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几天,有这么一则新闻,悄悄上了热搜:

“88岁上海老人送经常照顾自己的水果摊主300万房产”,这不是这件事第一次上新闻了。

去年,这件事已经在网络上发酵过一次,不过那时候老人还很清醒,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明了自己赠与的原因。

老人独居多年,老伴和儿子相继去世,在给独子办丧事的时候,只有楼下的水果店主小游陪着自己。

后来老人在家中不慎摔倒昏迷不醒,也是水果店主发现了他才把他送进医院,并且一直照顾他直到健康出院。

老人出于感激,就把小游一家接到了自己的房子同住,小游一家也把老人当成自己的长辈来照顾。

2017年,老人决定把自己的房产赠与小游,还做了公证。

这件事在网上发布以后,很多人为小游点赞,好心有好报,也有不少人为老人感到庆幸,不用再过独居的日子了。

但是当这件事在网络上发酵开之后,却有了不一样的发展。

老人的亲属看新闻才知道老人把房产送给了一个“外人”,他们说老人有阿兹海默症,说小游是“别有所图”,也不承认公证结果。

经他们这么一闹,网友们才知道,原来老人还有亲人。

但是他们既没有在老人独子离世的时候帮忙照拂,也没有在老人生病需要人陪伴的时候照顾,却在知道老人的房产给了别人之后,跳了出来。

除了让人们感到人性黑暗之外,更为老人感到悲凉。

如果没有这群亲属的意外出现,这原本是一件非常有正能量的事:好人得到好报,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也可以守望互助。

但是他们的出现,却让原本温情的一件事,遍布丑陋和黑暗。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小游真的是别有所图,他也给了老人真实的陪伴和真正的照顾,作为老人真正的亲人,他们又付出了什么呢?

除了打断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情,为它平添了许多纷争与狗血之外,又带来了什么呢?

不敢去想,也不忍心去想。

善良被辜负多了,也会蒙上阴影。

今年的5月初,对这件事上海宝山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这样的结果,大多数人是难以接受的:

有记者采访小游,他表示自己还是会一直照顾老人,“我从照顾他第一天就知道,他总有一天不能走,总有一天会躺在床上,因为年纪大了。不过老人最近饭量很大,睡得也好,吃得也好。”

不论当初小游是出于何种目的来照顾老人,这几年他都是真正的对老人付出了,比那群嘴上说他别有目的,但却没有真正照顾的“亲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但善良的人没有得到回报,却让很多人感到寒心。

就像小游说的,他不一定要东西,但一定要一个公道,对大多数善良的人来说,做善事不一定是为了要一个回报,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的不好的事,能减少一点。

但不求回报,不意味着就要就此辜负。

好心有好报,才是对善良的维护。

为什么很多原本善良的人,后来会变得不再善良,不是因为人心易变,也不是因为他们是伪善,而是因为善良被辜负的多了,人心也就寒了。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