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一语,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虎牢关三战吕布》;当年,豪气干云的张翼德,对于那个为了利益,多次背叛主公的吕布非常不爽,于是便有了如此经典的戏谑之语。

很显然,张三爷不仅杀猪是一把好手,骂起人来也是非常的有水平——一句“三姓家奴”,就将唯利是图、毫无立场的吕奉先,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实,翻翻史书,我们就会发现:在历史长河中,像吕布这样的人,实则不在少数。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有名的“三姓家奴”、大汉奸周佛海的罪恶一生。看一看,这个文笔出众却毫无底线的小人,是怎样“机关算尽、却枉送了卿卿性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佛海,湖南沅陵人,出生于大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其父周奎久曾在曾国藩手下任职,故而早年的周佛海家境优越,生活阔绰。

可惜在1909年,也就是周佛海13岁时,周父在赴广东任职途中病逝,周家从此慢慢中落。

但是,地主家还是有点余粮的!最终,周佛海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依然读完了私塾,并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官费资助、去日本求学的机会。

不过俗话是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周父的突然死亡,给周家经济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必然给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条件小的周大少爷,带来了极大的内心冲击,以至于从此时开始时,在周的内心深处,金钱就成为了他唯一的奋斗目标。

后来,当其学业有成时,周佛海曾在日记里,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如下规划:

第一,最理想的是做北京大学教授。因为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以来,北大很出风头。陈仲甫(独秀)、李守常(大钊)也都是那里的教授。做了北大教授,地位既可以提高,也有相当的名声。但是唯其如此。北大教授,是不容易到手的。想的人既多,而当时北大学阀的门,又关得相当的紧,哪里能够如愿?第二,不得已而思其次,想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看见很多留日同学,在那里任编辑,薪水最多的,每月是 150元。我想如果能得到每月150元,也可以满意了,但是谈何容易!商务的编辑虽然没有北大教授那样困难,但是也不容易到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有了这样的“奋斗目标”,所以在日本求学期间的周佛海,对于共产主义很是感兴趣!在1921年时,周佛海曾作为我党的第一届代表坐上了红船。

而周之所以会选择加入我党,并不是因为他有着“救斯民于水火”、“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高尚情操。种种迹象表明,周佛海的入党动机非常的不单纯。

那么,周的入党动机是什么呢?青史君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周佛海的偶像,陈独秀是有名的共产主义者,周佛海想要获得陈的赏识,必然要图其所好;

再者,当时的共产主义还属于起步阶段,所以对于宣传共产主义的“笔杆子”,会给与相当优厚的“润笔费”,而文笔甚好的周佛海“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也在彼时发表了很多宣扬共产主义的文章。

后来,当国民党右派(反共)代表人物戴季陶质问周佛海为什么会宣扬共产主义时,周曾讪讪地说道:“都是为了生活”!

可见,从一开始周佛海的信仰就不坚定,实属有奶就是娘的“投机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周佛海此人一直自视甚高,他的理想是成为领导革命的风云人物、从而使自己获得更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后来,当他卖国叛变,组建汪伪政府时,曾不无得意地在日记里写道:

“国民政府还都,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重飘扬于石头城畔,完全系余一人所发起,以后运动亦以余为中心。人生有此一段,亦不枉生一世也!”

很明显:对于自己的叛国行为,周佛海不仅不以为耻,反而自鸣得意;其内心之扭曲可见一斑!

拥有这样的龌龊内心,自然不可能和真正的共产党人走在一起。

故而,在1921年11月,也就是参加完“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代表大会”不到半年之后,周佛海就提出了“退党申请”。

虽然党内同志极力挽留,但是周佛海还是毅然叛变,于1924年春正式退出我党,并加入了当时拥有更多资源的国民党。

当时,虽属国共合作期间,但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却一直没有停止反共活动。有我党经历、文笔甚好,又具有“有奶就是娘”属性的周佛海便进入了时任广东省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戴季陶的视线。

于是,戴季陶以每月200大洋的高薪邀请周佛海出任广东省中央宣传部秘书,专门从事反共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所有的叛徒一样:投敌之后的周佛海立马开始抹黑自己曾经的同志,以掩饰自己的怯懦与心虚——刚刚叛变的周佛海就开始了卖力表演:他一边叫嚣着“攻击共产党,是我的责任,是我的义务”;一边写下了《反共产与反革命》,《再论反共产与反革命并答中国青年》等文章,表明自己的“立场”。

很快,周佛海的“出色”表现,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急需鹰犬为自己造势的蒋校长,也不管周佛海的政治操守问题,最终将其提拔到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副主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的要职。

不过,蒋校长的高官厚禄并没有完全留住周佛海的心;因为,蒋、周二人之间有着巨大的政治分歧:

虽然蒋介石也反共,但是好歹在民族立场(抗日问题)上还是比较靠谱的。

而周佛海呢?则是彻头彻尾的投降派,他利用自己国民党要员的身份,曾经组织建立了一个叫做“低调俱乐部”的组织;这个小团体的主旨就是与抗日唱反调,鼓吹“战必败,和未必大乱”的投降主义言论。

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认知,1938年12月18日,周佛海再次叛变——他抛弃蒋介石转而投到了民族败类汪精卫的门下,并最终坐上了伪财政部长、伪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委员秘书长等要职,成为“汪伪政府”的实权人物。

“三易其主”的可耻行径,在周佛海自己看来,却是“良禽择木而栖”的明智选择,故而,他才会日记中才会那么的志得意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1945年,小日本投降,“三姓家奴”周佛海的好日子,最终走到了尽头。

1946年11月,国民党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判处周佛海死刑;后来蒋介石下令,将周特赦为无期徒刑 ——据说是因为周的老婆手里有,蒋的黑材料。

虽然由于暗箱操作,周佛海躲过了“一颗花生米”,但是,天地正气并没有由此放过他——1948年2月28日,仅仅在被收押一年之后,大汉奸周佛海就于南京老虎桥狱病逝。

由于周佛海的名声实在太臭,据说在其从发病到死前的一年多时间里,从未受到任何医治。以致于周某人整天在病痛折磨中哀嚎不已。可谓报应不爽!

结语:

纵观周佛海一生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发现:他绝对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曾经为了前途加入我党,后来又为了“五斗米”加入国民党;但是国民政府的高官厚禄依然没有留住周佛海的野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竟然连自己的民族都可以背叛。

很显然:在周的内心深处,道义人心、国家民族根本不值一提,只有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机关算尽的周佛海,最终不仅枉送了卿卿性命,还留下了千古骂名!

写到这里,青史君突然想到一句话:人啊!不能太自私!但凡有七分想着自己,三分想着别人,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