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作为实现低碳环保发展的重要创新技术已在全球形成共识,氢能产业被广泛关注,多国政府都已出台氢能及燃料电池发展战略路线图,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更是将氢能规划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

近年来,为了加速我国氢能源产业化的进程,国家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引导促进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2019年,推动加氢设施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首次将氢能作为能源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同年9月财政部联合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

氢能源有独特优势,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是最干净的能源,燃烧热值高,燃烧性好,无毒无污染,运输损耗少,能以多种形态保存等,可以取代化石燃料而最大限度地减弱温室效应,被誉为当今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氢能源通过氢气和氧气产生的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整个过程只会产生水,而水可以再次进行制氢使用,能够循环利用,氢燃料是直接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无需通过热能和机械能的作用,发电效率超过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氢(H)是宇宙储量最丰富的元素,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 75%,在地球上排第3, 大储量保证其作为能源供给的充足性。氢元素主要以水的形式存在,原料非常容易获取,供能方式主要是和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化学能,其产物除了水无其他中间产物,整个供能过程无浪费、零污染。

氢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而不像石油、煤、天然气可直接开采,属于二次能源,我国是世界的制氢第一大国,2020年我国氢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已突破2500万吨。氢能源按生产来源划分,可以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目前我国氢气主要来自灰氢,我们的制氢主要依靠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最环保的方式则是电解水制氢,水电解制氢具备工艺简单、无污染、氢气产品纯度高等优势,缺点则是成本高、耗电量大,这也是当前我国发展氢能源的最大瓶颈之一。另外一个瓶颈则是储存,由于氢能的特殊性,需要经过压力处理后用特殊的储能设备来进行存储,而储能设备的高昂成本也使得氢能的整个成本居高不下。氢能未来最大的应用领域应该就是氢燃料电池了,但加氢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2020年全球加氢站共369座,中国仅有23座。对比排在前三的日本、德国和美国,有着较大的差距。比起充电桩低廉的成本,加氢站则是动辄过千万元的巨大投入,这也是氢能源汽车发展受到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人们都担心的安全性问题,目前来看这个方面做得还是非常到位的,比起锂电池发生事故的概率还是小很多的。

氢能源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但是目前的产业瓶颈也亟待解决,这也需要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以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全球最清洁的能源-氢能源的全面应用。

随着各国政策相继落地,氢能源产业布局加速推进,氢能源占比预计将持续提升。国内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均有布局,随着燃料成本下降、加氢设施配套完善,制氢、加氢、燃料电池整车等环节市场需求将被激发。氢能领域已成为传统能源、新能源巨头企业必争之地,包括中石化、中石油、隆基股份、阳光电源在内的上市公司纷纷布局。

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表示,中国石化过去这些年建成了3条运输管线,对氢管道的输氢成本已经有比较好的认识,预计5年就会形成一个比较有规模的盈利业务。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认为,氢作为清洁能源,在碳中和道路上,是一个必须引入的二次能源形式。这其中,光伏行业是跟氢能关系最大的金刚钻,可以通过绿电成本的降低向下游延伸最终变成绿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川财证券认为,国内氢能源及燃料电池电池的产业链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顶层设计和各地氢燃料电池产业规划的推进,相关技术有望得到突破,规模化应用也将带来成本下降,氢能源商业化应用进程将会加快。

中信证券认为,氢能是一种清洁脱碳、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储存和转化的理想载体和媒介。在远期“碳中和”实现的过程中,氢能的地位将越发重要,在传统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脱碳中将扮演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燃料电池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产业链配套的材料、设备生产商将迎来巨大成长机遇。

平安证券提到,氢能是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择。随着氢能逐步用于汽车、钢铁等行业,氢能的利用量将逐步增长,焦化、氯碱、丙烷脱氢和乙烷裂解等产业受益副产氢气应用。氢燃料电池车辆由于能量效率高、安全性高、无排放、寿命长等优点,有望逐步推广,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交通运输领域占比将达到 19%,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

在二级市场上,与氢能源相关的标的有:宝丰能源、东方电气、京城股份、雄韬股份、大洋电机、中国汽研、长城汽车、川润股份、凯美特气、美锦能源等。