受百姓欢迎。首创《梅园红诗》头条号,发表原创红诗近百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船颂》作为对党的百年华诞的献礼,精选红诗113首,分为丰碑永恒、时代颂歌、军旅之爱、锦州礼赞、故乡咏怀、亲情感恩、思想火花7辑。刘春华说:“红船,是党的摇篮,是党的百年辉煌历史的见证,作为一名党员和宣传干部,我谨以诗歌《红船颂》和诗集《红船颂》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讨会上,来自锦州市的近20位作家、评论家各抒己见,研讨氛围热烈,学术气息浓郁。发言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诗歌理论方面的探讨,也有对诗人创作的剖析,还有对诗歌语言和形式的微观研究以及宏观的扫描与概括等。大家纷纷从作品的时代意义、学术价值、结构方式、语言艺术等角度,全方位交流探讨了“红诗”的定位、功能、传承、发展、走向等问题,既是一次文学作品研讨会,又是一次创作思想交流会,对提升新时代锦州文学创作水平、汇聚锦州精神、凝聚磅礴力量、为书写锦州新时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由锦州市文联原主席、锦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白雪生主持,锦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籍馨致辞,锦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锦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远武讲话,李铁、林喦、李见心、张翠、安勇、刘金恒等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

  • 文字:蔡宝鑫
  • 摄影:林 锦
  • 编辑:林江
  • 责任主编:张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