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我们又常听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让一些不喜读书又想提升自己的同学摸不着头脑,心想,“我是很想提升自己,到我到底该去读书呢,还是该去‘走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光读书不行,能够实践才是硬道理。就是所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可以是所谓的“读万卷书,也要万里路”吧!

到具体到现实中,如何才读好书来提升自己呢!这只有从真实案例中去体现了!最近某平台关于“每天坚持看书两小时能否真的提升自己?”冲上热搜榜。在众多评论中,读书者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实践案例,可以供大家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一

程墨:

读大学的时候,同学给我的一个评价『心里永远绷着学习这根弦』,这个评价我担当得起,因为持续学习是我的生活方式,即使在毕业之后这么多年,我也几乎每天都看书,而且,我看书有特点,除了工作相关的阅读,我还看和工作相关但是又不是可以直接相关的书。
比如,我还是程序员的时候,在我写Java的时期,我会去看C++相关的书,我在写C#代码的时期,我回去看函数式编程相关的书,在我做前端相关工作时期,我也会去看后端相关的架构书籍,现在我从事管理工作,我又会看心理学相关的书。
我看的这些书,和我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为了在工作中直接使用而去读书,但和我又有一些相关,技术就是相通的,管理和心理学也是相通的。
我学习这些相通的知识,肯定会对我的工作帮助,而且可以扩展我的知识边界。
工作有时候忙碌,有时候清闲,用来读书的时间也有多有少,现在我就工作很忙,做不到每天看书两个小时,在晚上能够抽空看半小时就差不多,有时候忙起来就没时间看,但是我争取每周都要按照『和我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原则去阅读,即使只能做到这样,我也感觉受益匪浅。
当然,不是说看了书就有收获的。
我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朋友系列),她每天看至少两个小时的书,看的都是网络小说,内容都是各种宫斗和宅斗,但是,也没见她成长多少。
倒不是说网络小说内容不好,而是,我这朋友看这些宫斗宅斗学的也是屠龙之术,她在工作中所在的位置,也没机会参与政治斗争,那些宫斗宅斗里涉及到的各种政治斗争手段,她学会了也用不上(幸好用不上),所以她每天看的这些宫斗宅斗,也就是一个打发时间。
总结一下,如果要看书能够提升自己,关键点不是坚持每天都看书,也不是坚持每天看两小时,关键点是——学以致用,扩大知识边界。
如果你看的那些书,你也提炼不出对你有实际用处的东西,那你真的只是打发时间,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这么说太功利,我这不是功利,而是正确利用时间,你也可以读哲学书,很多哲学书根本没有实际指导意义,但是你能提炼出个人感悟,那对你依然是实际有用,你觉得实际有用了,这些书中的内容对你才有正面影响。
要读书,首先要明白,不是通过阅读去证明自己的思想,不是在书中找对自己的认可,而是要探索自己未知的东西,不断扩大知识边界,敢于承认自己还有不足,承认自己不足才能虚心学习,才能不断成长。
要做到『学以致用,扩大知识边界』这两点也并不难,今天无论你读了什么,你都尝试问一下自己『哪些东西对我有用』,再问『哪些东西是我以前并不知道的』,养成问自己这两个问题的习惯,你也知道应该如何去读书。

徐孟南:

程墨同学说的很赞!我个人觉得除了学以致用以外,自己感兴趣的书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人活着不止为了生活,还有兴趣爱好或者说情趣。

案例二

卢溪:

好脑筋需要书本,就如同宝剑需要磨刀石。
在《冰与火之歌》,有这么一段:
雪诺:你读那么多书干嘛?
小恶魔:“如你所见,我是个侏儒,若是生在农夫之家,可能会被丢弃在森林里自生自灭,可惜我生在凯岩城兰尼斯特家族,总得为家族的荣誉做点贡献。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老哥有他的宝剑,国王有他的战斧,我则有我的大脑。好脑筋需要书本,如同宝剑需要磨刀石。”
读书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讲。
从阅读的时间来说,每天坚持两小时,肯定是够了。若能每天坚持,持续十年八年,半个小时就够。
在时间保证的前提下,关键还是阅读的内容。假如读的是网络小说、心灵鸡汤,那个真没用。不但不能提升自己,反而会拉低自己的思想水平。
要想有个好脑筋,除了每天磨脑(读书)外,还需要好的磨刀石(书本)。
这些好的磨刀石,就是经典书籍。想在某个领域获得大的提升,就去通读某个领域的经典书籍。经典书籍都是该领域的大师留下的思想精华,读他们的东西,可以达到以一当百的效果。
俗话说,跟着老鼠学打洞,跟着蛇儿学钻草,跟着龙王学飞升。

徐孟南:

卢溪同学给咱们指明了读书方向,如果你想在某领域提升自己,那么就去读此领域的经典。这样每天坚持两小时肯定可以按计划提升自己了。


案例三

璃婼:

我每天看两个小时书,之前看前端书,后来看考试的书,现在看英语书。
我感觉还是有用的,我考试过了,技术提升了,英语水平也得到提高了。
但是看书重要的不是时间,而是任务量和专注度,我从来不用时间要求自己,而是规定自己每天看多少多少页,每天都要求自己达成这个目标,用时间衡量自己,这两个小时可能会开小差摸鱼,看着时间多但是没学到多少东西,但是用任务要求自己,达没达标是骗不了人的。

徐孟南:

璃婼同学提醒我们,在这两个小时里不能摸鱼。他说任务量和专注度很重要。其实,我想补充一句,自己的对文章的吸收也很关键。因为,一般的经典书籍有其精华所在,书读的篇幅有所增加,自己却没有所得,等不等于没读呢?这也值得去思考。

案例四

袭明:

你看书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积累你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是有好处的。
如果只是为了看书而看书,或者是看那些非自己专业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畅销书,很可能对你不会有什么帮助。
因为真正能提升你自己的,是去做没做过的事情,是去做困难的事情,是把手上的事情做到极致和完美。
而不是从书上看一堆大道理,然后转头忘掉,做事的时候什么道理也没记住。最后看了几十上百本书,除了变老几岁,仍然一无所获。
唯有当你把书上的重要的道理、知识,一一实践的时候,书籍对你才是有作用的。
但你问出这样的问题,就证明你并不懂得如何去实践。
因为当你懂得如何实践时,你就不会每天花两个小时去看书了。
把时间都花在看书上了,哪来的时间去真正的做事,真正的思考和反思呢?
读书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思考和反思。
真正的思考和反思,一定是围绕着“我”,一定是脱离书籍,回归自身,回归自己的现实情况,剖析自我,质问自己,发现自身的问题。
而大部分人看书时,所有的思考都是基于书籍本身,是从书籍出发的,而不会回归到自己。
去做困难的事情,去做没做过的事情。然后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反思,把事情做好,通过从书中学习知识、方法、道理,把事情做到极致、完美。
在这个过程中,做事情是最主要的,基于事情的思考和反思才是最重要的。
读书反而是次要的了。更不需要一天花两个小时去读书。


徐孟南:

袭明同学给出的观点是,把所读的内容作用到实际中,然后再去思考和反思,最终达到自身提升。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可对?

案例五

王虎:

现在的年轻人问的问题真不着调
工作后能每天坚持看书俩小时的,我一个都没见到过,所以这个问题真是不知道意义在哪里。简单粗暴地回答,看俩小时书总比刷俩小时手机强吧?
想知道答案的话就自己去试试么,听别人长篇大论能有什么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孟南:

王虎同学的回答就很直接了!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去实践吧!毕竟实践才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