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刘亮

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遭遇重创。面对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金融体系有哪些准备?银行业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出台的举措取得何种成效?疫情之下,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又将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近日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的采访,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以下为采访问答:

国是直通车:疫情之下,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受到冲击。在您看来,当前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压力风险有哪些?

刘金:目前,在宽松货币政策和泛滥流动性推动下,全球金融市场呈现过热迹象,风险不断累积,潜在风险敞口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经济和金融背离风险。年内全球主要经济体股市普遍上涨,原油、铜、铁矿石、动力煤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扬。在全球经济尚未走出疫情冲击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场呈现非理性繁荣,未来调整风险加大。

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时点误判风险。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加快,4月CPI同比增长4.2%,创2008年9月以来最大增幅。随着通胀快速且持续超过2%目标水平,美联储内部对于货币政策走势和缩减资产购买计划的时点判断将出现分歧,将引发市场预期调整,加大市场波动。

三是新兴市场金融波动风险。目前,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复苏进程慢于发达经济体,疫苗接种比例偏低,宏观杠杆率不断走高,自身财政货币空间有限,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偏弱。未来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快于市场预期,将导致新兴市场资本净流出和货币汇率快速贬值。

国是直通车: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您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是否能够抵御外部的风险?

刘金:尽管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但中国金融体系已经具备相当的韧性,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能够抵御并化解潜在的外部风险。

一是中国信用风险有所收敛,且处于全球较低水平。2021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8%,连续两个季度回落,无论与历史自身比还是与全球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中国银行业的“安全垫”相比其他国家要厚实得多。2021年一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7.14%,而欧洲很多银行普遍不足70%。

二是中国金融体系风险渐趋收敛,宏观杠杆率持续下降。近年来,中国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当前中国金融体系风险已趋于收敛。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67.8%,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降。

三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和西方国家在用途上有着本质不同,且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20年末,中国政府债务与GDP比重为45.6%,显著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且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而西方国家则主要用于养老等福利性支出,不能产生未来收入。此外,中国是高储蓄率国家,外债水平较低,这决定中国有更大的政策转换空间。2020年中国外债偿债率为6.7%,远低于20%-25%的国际警戒线。

四是中国债券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2020年,中国信用债违约率约为2.15%,与2019年基本持平(2.18%),低于全球投机级别信用债违约水平(约为6.6%)。值得注意的是,债券违约及其“刚性兑付”被打破,其本身表明中国债券市场正走向成熟。

国是直通车:受疫情冲击影响,银行业资产质量出现了一些波动。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现状?

刘金:去年,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在前瞻性应对与多渠道处置的条件下,资产质量管控成效明显。

当前银行业资产质量有以下特点:一是不良贷款问题有所显现,但整体可控。2021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9万亿元,较去年末提高3.2%;不良率为1.8%,较去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一升一降”,整体相对平稳。

二是结构性的资产质量问题值得关注。从客户角度来看,公司类贷款的不良主要集中在小微企业,个人类不良在消费贷、信用卡等业务端加速暴露;从区域分布来看,中部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资产质量问题有所抬头;从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的资产质量受疫情冲击较大,房地产业也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

三是中小银行的信贷风险有所暴露,部分经营区域集中、客户结构单一、风控技术较差的中小银行不良问题凸显,甚至陷入经营困境。

近期内,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明显向好,主要有以下驱动因素:一是外部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动力足。中国202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预计2021年增速有望超过8%。“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激发新的内生动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增强。

二是不良处置渠道拓宽,提高处置效率。2021年银保监会发布会指出保持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减,推动全年不良贷款处置超过3万亿元。2021年1月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政策实施,多家银行进行尝试,助力不良贷款出清。

三是数字化转型提速,金融科技赋能风险防控。银行业在风险防控领域的金融科技投入持续增加,智能获客、风险预警、AI催收等从营销源头到贷后管理全面防控风险。

国是直通车: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等压力。对此,银行业系统采取了系列举措。在您看来,这些举措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中小微企业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缓解?中国银行是否有下一步的计划?

刘金: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实效。

一是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3月末,我国银行业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到34.3%,比上年末高4个百分点。

二是成本进一步下行。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较上年同期下降0.19个百分点。

三是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527万户,同比增长26.6%。

四是服务质效不断提升。2020年初至2021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9.2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5.3万亿元。小微企业线上信用贷款的审批效率不断提升。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逐月好转,但仍存在一些困扰其发展的因素。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末端,市场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抵御能力较弱,经营不确定性较强;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税务信息等标准性不足,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性更强,且经营模式与融资需求复杂多变,增加了金融机构尽职调查和贷后风险管理的难度。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银行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截至4月末,中行普惠小微贷款较年初新增1449亿元,共为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合计564亿元;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化利率低于4%,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40BP。

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持续增加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如推动建立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加强对科创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全球化优势,助力小微企业“走出去”等。

国是直通车:近年来,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同时,“一带一路”也在取得进展。中国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在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上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刘金: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银行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积极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取得良好成效。机构布局方面,截至2020年末,中国银行境外机构已覆盖6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继续领先中资同业。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截至2020年末,在“一带一路”沿线累计跟进境外重大项目逾600个,累计完成各类授信支持超过1851亿美元。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对于一些大型“走出去”项目及当地重大项目,中国银行积极引导企业和当地业主使用人民币,扩大人民币贷款规模。创新投融资合作方面,在全球首创“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大力支持“走出去”企业绿色项目融资,积极践行“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

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面临挑战。一是我国参与国际治理的水平有待提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日益提高。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合作的过程中,必然要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

二是产业链“去中国化”倾向加剧我国部分制造业转移。部分国家主导的“去中国化”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加剧国内部分制造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对我国制造业完备性和就业造成一定影响。

但与此同时,我国也存在很多机遇。一是我国产业升级迎来重大机遇。中国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正在快速提升,创新应用成果不断增长,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正在取得突破。中国制造正在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

二是经济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带来重大机遇。中国正在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制度优势,在新一轮数字经济和绿色治理中把握主动,加快国内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

三是积极加入高水平自贸协定带来重大机遇。RCEP正式签署加速亚太一体化进程,我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和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加速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积极考虑加入CPTPP,区域经贸合作将为中国企业打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自:国是直通车

编辑:陈昊星

责编: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